./t20200117_938445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心理与健康》

《心理与健康》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帮你了解心理知识,浏览心理世界,拨开心理迷雾,树立心理淤积,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

文章数
分享到:

爸爸别看手机了

2020-01-17 12:48:00

  嘟嘟2岁7个月的时候,由爸爸在家看护,因为爸爸没有固定工作,正好有时间在家里看护嘟嘟。嘟嘟是个很有个性很调皮的孩子。之前,嘟嘟一直由姥姥带着。

  每天姥姥早上起来给他做鸡蛋羹、熬小米粥,中午给他做疙瘩汤、面条、煮饺子等,特别丰盛。上午,姥姥天天用小推车推着他到小区里玩耍,中午回来睡一个小时的觉,生活非常有规律。直到嘟嘟快2岁7个月的时候,姥姥突然身体不好,住院了,嘟嘟只能由爸爸在家看管。

  对于爸爸来说,看孩子也是新鲜的,也很繁重,最主要的是爸爸因为是男同志,不像姥姥一样在小区里跟很多老年人或者其他看孩子的妇女扎堆聊天。比如聊聊怎么带孩子啊,孩子感冒发烧如何处理啊,等等。爸爸一般都喜欢带孩子去公园玩耍,尤其是春天到来的时候。爸爸会骑着自行车,带着嘟嘟到公园里挖土,抓蝴蝶。孩子也许是很快乐的,但是,爸爸却手不离手机。是啊,不能与成年人在一起交流,对于爸爸来说,只能通过手机跟自己的朋友、同学等人联系、聊天啥的。爸爸对于拿着手机看,感觉很自然、顺畅,一点没感觉有啥不对的地方。

  但有一天,我下班回到家里,嘟嘟哭着跑过来问我:“妈妈,姥姥啥时候来看嘟嘟啊,我想姥姥”。我就过去劝他,跟他解释,姥姥也很想嘟嘟,就是身体不好,生病了,不能来看嘟嘟了。嘟嘟这时候哭得更伤心了:“妈妈,把姥姥找回来吧,我喜欢姥姥,我喜欢姥姥看嘟嘟”。我又跟他解释了一遍,告诉他,有时间可以去姥姥家看看姥姥。他似乎明白了,爸爸从卫生间洗手出来,还没坐下,嘟嘟就不让爸爸坐,又很大声地哭起来:“不喜欢爸爸看嘟嘟,爸爸光看手机,不看嘟嘟。”听到孩子这么说,我心里很生气,就对爸爸说:“出于对孩子的关注和关心,最好不要老拿着手机看,让孩子有一种被忽略的感受。如果你冲我叫了好几声,我都没有任何回应,你啥感受啊?”嘟嘟爸爸把手机放在了茶几上,暂时先不看了。但我没法确认以后他还会不会从早到晚地拿着手机看。

  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爸爸别看手机了”,说明他非常在意父母的关注,爸爸虽然每天陪着孩子,但是老拿着手机不停地看,势必会让孩子有被忽略、不被重视和关注的感受,自然心里面会不舒服。姥姥的手机除了接听电话就基本上没有他用,所以,姥姥对孩子是一心一意地对待,孩子是可以感受到姥姥的重视和关注的。也是由于姥姥一心一意地对待他,所以孩子就尤其怀念姥姥看护他的时光。因为姥姥从来不看手机,就只看孩子,给予孩子很大的存在感。

  现在手机几乎每个人都有,手机上的功能也是越来越强大了,内容也是花样翻新。几乎人人都离不开手机,离不开微信群,离不开各种的新闻和报道,手机也能购物,林林总总的很多功能,好像是与外界联系的途径一样。不可否认手机强大的作用和好处,但是现在人类太过于依赖手机了,导致手机在家长和孩子之间竖起了一道无形的屏障。长期看手机,不能全身心陪伴孩子,也会让孩子有强烈的被忽视感,会焦虑不安,缺乏安全感。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需要每天一点一滴积累,高品质的亲子关系影响到孩子的心理成长。所谓高质量的陪伴,就是父母或照看者在陪伴孩子时全心全意和孩子一起互动,心无旁骛,没有想着工作,没有想着压力,更没有一边和孩子在一起,一边刷着朋友圈,聊着微信。

  孩子的成长教育,你只有一次机会!“爸爸别看手机了,认真看嘟嘟吧”,这是孩子内心的呼声,也是他自己表达出来的不满,希望爸爸,和很多孩子的爸爸们都放下手里的手机,好好陪伴孩子,真正陪孩子快乐地成长吧!

本文来自《心理与健康》

上一篇:走进青春迷惘的森林
下一篇:完整的食物才是完美的!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