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媒体达人  >  原创文章

【原创】去红血丝的眼药水那么火,但它救不了你的红血丝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夜深人静,主人公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旁边摆了一堆资料,电脑屏幕还亮着。抽屉里的几瓶眼药水却热闹了起来——

  去红血丝的眼药水最先开口:“要说现在最火的眼药水,那一定非我莫属,去红血丝立竿见影,瞬间缓解眼疲劳,能让主人再工作500年!”

  抗生素眼药水也不甘示弱:“我也不差啊!上次主人游完泳回来,得了红眼病,滴的就是我,把细菌都赶跑了!”

  角落的人工泪液被吵醒了:“嗯哼,论安全性,你俩都不如我。我跟人体自身的泪液成分差不多,没有乱七八糟的添加剂,滋润眼睛,温和不刺激哦!”

  琳琅满目的眼药水,功效哪家强?今天我们重点扒一扒去红血丝的网红眼药水吧!

  眼睛里的红血丝是怎么来的?

  我们的眼结膜本身就有很多微小的血管,但肉眼一般是看不见的。出现以下情况时,才会舒张、充血、变得明显:

  ①用眼过度、眼疲劳;

  ②眼睛局部感染,比如结膜炎;

  ③非感染性炎症,比如过敏;

  ④外部刺激,比如异物入眼、使用眼部彩妆产品;

  ⑤佩戴隐形眼镜带来不适。

  有些眼药水为什么能去红血丝?

  现代人上班看电脑、下班刷手机、熬夜加班,眼疲劳是常态。抖音、小红书、朋友圈经常能看到去红血丝眼药水的推荐,买的人还真不少,似乎反馈也不错。

图片来源:朋友圈截图

  其实,能去红血丝的眼药水并不神奇,它们一般都含有这两种成分:盐酸四氢唑林、甲基硫酸新斯的明。

  盐酸四氢唑林——“退红”并非一劳永逸

  盐酸四氢唑林属于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显著的收缩血管作用,所以很多人觉得它是红血丝的救星。实际上,它并没有让红血丝(舒张的血管)消失,只是收缩了血管,我们肉眼看不见了而已。

  而且这种“退红”现象只是暂时的,长期使用,效果会越来越差,红血丝也会更严重,还容易产生依赖。

  特别提醒,盐酸四氢唑林会对心血管造成一定压力,高血压或心脏病患者、孕妇禁用。

  值得关注的是,加拿大相关部门近期下架了多款日本眼药水,包括非常受欢迎的、主打去红血丝的参天眼药水,主要是考虑到这些眼药水含有某些处方成分,普通人私自滥用会给健康带来伤害。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甲基硫酸新斯——减轻视疲劳有代价

  甲基硫酸新斯的明是一种弱缩瞳药物,可以让疲劳的睫状肌兴奋起来,短期内减轻视物模糊的情况。所以滴了这类眼药水,会感觉眼睛没有那么累了,看近处的东西更清楚了。

  但长期使用,同样会有依赖。睫状肌累了,你却偏不让它休息,长此以往,眼部的健康就会透支。如果是假性近视,还可能加速近视的发展。

选用眼药水的小技巧

  虽然说“抛开剂量谈影响并不科学”,但再安全的药物,一旦滥用也会带来不良反应。去红血丝的眼药水偶尔用用,问题不大,但长期使用还是有损眼睛和身体健康。

  眼睛出现红血丝,也是一个信号,对照看看自己有没有上文提到的诱发红血丝的因素,需要休息的就别强撑,需要卸妆的就别臭美,需要治疗的也别耽误。

  对于含抗生素或抗过敏成分的处方类眼药水,也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至于人工泪液,与其它眼药水相比,的确比较安全,但毕竟不是真正的泪液,有些也含有防腐剂,所以也建议控制使用次数,一天不要超过6次。

  另外,眼药水开封后,一般要在1个月内用完,有些生物制品眼药水,甚至要在一周内用完。超过期限,没有用完也建议扔掉。

  因为时间过长,眼药水内的液体挥发,会导致药物浓度发生变化,也增加了滋生细菌和病原微生物的风险。从这点来看,小支装的眼药水更有优势。

  眼药水要专人专用,每只眼睛每次滴1-2滴就够了,滴太多的话,结膜囊也装不下,浪费掉了。如果要同时滴几种眼药水,最好间隔15分钟左右。

  简单有效的护眼方法:

  ①避免无节制的近距离用眼。工作原因无法避免的,可以在办公桌上放个沙漏,提醒自己隔段时间就停下来让眼睛休息一下,或者远眺几分钟,放松睫状肌。

  ②多眨眼,促进泪液分泌,尤其在使用电子设备时。正常情况下,我们每分钟眨眼15-20次,每眨1次眼,眼泪就会在眼球表面形成一层泪膜,让眼睛保持湿润,还可以起到清洁作用。而近距离看电脑和手机的时候,每分钟眨眼下降到5-6次,导致泪液分泌不足,而且蒸发增加,从而引起眼睛干涩不适。

  ③眼睛疲劳的时候,可以热敷和按摩。市面上有不少眼部按摩仪,就是通过恒温热敷和按摩来缓解眼疲劳的。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在杯子里装上热水(还可以加点菊花、枸杞、金银花、决明子等清肝明目的中药),把眼睛靠近水杯口进行熏蒸。

  ④增加户外活动,尤其是孩子。美国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每天户外运动2小时,就可以抵消一天因为近距离用眼带来的近视风险。所以,想要孩子不近视,多带他们出去浪吧!

  作者:忍冬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bennite0625]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190701_918407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