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6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2019年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快把上海人民逼疯的“垃圾分类”成功入选。
垃圾分类,对于每个人并不陌生,我们在大街小巷、小区公园看到的垃圾桶基本都是区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实际上,垃圾分类工作从2000年在全国八个城市开展试点走到今天,历时近20年,在基础设施改善、机制创新、分类模式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建筑垃圾、餐饮业餐厨垃圾得到较好的治理,但是居民生活垃圾治理进展缓慢,居民的分类参与率和有效分类率普遍不高,不少地方甚至不足10%,从而给城市的垃圾处置能力提出严峻挑战。
尽管近年来国家层面不断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在社会化、市场化等方面也开始新的尝试,但是仍然存在覆盖面小,居民参与率低,有效分类率不高,工作推进难度较大等问题。要想系统解决好居民生活垃圾分类问题有很长的路要走,归纳起来,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面临三大困境。
1.居民的认知和行动缺失
人们不愿意去做一件事很大原因是认为此事与自己无关,从身边的不少人可以了解到他们对垃圾分类的环保意义知之甚少,他们并不清楚城市垃圾对自己生活的潜在的负面影响。而且,即使他们了解到垃圾分类的意义,他们对垃圾分类方式也不清楚。这样的城市居民并不在少数,由于近年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其中许多由农村户口转为城镇居民的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环保意识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转变。
另外,调查结果显示很大一部分人不愿主动进行垃圾分类的原因是觉得麻烦。不论知不知道如何垃圾分类,这部分居民相比较在家庭或者社区垃圾收集时分开包装并在大量垃圾中进行仔细分类,他们更愿意直接混合投放,以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2.垃圾分类单一目标与城市发展整体目标冲突
在城市垃圾分类目标上很多城市只注重表面工作,建设形象工程,却忽视了城市垃圾分类的目标在于促进资源的可回收利用以及对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保护,挖掘循环经济在城市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即便是在垃圾分类考核指标方面,也仅仅设置小区分类覆盖率、居民分类参与率等指标,缺乏整体的、系统性评价指标。在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不少地方政府仍然以追求GDP为首要目标,大量生产、大量浪费、大量污染的传统增长方式仍有市场。
3.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理”脱节。
无论是政府直接包办,还是市场手段都难以根本解决垃圾全过程分类这一问题,这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分类利用”的“全产业链”未建立起来。从管理机制上看,生活垃圾的回收处理的管理部门多,协调难度大。在垃圾分类处理的各项环节常常出现由于责任界线不清导致的责任互相推诿现象,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垃圾分类问题的滋生和发展。从科学性方面看,垃圾分类研究涉及环境科学、经济学、社会学、公共政策学、法学、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知识,但目前多数情况下各学科自说自话,真正将各个学科理论层面的知识储备归纳并综合运用起来的有关研究少之又少,相关政府政策也往往从单一视角出发,经常出现所谓“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治理方式不能向长远目标看齐。
因此,要想垃圾分类制度能长期有效地推行下去,需要个人和政府部分的共同参与,也需要市场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辅助支撑。其中,提升居民对垃圾分类认知和行动是最关键的一步!
提升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要增加宣传力度和覆盖度。主要措施可以包括:(1)通过电视、手机、报纸等媒介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2)学校、企事业单位或社区等集体也应该建立长期的垃圾分类知识宣讲活动和管理;(3)商场、菜市场和集市等公共消费场所要加大垃圾分类知识宣传;(4)鼓励社会各界和个人成为垃圾分类知识宣讲的志愿者。
相比较,提升居民垃圾分类行动力更加困难,如前面所说,许多人不愿进行垃圾分类不是因为认知缺失,而是因为嫌垃圾分类麻烦。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建立引导、鼓励、监管和惩处措施并举的制度来促进或约束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当前,并没有很好的引导和鼓励垃圾分类的措施,但有关垃圾分类的法令通常都有相应的监管和惩处措施。但监管不能只靠人,靠人监管不仅需要很多的人力资源,监管难以全面覆盖,也容易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应该建立和完善以电子或智能监控为主的管理机制。
愿看到此文的你们都能自觉成为垃圾分类的践行者!
作者:李雄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