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30730_319368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媒体达人  >  杨晗之

杨晗之

开博时间:2016-11-21 20:30:00

《科学画报》编辑

文章数
分享到:

“到此一游”为哪般

2013-07-30 17:24:03

“到此一游”为哪般

文/刘

因为在埃及卢克索神庙刻下的一句“丁锦昊到此一游”,这名15岁的初中生一夜间成为“网络红人”。不久,武当山又惊现连签6个名字的“到此一游”,被网络上称为“最强到此一游”。

“没素质”“劣根性”,网友们对于此类“人过留名”的行为表现出出奇的愤怒,纷纷口诛笔伐。有网友指出,其实古今中外不少名人也喜欢刻字留名,像李白、乾隆皇帝、英国诗人拜伦等,都曾在名胜古迹留下个人印记。人们不由得感慨:杜绝“到此一游”难道是世界性难题吗?

人们在欣赏名山大川的辽阔、宏伟、壮丽时,往往会感叹人类自身的渺小与脆弱;在浏览名胜古迹时,看到幽然沉积的历史与匆匆流逝的时光相交而产生的碰撞,难免会感慨白驹过隙,人生苦短。

对于人类来说,大自然可以算是“空间”的极限;而历史,则是“时间”的最大值。当切实感受到空间与时间的极限时,人们自身的“存在感”被深深地削弱,容易引起潜意识层面的惶恐、焦虑、不安。为了对抗、削减这些消极的情绪体验,人们会“无意识”地启动各种心理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s)来保护自己,维持内心平衡。

“到此一游君”们感到自身的存在感、影响力被削弱了,所以采用各种张扬的甚至破坏性的方式来彰显自我的“存在”。这种防御机制称为“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就是将内心的冲突以相反的行为表现出来,比如一个内心软弱的人却摆出冷漠强硬的姿态,一个希望被人照顾的人却在明显地照顾别人,内心不爱与人交往的人在接人待物时却表现出过度的热情。简单地说,就是明明喜欢却要摆出一脸嫌恶的样子,明明讨厌却还是笑脸相迎,而且通常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自动”使用这种策略。

人们为什么会自发地使用这么“拧巴”的应对方式呢?从精神分析的观点来看,各种本能及其衍生物都可以看成是一组对立的概念,如生与死、建立与破坏、支配与服从等等。当一种本能由于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等原因而在潜意识层面引发了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时,“自我”便会尝试将焦点转移到这种引发焦虑的本能的对立面,以缓解内心的紧张和痛苦,维护自尊感,获得内心的稳定与平衡。

“到此一游君”们内心存在感、价值感的缺失,启动了反向形成这种防御机制,于是做出了刻字留念等颇具“存在感”的行为以对抗内心的焦虑。反向形成在这里起到了“代偿”的作用,即创设出一种替代性的情景来弥补缺失,使内心得到满足。

但心理防御机制毕竟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应对策略,反向形成机制可以暂时帮助人们缓解一些内心的不适感,但引起不适感的源头(如引发焦虑的“不存在感”)依然存在。

“存在感”“生与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对于这些宏大的命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恺撒大帝说:“我来过,我看见,我征服。”我们不是霸气的恺撒,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留下生命的痕迹,就像一个画家在自己作品的角落签上名字,一个程序员在他编写的程序中留个“彩蛋”,人们留下的痕迹彰显了对生活的态度、对生命的解读。

“到此一游”未尝不可,但不应是破坏性的。那些在景区刻字的人手起字落,留下的只是对其他人没有什么意义的名字,却破坏了景区的完整与美好。我们每个人都该好好思索:怎样在生命长河中留下印记,向这个世界证明我曾经来过。

上一篇:科幻小说:盲点(上)
下一篇:人类习用右手始于何时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