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月球日”是每年的7月20日,为了纪念人类第一次登月成功。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安全着陆月球,几个小时后,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在荒漠的月球上首次留下人类的足迹。
一、中国登月计划——嫦娥一号
“嫦娥一号”(Chang'E1)是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嫦娥一号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二、月球概况
三、月球探测
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从人类的空间探测、我国的月球探测两大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航天活动大约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卫星的运用、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太阳系探测将成为21世纪科学发展竞争的焦点,月球探测将成为空间探测的首发站。
月球探测的进展与中国的嫦娥工程。
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思礼,从中国航天技术的回顾、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与展望几大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回顾中国在发展航天技术过程中的艰辛历程,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到当下的嫦娥探月工程,中国航天事业每向前迈出一步,背后都凝聚了无数中国航天人的汗水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