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活动  >  心理学  >  2020电影中的心理学

失去是成长的一部分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如果你对心理学感兴趣,那一定要去看《头脑特工队》(Inside Out)。这部迪士尼的动画电影,生动地解释了日常心理现象背后的大脑认知加工过程:情绪控制台、个性岛屿、造梦工厂、记忆垃圾场,新奇而充满想象力。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这部电影中的“情绪”和“成长”的主题。

  影片中小女孩莱莉脑中住着五个情绪小人:乐乐(Joy)、忧忧(Sadness)、厌厌(Disgust)、怒怒(Anger)和怕怕(Fear)。生活变故让曾经单纯而快乐的莱莉忍不住悲伤,她失去了童年时的好伙伴,失去了曾经熟悉的生活环境,失去了自己曾经热爱的冰球运动。但大脑里的情绪小人千方百计地想要维持她的快乐,让她一直做那个“快乐的莱莉”,结果却险些导致莱莉迷失自我。最终,乐乐理解了忧忧也是情绪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忧忧成为拯救一切的英雄,莱莉获得成长,她的情感生活更加丰富。

头脑特工队;接纳;失去;成长

  每一种情绪都是合理的存在

  就像影片中一样,我们很容易给自己不喜欢的情绪称贴上负面标签,本能的去排斥、压抑。但实际上每一种情绪都在向我们传递着信息,需要我们自己去体察。越强烈的情绪,包含着越多、越重要的信息。成熟的人能够接纳并灵活面对自己的各种情绪。面对负向情绪,先不要急着自我批判和自我说服,试着去体察一下你的情绪在试图告诉你什么。

头脑特工队;接纳;失去;成长

情绪两维理论从躯体生理唤起程度、情绪的正负向两个维度对情绪分类

图片来源:斯坦福大学哲学百科网站

  愤怒:包含着力量与自尊自重

  当你的界限被侵犯,你就会产生愤怒;如果你不断妥协、退缩,却一再被侵犯,愤怒也会来得更强烈。很多人会抗拒愤怒,但愤怒并不一定需要暴力的发泄或极端的表达。

  愤怒中蕴含着力量,力量是我们行为的动力:很多平时你无力做、懒得做甚至不敢做的事情,当你愤怒时就会去做。如何使用这个力量,是你的选择。

  “怎么可以这样!这太过分了”。愤怒也是我们内心自尊自爱的表达。自尊的人追求被公平和合理的对待。试想,当一个人被无限制地触犯底线但却无所谓时,这个人对自己人生的控制感是非常弱的,也就是说他连生气的能力都没有了。

  合理的表达愤怒,而不是压抑愤怒。当愤怒被压抑积攒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像火山爆发一样,反倒会导致令人后悔的局面。愤怒如果不指向外、就会指向内,合理表达自己的愤怒,以免因内在受伤而患上忧郁症。

  嫉妒:告诉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人擅长自我欺骗,编造合理的故事来向自己、向他人隐瞒内心。但嫉妒不会撒谎。嫉妒告诉你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以及多么想要。嫉妒来源于我们想要却暂时还没有的东西,或是自己觉得不屑、却没能获得的东西。

  去体察自己的嫉妒是一件让人难受的事,因为你需要首先承认并接纳自己 “不足和缺失”的状态。但诚实地去面对自己的需要,才能活出真我,知道自己的人生究竟想要什么。直面嫉妒,去争取自己真的想要的东西,彻底放下那些自己误以为自己会在乎的人和事。

  厌恶:使你远离疾病和伤害

  《头脑特工队》中“厌厌”就像一朵高傲的西蓝花女士,她的出现是因为莱莉讨厌吃西蓝花。从人类进化的角度讲,厌恶情绪有进化意义。因为对很多小孩来说,西蓝花尝起来略带“苦”味,而“苦”的东西很可能有毒会致命。

  伦敦一项网络研究让参与者对一系列配对好的图片打分,其中一张图片上显示某种疾病的特征,另外一张图片与配对图片极其相似但与疾病无关。共有4万人参与评分,结果发现人们对于疾病相关的图片厌恶程度显著大于其配对组,这一差异在女性与年轻参与者上表现得更明显。研究者认为,从进化的角度讲,厌恶能够保护人们远离疾病和伤害。

  悲伤:包含着疗愈与安慰

  人们总希望自己身边的人想尽快从悲伤中走出来,但每个人都需要时间和时机来整理、面对自己的内在。倾听和陪伴这个时候就是最好的安慰。

  不要去劝说一个正在经历悲伤的人尽快走出来。《头脑特工队》中有一幕,莱莉幼时头脑中想象的伙伴,冰棒,他的火箭被推下悬崖后非常难过。乐乐使用了人们常用的方式想让冰棒感觉好些:鼓励他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通过挠痒痒、玩游戏的方式转移他的注意力;结果都没有起作用。而忧忧呢,他选择另一种共情的方式,承认事实、倾听与回应冰棒的感受,帮助冰棒大声哭出来释放情绪。

  悲伤的尽头是接纳与转化。每一次悲伤之后,我们的内在都会进行一次蜕变和升级。就像《头脑特工队》中11岁的小女孩莱莉一样,经验悲伤之后我们也会变成熟。这也是这部电影的想要探讨的成长主题。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的工作之一就是给来访者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空间,让其能逐步识别、表达自己的情绪,完成对自己的重新认同与整合。当下次再出现负面情绪时,不妨停下来听一听,你的情绪正在试图告诉你什么?

  作者:许白 浙江大学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邱馨婵]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200522_1023179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