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活动  >  心理学  >  2023电影中的心理学

依恋关系-狗狗也和小婴儿一样呢!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忠犬八公》中国版前段时间上映了。这个故事的原型是发生在1930年代日本的真实事件:一条名叫八公的秋田犬在主人去世之后,每天都要去车站等待主人下班,一年四季、风雨无阻,直到死亡让八公与主人相聚。这次的中国版将故事背景改到了三峡移民后的重庆,八公是一只被丢弃在移民区的中华田园犬,被来做调研的陈教授收养,名字也改成了更接地气的“八筒”,火车站改成了过江索道站。

从进化的角度,狗和猫都经历了人类的驯化,但是=驯化的过程和目的并不一样。狗和猫的驯化都发生在“狩猎者-收集者”时期,狗作为人类狩猎的助手,与人类合作完成狩猎的任务,因此是“协同作战”的伙伴关系。而猫则主要是作为鼠类的天敌,帮助保护收集到的粮食不被老鼠吃掉,它们是“单兵作战”,可以跟人类保持相对独立。这样的进化过程,也决定了狗和人类更为亲近的“伙伴关系”。人和狗的故事不论被演绎多少次,依然赚足泪点。我的第一个泪点来自陈教授的儿子要去北京,亲儿子追求梦想去了,但狗儿子陪在老两口身边,八筒真的是陈教授的好大儿!

《忠犬八公》海报

电影里,陈教授把八筒当成儿子养,上班会跟八筒说:爸爸去上班了,而八筒一点不想跟“爸爸”分开,陈教授刚一出门,就从栅栏门里钻出来,一路跟着到过江索道,不能再跟了,才作罢。正因为狗狗这种“分离焦虑”真的和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依恋关系很相似,也有研究者把研究幼儿与照护者(主要是母亲)之间依恋关系的理论转移到了狗和主人的关系上。

“依恋关系”是两个人之间一种深刻、长期的情感联系。最初是由英国发展心理学家约翰·鲍比(John Bowlby)在1958年提出的,存在与婴儿和照护人之间的关系。当婴儿刚出生的时候,首先要建立起和妈妈一种社会性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产生于婴儿与其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接和纽带,表现为儿童对抚养者的一种追随、依附和亲密行为以及由此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约翰·鲍比认为,婴儿会形成一种人际关系的“工作模式”,如果孩子在早期的关系中体验到爱和信任,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值得信赖的。如果孩子的依恋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形成一个不好的印象。

根据婴儿和母亲关系的特点,依恋关系分成不同的类型,如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等。大多数幼儿属于“安全型”依恋关系,这也是最有利于身心发展的依恋关系,主要表现为当把婴儿一个人留在房间里,就会表现出分离焦虑;当孩子会爬之后,会主动跟着妈妈;当妈妈回来的时候,会受到强烈的欢迎。一旦婴儿和主要照顾者的依恋关系固定下来,就会表现为对于这个人强烈的偏好。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是家长,婴儿一定要找妈妈的缘故。

《忠犬八公》剧照

你瞧,这种关系是不是很像宠物和主人之间的联系?于是就有研究者模仿婴儿依恋关系的研究范式,对于狗和主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狗和主人之间的确存在强烈的情感联系,狗和主人的关系也跟婴儿和妈妈一样,可以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矛盾型。除了行为表现(比如将狗狗带到陌生环境中,在主人离开后会表现出焦躁的行为,在主人回来时会热烈欢迎),还对生理指标进行了测量,比如狗狗的心率会在主人离开时加快,说明处在紧张的状态。如果将分离焦虑的狗狗留在家里,它们会花更长的时间守着主人离开的房门,主人回来后也会表现得更兴奋、更喜欢粘着主人,也只对主人表现出这些反应。

依恋关系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呢?还是先说人类,出生最初的一年是人类婴儿和家长建立依恋关系最重要的时期。在刚出生的前两三个月,婴儿并没有对某一个单一的照顾者出现特别的偏好。但在3到6个月,婴儿就开始对主要照顾者表现出偏好,这种偏好在7个月之后固定下来,并且非常强烈。

在电影里,陈教授发现八筒的时候,它还是个刚刚断奶的小奶狗,也是狗狗最可爱的时期。说这个时期的狗狗最可爱,也是有研究证实的。研究者比较了卡斯罗犬、杰克罗素梗犬和白色牧羊犬在刚出生到成熟(八个月左右)之间的可爱程度发现,人们普遍认为小狗在五周左右最为可爱。这段时间也正是狗狗非常重要的“社会性发展窗口期”,小奶狗开始主动接触周围的世界,包括人类和其他动物,之后就能够和它们自在相处了。所以说,陈教授正是在狗狗最容易跟主人建立依恋关系的时候找到了八筒,并把它带回了家。

对于人类来说,婴儿期形成的依恋关系不仅会影响儿童之后社会性、情绪和认知方面发展,也对成人后的恋爱关系至关重要。对于狗来说,与主人之间依恋关系也会长期持续。也有研究者比较了幼年犬、成年犬、老年犬在陌生情境实验中的表现,结果显示,老年犬会表现出更高的分离焦虑,换句话说,老狗更粘人。

《忠犬八公》剧照

在《忠犬八公》里,陈教授对着八筒就是一位和蔼的老父亲,连说话都像哄孩子。实际上狗也的确能区分主人高兴和生气的声音(大脑初级听觉皮层激活程度不同)。它们并不喜欢“被大声”,相比被高声呵斥,狗更喜欢被抚摸。在电影中经常有陈教授和八筒对视的场景,也会给八筒水汪汪的大眼睛特写,就好像能看懂人类的情绪。实际上,狗的确会更快注意到人类面孔,尤其是有表情的面孔。而且比起野狗或者实验犬,家养的宠物犬也更多的看人的眼睛。狗也会根据人的眼睛和嘴,区分是高兴还是生气,相比生气的脸,狗能够更加迅速地学会对于快乐的脸做出反应。

据说《忠犬八公》的发行方还办了主人跟狗狗一起观影的场次,虽然不知道它们能不能看懂,但是肯定能够体会主人的情绪:狗对于人类的哭泣有着特殊反应,它们总是会走进哭泣的人、给他们安慰。

希望每位主人,都有忠犬相伴,而每条忠犬也都能有不离不弃的那个人。

作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王日出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毕琦]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3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230626_1077991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