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活动  >  心理学  >  2023电影中的心理学

《人生路不熟》:旅行能促进人际关系吗?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喜剧片《人生路不熟》是一部公路电影,电影的主人公是一对准翁婿。剧中的准岳父是一位卡车司机,很不喜欢准女婿,准岳母和女儿为了调解这对翁婿关系没少想办法,却收效不大。在一次阴差阳错之下,老两口和小两口踏上了一趟自驾旅程,在经过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事故和故事之后,故事以大团圆结尾。现实中,旅行也的确可能成为关系的“试金石”,如果能够通过旅行的考验,关系就可能更上一层楼。
人生路不熟
度假作为一种休闲活动,可以打破习以为常的、快节奏的日常生活方式,并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经常一起旅行的夫妻,对于婚姻的满意度更高,他们也更可能具有相似的目标和兴趣。研究指出,当夫妻俩一起参与新颖、刺激的活动时,有助于提高关系质量。
跟家人一起出游提供了一个家人之间深入沟通交流的机会,可以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由于旅行中的共同活动会给家庭成员创造共同的体验,促进成员之间的协作与合作,从而增加联系和依恋关系。旅行也可以让孩子们学会更好地跟他人分享和相处,并建立家庭成员的忠诚度,成员们也有更多的机会尝试和练习积极的沟通方式和共同处理问题的方式。旅行也会带来更多的积极情绪,这些美好记忆会和家庭成员联系在一起,成为家庭成员的共同记忆,成为未来抵御负面情绪的工具,有助于以后的相处,有利于促进家庭和睦。
不过,也因为在假期和旅行中,家人们在一起的时间比日常生活多得多,太多、太密的相处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后果(比如争吵)以及不太好的假期记忆。
配偶和子女对于旅行都会有所收获。中国有句俗话,少年夫妻老来伴,对于老年夫妻来说,日常陪伴会带来很多好处,比如总体的负面情绪更少、积极情绪更多,两个人也感觉更加亲密;家长和子女一起参加业余活动,能够提高家庭关系以及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和谐。家庭成员们一起参与活动,提供了一个能够培养促进成员间情感联系的机会。孩子们能够学习如何与他人分享、跟他人相处,并在家庭成员之间营造出一个“小氛围”,互相关照、信任,个人在家庭中更有安全感。
人生路不熟
旅行也给人们提供了很多日常不会有的经历,让人们有机会体验“超越自我”。自我超越体验是一种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下,独立自我的主观体验暂时减少,与更大群体或实体的联系感增加。自我超越体验可以自然发生,有时是通过与自然接触,或者在醉心于某种活动而产生的心流状态,也可以通过更有意的练习,如正念和冥想。  
“自我超越体验”重要的特点,是一个人与他人分离开的独立自我的感受性降低,处在这种状态,人们会暂时放下对自己的关注,自己不再是独立于世的个体,可以更多感受到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超越自我”会让自己与他人和周遭世界的边界变得模糊,更强烈的感受到自己与周围的联系。像是道家所说的“天人合一”,就是一种自我超越体验。
人们常在接触大自然的时候产生自我超越体验,比如登上长城、蹦极、跳伞,游览大好河山等等。这些自我超越体验可能会改变人们看待事物的视角,乃至行为、动机、方式,比如降低自我中心,更重视关系和连接,提高同理心,关心他人利益,甚至将其放到自己利益之前,这些元素都可能促进旅伴间的关系,解决可能出现的冲突。
但沉浸享受大自然、感受超越小我只是旅行中的一小部分,旅行还包括前期的计划、准备,漫长的行程以及各种突如其来的变化,旅伴之间也不可避免的出现冲突和摩擦。大多数人都对旅行有挺高的期望,一旦没有达成愿望难免会产生受挫感。而由于身体的疲惫,或者处于陌生的环境中,我们更容易处在高警觉的状态,这意味着我们更容易被一点小事刺激而生气。同时,因为时间和行程安排的限制,很难获得喘息的空间和时间,不得不在短期内做出妥协,就更容易出现烦躁和不平衡的情绪。
人生路不熟
《人生路不熟》中的准岳父是一名卡车司机,“一直在路上”,旅行对他来说是工作。长期的旅行(出差)不仅有损个人的身体健康,也会给家庭关系带来负面影响。当经过了长期的旅行回到家里,已经没有多少精力跟家人相处。
旅行,尤其是长途旅行的劳顿也会让人心情不好。有研究就发现旅途距离直接影响情绪状态,旅途越长,就会出现更多的疲惫、疼痛(比如腰酸背疼)、压力。距离越长,负面情绪越多、积极情绪越少。长途开车对于司机来说情绪影响更大。长途虽然对私家车乘客的影响小些,但如果是乘坐公交出行,由于拥挤或者需要长时间站立,乘客的情绪也随着距离产生波动。自身的疲惫和坏心情,让我们更容易对旅途和旅伴产生不满,也更难控制自己的脾气。
不过,也有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开车上路相比,有旅伴时的情绪更好,一是因为轮流开车分担了驾驶责任,二是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也可以缓解压力,让人更开心。所以如果是自驾游,最好几个人能够轮流开车,几个人也不要默不作声,找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既能让司机减少犯困,大家心情也能更舒畅。
虽然路不熟,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却可以越来越熟、越来越好。
作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王日出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邢宇]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3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230515_1077389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