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活动  >  心理学  >  2018电影中的心理学

从《完美陌生人》聊聊亲密关系中的秘密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完美陌生人》是2016年情人节引起巨大反响的意大利电影,时隔一年进入了中国电影院。《完美陌生人》中的人物并不是陌生人,相反,他们本应该是最熟悉的人。

  电影呈现的是一次家庭聚会,参加聚会的是四个发小,其中是三个人已经结婚,参加聚会的还有他们的妻子,另外一个则是单身汉。为了让聚会能够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顺利进行”,大家决定把手机都放到桌上,如果收到任何信息,都要大声读出来。这对于正常夫妻来说,都是挑战,更何况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秘密,也由于手机信息的公开而由此也产生了无数的问题:有的夫妻彼此都有秘密,有的夫妻守护着共同的秘密,还有夫妻跟子女的秘密,以及自己不愿公开的秘密。手机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有人甚至将手机比喻成身体的一部分,而且是隐私部位,因为手机里有着无数的秘密,即使是最亲密的人也不愿被看到。那么,秘密,在亲密伴侣之间、家庭成员之间意味着什么呢? 

  亲密关系中自我倾诉

  秘密和公开是人际关系的两个方向,一般来说,开诚布公会使双方感觉更为亲近。这几年网络上流传着“让ta爱上你的36个问题”,是说只要询问对方36个问题,就能让陌生人很快对你产生好感,甚至爱上你。实际上这36个问题来源于一项心理学实验。这个实验告诉人们,自我暴露在建立亲密关系中的重要性。

  Reis和Shaver在1988年提出亲密感发展过程理论(intimacy process model),这种理论认为亲密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状态,在一段关系中会随着情绪分享和回应的质量、时机、频率而变强或者削弱。当一方的自我袒露获得另一方的回应、理解和关怀,亲密感就会增强。而个人动机、目标和恐惧(比如害怕表露内心将自己至于潜在的危险之中)都会影响初始的自我袒露水平,也会影响他/她如何理解对方的回应。跟大多数人类行为动机相同,自我袒露也有“趋近”或“回避”的动机,前者让我们更想表露内心,而后者则会妨碍表露内心。自我坦白,即使是对于最信任、最亲密的人,也意味着把自己打开,将脆弱的一面展示给对方,让自己失去控制和主动权。每个人向他人袒露内心感受的行为和意愿并不相同。有些人更容易向别人坦诚内心的感受,但有些人则对这么做感到不舒服。一般来说,女性比男性更愿意表露内心。这并不是因为女性比男性更善于表达自己,更重要的是社会文化对于男性和女性角色不同的期许和态度,造成了这样的差异。在多数文化中,女性角色被认为是温柔、善于聆听和照顾他人感受;而男性角色则被认为是坚强的“硬汉”,不应该表露柔弱的一面。在成长过程中,家长也更鼓励(至少不反对)女孩进行表达内心的想法和感受,而男孩的情绪表达经常会受到抑制,“哭哭啼啼那是女孩子的行为,男孩子就应该坚强勇敢”。

  在已经建立的亲密关系中,双方的诚实与公开可以预测关系的满意度,有助于关系的维持。对亲密伴侣吐露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想法,往往被看作一段关系紧密性、支持性、信任度的指标。更为经常的自我表露也与更高的婚姻满意度有关,双方对于婚姻关系的承诺度更高,也有助于降低夫妻矛盾乃至一般压力。

  有趣的是,自我袒露对于夫妻双方的影响并不相同。实际上,只是将自己的内心写下来,就有调节情绪的作用,有益于身心健康。婚姻中的自我表露也有相同的效果,比如研究发现,向配偶进行自我表露,可以降低压力、缓解疼痛。但是跟面对自我的表露不同,婚姻中的自我表露是一个交互的动态过程。配偶对于自我表露的反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我表露对于情绪的影响。在一项研究中,46对夫妻要记录56天里的自我倾诉、情绪、睡眠质量等情况,在头一天晚上的日记中,记录的内容包括对配偶的自我倾诉、对关系的满意程度和这一天的情绪状态,第二天一早则要报告前一晚睡眠的情况。结果发现,妻子自我表露高于自己平时程度的日子,睡眠质量更高,不仅入睡更快,醒来后也更精神,而且在控制了情绪和关系满意度后依然如此。但是,丈夫在自我袒露高的日子里,睡眠质量并不会更好,第二天起床时反而更不清醒。更有趣的结果是,妻子自我表露更高的日子,丈夫的睡眠情况反而更差。这可能因为妻子的自我倾诉会让丈夫接受更多的负面信息,从而影响丈夫的情绪而影响睡眠(确有研究显示,在听完妻子倾诉之后半小时,丈夫的压力水平会上升,表现为皮质醇水平提高)。

  距离产生美,即便在亲密关系中也是如此。过分的亲密和疏远都不是件好事。过分的疏远自不必说,过分的亲密会导致过分依赖,尤其是一方或双方都存在问题行为时,相互依赖就更可造成畸形的依恋关系。过分依恋可能是由于一方或双方缺乏安全感所致,也可能是一方或双方存在依恋障碍或人格障碍。比如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就对于伴侣存在过分依恋的问题。双方还是需要一定的自我空间。过分的自我表露也可能是自我效能感低的表现,可能是过于希望依靠对方,因而对于亲密关系有害。

  亲密关系中的秘密分享

  隐私沟通管理理论(Communication Privacy Management Theory)是Petronio提出的有关保密的理论,与自我表露不同,这里的“秘密”可能是自己的,也可能是他人的。人们依靠自己的一套原则来决定在什么范围内可以坦白、在什么范围外需要保密,如何决定保密的范围取决于三个因素:

  1. 秘密拥有权:人们相信自己拥有秘密,并能够选择哪些人可以知道秘密。当其他人被批准知道秘密,并成为秘密的“合伙拥有者”,这也意味着他/她有责任保守秘密。

  2. 秘密控制权:指允许他人获取秘密或者拒绝获取秘密的管理过程。因为秘密的原始拥有者认为他们拥有秘密,因此他们也认为即使在“授权”他人后,自己依然拥有秘密的控制权。人们根据一系列的核心标准,决定泄密或者保密,而这个标准也可能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比如离婚后,核心标准可能会发生变化,这需要秘密拥有者和合伙人之间的博弈与协商,以确保不被其他未授权的人知道秘密。

  3. 秘密泄露。秘密泄露是指保密原则被破坏,使得秘密被其他人获取。泄密可能是蓄意的,也可能是不小心。

  根据这个理论,是否决定要披露隐私信息,取决于对结果的利害权衡:如何处理个体间或者团体间保守秘密和坦诚相对之间的矛盾,并做出是保密还是公开的决定。这种理论认为公开自己的秘密会让我们感到出于不安全的位置、容易受伤,并想控制其他人了解自己秘密的途径。

  不仅夫妻间的开诚布公会影响亲密关系,跟家庭中其他成员的分享或者保守秘密也会影响夫妻关系。比如在《完美陌生人》中,整形医生和心理医生这对夫妇与女儿的关系中间的“秘密”也成了一个矛盾。另外,夫妻与公婆、岳父母的坦诚也会响夫妻关系。一项对于新婚夫妻的研究发现,对方父母私下里关于家庭成员的隐私分享对于夫妻关系也有影响:正面积极的分享心理有利于新婚夫妻的关系,而负面的评价和信息分享则对夫妻关系有不利影响。向新媳妇或者新姑爷分享家庭故事和历史也是拉近彼此关系的重要环节,但是这样做是好是坏则要看原生家庭和新成员对于分享隐私和自我袒露的态度而定,如果都喜欢分享或者都不喜欢分享就还好说,但如果态度有差异、则要理解、包容、协调双方的态度。

  亲密关系中的隐瞒秘密

  以上说了“分享秘密”,有人对“保密”进行了研究,并指出秘密可能对于亲密关系也有积极影响。在亲密关系中对伴侣保密的重要动机之一是出于保护,保护的对象可能是对方、自己或者关系本身。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一方保守秘密会提高双方的婚姻满意度。从被保密的一方来说,不知道那个让自己不安(比方说配偶的病情)或者威胁关系(比如出轨)的秘密,自然更加轻松自在。而从保密的一方来说,保守秘密存在保护对方、保护关系的动机,而且可能因为保密而对与配偶心怀内疚从而对配偶更好。

  对于一方的秘密,配偶双方可能存在不同的状态。完全保密:另一方完全不知这个秘密;完全公开:另一方完全知晓这个秘密。但是在这两者中间,也存在不同的情况,比如被保密的一方感受到了蛛丝马迹,但是拒绝知晓秘密,也可能主动探求秘密。被保密的一方也可能采取迂回的办法,从其他渠道探求对方的秘密。还有可能被保密的一方其实知道对方的秘密,但却因为某些原因并不戳穿。最后,双方可能都知道对方知道秘密,但是互相不说破。当双方目标不统一时(比如一方想知道秘密但另一方不想告知),或者实际情况不统一时(一方想知道,但实际上并不知道。或者一方想保密但对方实际知道),就更可能由于现实和现实的误会产生张力,进而出现冲突。

  婚姻中的秘密,不仅可能是某一方的秘密,也可能是共同的秘密,而保守秘密不让其他人知道,可能会因为“同谋”的感觉而加强双方的亲密感。但也有可能因为这个秘密本身具有道德性,而产生负罪感,成为关系的枷锁。在《完美陌生人》这部电影中,律师夫妇的关系就是这样——两个人早已貌合神离,但却因为共同守着一个“车祸顶包案”的秘密而不得不在一起。

  有句俗话说的好:“清清官难断家务事”,这是因为在婚姻当中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同样,“保守秘密”和“开诚布公”严格划分为两个绝对对立面——认为“开诚布公”是绝对好的,而“保守秘密”是绝对不好的,也会影响对与保密的理解和态度,进而影响夫妻关系。陌生人的完美只是因为离得远、看不清,真善美有时候不能同时存在,那么是做最熟悉的陌生人,还是接受不完美的亲密伴侣,夫妻双方不仅需要三观一致和彼此默契,也需要对利害进行一番权衡。

  作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王日出

  文内图片来源:《完美陌生人》海报及官方剧照

  参考文献

  1. Kane, H. S., et al. (2014). Daily Self-Disclosure and Sleep in Couples. Health Psychology,33(8), 813-822.

  2. M et al (2008). Assessments of disclosure from the in-laws: Links among disclosure topics, family privacy orientations, and relational quality,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5(2), 333-357.

  3. Horne, R. M. and M. D. Johnson (2018). Gender role attitudes, relationship efficacy, and self-disclosure in intimat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58(1), 37-50.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王世继]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180605_784200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