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活动  >  心理学  >  心世界

仗“舞”走天涯——大爷大妈为何对广场舞情有独钟?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作者: 王日出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最近,广场舞狂热分子大爷大妈们又双叒上头条了:洛阳王城公园篮球场,打篮球的年轻人和跳广场舞的大叔大妈因为场地问题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小伙子被大叔大妈们围堵在一片围墙前进行殴打,被打几秒后小伙子开始还击,现场冲突激烈。关于广场舞大爷大妈的新闻真是不少,比如雾霾天里坚持广场舞的大妈、拒绝高考期间让步的大爷,似乎都不是好的新闻,蓦然间广场舞已经变成了“扰民”的代名词。但是对这些老人来说,广场舞可能是退休生活中为数不多能够自己掌控、让自己开心、跟同龄人交流的事情了。我国2014 年的数据显示,中国老龄人口的比例已达9.18%, 超出全球平均水平。那么,老年人、尤其是退休之后的老年人,他们到底需要什么呢?

  洛阳王城公园冲突事件视频截图

  退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退休”并不是一个静止、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从退休前到退休后的一系列变化。

  退休这个过程并不是从离开工作岗位才开始的,而是在开始考虑退休、计划退休就已经开始了。这个过程是退休的决策过程,影响退休的决定,有各种原因,包括个人身体及经济状况、能力、个人需求和个性、工作性质和工作要求、家庭压力等等。由于我国现行的退休政策,还是以到年龄强制退休为主,个体的决策面窄,可能因为失去控制感而产生消极情绪。

  在退休决策之后,进入退休的实施阶段,也就是办理退休手续、交接工作等等。这一阶段, 个体的心理体验较为复杂, 既可能因工作量的减少而感到短暂的轻松, 也可能会为即将到来的退休生活感到担忧。

  从办理完退休手续开始,个体进入退休的过渡阶段,“退休”成为生活中主要的应激来源,会体验到较大的心理波动,比如由于社会角色的变化而带来的心理冲突、由于突然多出来的自由支配时间却没有安排而感到空荡荡的,这时期家庭关系也可能随着退休而发生变化、夫妻关系、和子女的关系有所波动。

  由此可见,退休的过程中,最难适应的是刚刚退休后的过度阶段,这一阶段可能持续几个月至数年。刚退休者,面对退休这一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不适感,可以通过参加社会活动、志愿工作、返聘等得到缓解、并逐渐接受退休这一事实。在个体接受退休事实、重新确立生活目标之后,才能真正进入退休的适应阶段。

  广场舞提供了退休适应需要的各种资源

  对退休的适应或者不适应,是由于可利用的资源减少和增加引起的。这里“资源”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满足自身需求的全部能力,而响退休适应的资源主要包括了体力资源、动机资源和社会资源。广场舞,恰恰提供了这三方面的资源。

  首先是体力资源。体力资源不仅包括体能、也包括认知能力、感觉敏锐度等等。运动对老人有益,担心摔跤、受伤是妨碍老人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原因。而广场舞是一种对于体力要求不大的活动,又有着一定的健身效果,也就成了很好的运动选择。另一方面,中等活动量对于相对年轻的退休者来说,又起到了促进认知功能的作用。

  第二是动机资源。在关于退休与否的各种动机中,经济动机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由于工作停止,可支配收入往往会显著下降,在经济上缺乏安全感是老年人在退休之后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广场舞是一个低门槛、甚至不需要任何花费的活动,也就更能被退休人群所接受和欢迎。除了经济,还有时间上、地理上的方便。很多老人需要帮子女带孩子,并没有大块的时间。而由于交通、体力等的限制,也会选择离家较近的活动场所。这些也都是广场舞的优势所在。

  第三是社会资源,这也是广场舞所能提供的最重要的一种资源。总的来说,老年人退休后,体力和脑力劳动量都相对减少了,社交活跃度也降低了,生活圈子缩小,重复单调的生活容易让老人形成悲观的心态,长此以往还会影响到身体健康。广场舞不仅让退休者“有事可做”,还为他们提供了可以交流的社会圈子。由于广场舞往往是一群人一起参与,这些年龄相仿、爱好相投的人,就弥补了因为退休或者独在城市而远离原来的社会圈子,成为新的社会支持系统。

  从以上几个方面,就可以很容易理解,简单、方便、便宜、热闹的广场舞,为什么会让中老年人群情有独钟了。

  广场舞与退休安全感

  根据社会需求理论,安全感是人生存的最基本需求之一。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面对不少问题:各项身体能力的下降、活动受到限制、社会角色的剥夺、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人际和社会关系改变、对疾病和死亡临近的恐惧等等,这些因素都会给老人带来不安全感。退休后的安全感是指在退休后可以健康长寿地生活、并能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

  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很多人从中年、甚至青年就开始为老年后做准备。但不论是养儿防老、还是养老基金,都还是从物质的角度保证安全感,但心理和精神层面的安全感同样重要。提前准备、未雨绸缪也适用于退休这件事情上。

  提前做好退休后的心理计划,会让个体对退休的态度更积极、退休以后的主观幸福感也更高。退休计划,需要通过想象、评估、和现实分析来综合进行。首先是对退休生活的想象,比如想象退休的可能性,包括可代替的工作、人际关系的变化等等,这种想象是未来导向的,也就是对于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预测。第二是进行评估,主要对自身情况和外部条件的评估、何时离开工作岗位等,比如是否提前退休、是否接受返聘、是否选择其他工作,这些决定主要基于过去的经验的总结回顾和趋避动机,是过去导向的。第三是进行退休计划,个体需要制定详细的退休计划、掌握资源并采取行动,是现在导向的。对于过去、未来、现在的客观评价和分析是退休适应的重要因素。

  对于任何人来说,生活意义对身心健康都很重要。对老年人来说也是如此。寻求意义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感受到自己的生活有意义,二是通过从事一些事情、找到生活意义。广场舞正是让大爷大妈找到了生活意义——甚至不少人认为,广场舞是唯一的自己能够感受到意义的事情,这也就难怪大爷大妈们会这么重视这个机会了。

  如何活出最美的夕阳红

  其实,有很多事情都可以让老年人体验到生活意义和自身价值。“老有所为、老有所用、老有所学”,就是帮助老年人获得生活意义的重要方面。比如发挥余热的老人,可以寻找机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在国外,很多老年人去参加志愿工作、让自己的精神有所寄托,生活变得充实,在继续为社会作贡献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老年人要不断学习来更新知识,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仅可以促进大脑的使用,还可以延缓认知功能的衰退,所以老年人更应该通过学习来适应社会的变迁,紧跟时代的步伐。学习并使用新技术不仅能让老人保持和外界联系,有时候还能有救命的作用。

  老年人还可以通过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已有的兴趣爱好可能由于早年工作繁忙无暇顾及,而退休后就有了闲暇开始享受这些乐趣,比如太极象棋、书画歌舞、摄影垂钓等活动,在陶冶情操的同时,还强健了身体,对心理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太极、书法、唱歌,都已经被证明能起到延缓老年认知衰退、预防老年痴呆的作用。

  人际关系也是必不可少的。家人对老人的关照和陪伴不可缺少,老年人自己也可以有意识地扩大自己的社交圈,不管是昔日老友还是新的朋友,都可以让老人少一些孤独和失落感,多一些温暖和关怀,使老年人避免退休后的自我封闭,既营造了良好的人际氛围,又排解了孤单寂寞的烦闷。老年人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可为在有能力的情况下承担部分照顾第三代的责任。国外就有这样的先例:把幼儿园和养老院开在一起,孩子得到了照顾、老人也感受到了朝气,对双方的身心健康都有好处。

  最美不过夕阳红,只有身心皆美,广场舞才能映照出最美的夕阳红。

 

 

  参考文献:

  1. Steffens N et al (2016). Multiple Social Identities Enhance Health Post-Retirement Because They Are a Basis for Giving Social Support.Frontiers in Psychology, 7: 1519

  2. James J et al. (2016). Retirement Security: It’s Not Just About the Money. American Psychologist, 71(4), 334-344

  3. 戴月娥等: 基于个体的退休心理模型[J]. 心理科学进展, 2017, 25(3), 443–451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李鹭]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170621_519002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