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在高污染、高能耗的工业文明重压下早已面目全非。但一群细菌和一种发光气体的发现和发明,或许会帮助人类重建绿色生存空间。
“塑食者”
太平洋里的“垃圾大陆”
您相信吗?在广阔的太平洋中,有两块“垃圾大陆”正在形成。它们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直延伸到日本,总面积已有两个美国那么大。构成“垃圾大陆”的主要是漂浮的塑料制品,其中塑料袋占了很大比重。人类每年生产约5000亿个塑料袋,如果不妥善处理,它们可以在自然界中存在400年以上。“垃圾大陆”不仅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危害野生动物,而且还会吸收人造化学毒素,最终通过食物链对人类自身造成致命伤害。
堆积如山的塑料垃圾很难自然降解
其实,“白色污染”并非百毒不侵,自然界中的某些微生物可以降解这种人造高分子化合物,不过速度异常缓慢。那么,能不能找到一种特殊的细菌,可以很快地吃掉塑料呢?早在1969年,美国科幻大师迈克尔·克莱顿在科幻小说《天外来菌》(The Andromeda Strain)中便描写了这些“塑食者”,只是它们对人类并不算友好:
“这种生物变异成一种不可传染的类型,而且至今仍在变异。现在,它们虽然不再对人类构成直接威胁,但还是会吃掉塑料垫圈。”
“飞机上的垫圈?”
哈尔点点头,“国民防卫队可以待在地上,不受伤害。但飞行员就没那么走运了,他们会眼睁睁地看见飞机上的塑料零件分解掉,最后机毁人亡。”
与小说不同的是,这种特殊细菌并不需要从天外而来。在现实世界中,一群鞘氨醇单胞菌和假单胞菌的组合便具有非凡的塑料降解能力。找到它们的是一个名叫丹尼尔·伯德的年轻人,他在2008年加拿大渥太华举办的全加拿大科学展中公布了这一发现,并被授予了最高奖。不过,从发现到大规模应用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而且,如何避免这些细菌只吃垃圾、不吃有用的塑料制品,这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那两块不断膨胀的“垃圾大陆”,会有一天填满整个海洋么?
“自明灯”
与污染同样严重的是能源的浪费,比如使用最广泛的白炽灯,虽然价格低廉,但能耗惊人——90%的电能转化成了我们并不需要的热能,而不是光。那么,可不可以找到一种耗电极低乃至不用耗电的“自明灯”呢?
最近,两家法国公司SAAZS和SAINT-GOBRIN INNOVATIONS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它们通过6年合作,研发出一种名叫Planilum的超级节能灯,将灯具的电能利用率提升到了难以想象的水平。
Planilum被并排安装在面板上
Planilum厚2厘米,由四层特制玻璃构成。玻璃中含有一种可自发光的稀有气体,气体被激活后,可连续发光50,000小时。按照普通使用时间计算,Planilum的寿命长达20年。而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每个装有Planilum的面板只耗电100瓦。
Planilum的光线柔和,温度与人体体温相当,不需要灯罩或漫射器;由于主要成分是玻璃,Planilum有90%的部件可循环利用;Planilum的玻璃不仅坚固,而且可任意塑形,所以能更好地与建筑和家具搭配起来;最后,如您所见,与普通灯相比,Planilum更具美感——它的光线似乎是“涂”在玻璃里的,灯具本身也成了一种生动的艺术品。
Planilum光线柔和、具有美感
这是不是让您想起了理查德·摩根2003年发表的科幻小说《变构碳》(Altered Carbon)呢?
墙上和天花板上嵌有不规则的发光薄板,明显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微弱的光线只照亮了房间的四角,中间部分仍处在幽暗之中。
为拯救地球,科学家一直在努力,我们普通人也可以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比如使用环保袋和LED节能灯,既经济实用,也能为自己赢得更加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环保袋能减少塑料污染
LED节能灯能降低能耗
本文来自:
最热文章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
《静音》是一部 Netflix 电影。尽管 Netflix 过去一年在原创电影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但是《静音》仍让人颇为期待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坏机器人制片公司最新的一部电影名为《霸主》(overlord),背景设置在二战时期,很可能是一部在半遮半掩中秘密制作的科洛弗电影系列。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