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外星文明的接触一直都是科幻小说津津乐道的主题。提到这个主题,大家肯定立刻就会想到大刘的“三体”系列,书中的“黑暗森林”理论想必所有科幻迷都烂熟于心。
异星文明之间是怎样交流的?面对突然出现、不知是敌是友的陌生智慧文明,人类应该如何应对?
在这本“星云赏”获奖作《太阳篡夺者》中,作者野尻抱介给出了他的答案。
一群爱好天文的高中生观测水星凌日时,发现水星上延伸出一条线与太阳相连。异常的天象让全世界炸了锅。
经过专业观测,人类很快确认了一个恐怖的事实:水星上出现了某个未知外星文明建造的物质投射器,正在将水星上的物质投射向太阳,这些物质逐渐在太阳周围形成了一个直径八千万千米的巨大圆环,并且圆环的宽度还在逐渐增加。
说到这里,相信很多读者想必已经明白了:这个神秘圆环其实就是一个“戴森球”。
* 戴森球概念图(图源自网络)
戴森球理论最初由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于1960年提出。这一理论认为,高度发达的宇宙文明需要大量能源,文明赖以生存的能源来自恒星,而恒星辐射出来的能源绝大部分又被浪费掉了,因此就需要一种高效率的方式对行星能源进行收集利用——即以一个球壳状的结构把恒星包围起来,全方位收集其输出的能量,最后文明甚至可以从附近的行星上移民到该球壳上去。
很明显,书中外星人建造的“圆环”就是一个较为初级的戴森球。可以想象,如果“圆环”继续“成长”下去,最后就会变成一个把太阳严严实实包裹其中的壳子。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宇宙的认知被革新,世界进入混乱状态,流言遍布街头巷尾,人类对未来丧失了信心——既然明天的太阳都有可能看不见,那做什么都丧失了意义。
而小说主人公亚纪却站在宇宙尺度上看待这个问题:
人类只是偶然在地球气候最好的一万年里发展起来的。以宇宙的尺度而论,一万年只是短短一瞬,人类文明仿若昙花一现。
如果那个圆环是外星人的杰作,那将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啊!宇宙之中,竟然真的存在能跨越浩渺星空,并能彻底改变一颗行星外貌的文明!
她没有对人类灭亡产生恐惧,她唯一担心的是,人类在对外星文明一无所知的状态下就被它毁灭。
数年之后,亚纪投身于行星研究,地球的状况也一天天恶化。逐渐成长的圆环遮挡住了射向地球的阳光,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了灭顶之灾。
事实表明,地球的平均气温正在持续下降,进而引发了各种极端复杂的现象,地球环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状态。
印度尼西亚久旱不雨,印度以北却有十四万人被洪水夺走了生命。
虽然冰河正在朝中纬度地区逼近,但日本列岛却在遭受酷暑的折磨。
……
不得已之下,人类决定派遣飞船前去破坏圆环。同时,外星人的舰队也在逐渐接近太阳系。外星飞船无视人类发出的友好信号,对所有靠近的物体展开攻击。
最后,人类设法与外星人进行了实际的接触,才终于意识到了外星人无视人类的原因,以及它们来到太阳系的目的……
*《太阳篡夺者》日版封面(早川书房)
为了防止更多剧透,内容介绍就点到为止啦。可以说,《太阳篡夺者》是一部宏大的太空歌剧。它的篇幅不长,语言精练,没有一丝多余的描述,但内容却丰富到让人目不暇接。
正如日本作家谷川流在本书解说中所提到的,《太阳篡夺者》是“以奇特的想象开始,以更加奇特的想象结束,明知是虚构,却总觉得具有不可辩驳的说服力。”
作者野尻抱介本身是技术人员出身,向来以创作技术细节扎实可靠的硬科幻见长。他曾获得七次“星云赏”(两次长篇获奖,五次短篇获奖),也说明了其不俗的实力。
* 作者野尻抱介(照片由作者本人提供)
另外,《太阳篡夺者》还是一篇罕见的两度获得“星云赏”的小说——这部作品最初是一部短篇,在2000年获得第31届“星云赏”最佳短篇小说奖后扩写为长篇,紧接着又获得了第34届“星云赏”最佳长篇小说奖。说《太阳簒夺者》是“星云赏”收割机也不为过吧!
正如《三体》中包含了许多惊艳又硬核的科幻点子一样,《太阳篡夺者》同样也让人全程震撼不已。你本来以为“圆环”就是书中最核心的点子了,没想到后面还有更让人惊异的展开……
是谁建造了圆环?
它是由什么材料构成的?为什么能薄如丝绸?
太阳被篡夺后,人类该怎么办?
读完这本书你会切切实实地感觉到,说它堪称“日本《三体》”,一点也不夸张。
总之,《太阳篡夺者》是一部非常值得一读的“日式太空歌剧风格硬科幻”。之所以用这么长的一个词来形容这本书,是因为它可以很好地满足各类读者——无论你是日系科幻粉丝还是太空歌剧爱好者,又或者是硬科幻拥趸,这本书都绝不会让你失望。
最热文章
【榕哥烙科】第537期:进化的速溶咖啡,如何越来越醇?
“瓷韵中秋,科技添彩”——2024年中国科技馆陶瓷主题中秋专场活动
守时大神——空间冷原子钟
《爆款好人》:网红是如何吸引眼球的?
【榕哥烙科】第541期:想要一口好牙,只靠刷牙可不行
中国科学技术馆2024年体验官招募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