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可以创作反映自己个性和情绪的艺术作品。近日,有科学家对日本多摩动物园(Tama Zoological Park)的5只雌性猩猩所绘制的数百幅画作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在《动物》杂志上描述了猿类的创作,并指出一些猩猩的绘画风格随着季节而变化,这可能反映了它们心态或情绪的波动。
这5只猩猩拿到了绘画材料,这让它们的日常生活更丰富,它们在2006年至2016年期间共同创作了近1500幅画。当中绝大部分的画作是由一只名为莫莉(Molly)的猩猩创作,与它同伴们的绘画相比,它的创作以其复杂性而引人注目。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者分析了790幅猩猩的画作,还对莫莉的656幅作品进行了单独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这5只猩猩的绘画行为不是随机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可能反映了绘画风格、心态和动机的差异。
从每只猩猩使用的颜色、它们选择绘制的形状和它们覆盖画布的空间量中可以看出每一只独特的艺术偏好。例如,莫莉的画比其它动物的画包含更少的对比度,因为它将蜡笔更轻地压在画布上。
比较这5只猩猩艺术家,研究人员发现莫莉的画是最复杂的(比其它猩猩的画更丰富,使用了更多的形状和颜色),其次是由纪(Yuki)绘制的。它还通过简单但带有强烈标记的图画(即使用一种颜色,用力按压蜡笔)展示了这种差异。
有趣的是,研究者还注意到莫莉的艺术作品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在春天,它倾向于使用紫色作为主色,而在夏季和冬季,绿色变得更加突出。与此同时,红色是为另一只猩猩分娩时拍摄的照片而保留的。
与它的冬季画作相比,莫莉的夏季作品往往包含更多的“循环”,研究人员说,这可能是一种暗示,因为天气和更多游客的存在,心情很好。
总的来说,猩猩在画布上填充了三个基本图案,研究者将其描述为环、圆圈和“扇形图案”。在其它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包括黑猩猩)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的绘画风格,而人类儿童也倾向于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使用这些结构。
研究人员表示,由此可见,黑猩猩、人类儿童和猩猩的绘画有很多共同点。这项研究可能为人类绘画的创作提供了一些线索。
题为I Wanna Draw Like You: Inter- and Intra-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Orang-Utan Drawings的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动物》杂志上。
最热文章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
《静音》是一部 Netflix 电影。尽管 Netflix 过去一年在原创电影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但是《静音》仍让人颇为期待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坏机器人制片公司最新的一部电影名为《霸主》(overlord),背景设置在二战时期,很可能是一部在半遮半掩中秘密制作的科洛弗电影系列。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