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科学(2011年10月3日)——维也纳野生动物生态研究所兽医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亚洲象为何能忍受炎热的白天气温的原因。
当大象在漫步的时候,温度在不断地上升。自然环境下大象在白天的平均气温在30-35摄氏度之间。大象们不用出汗或喘气的方式来降温。专家们一直怀疑,大象可能和骆驼或其他沙漠里的哺乳动物有着类似的蓄热机制。维也纳兽医大学野生动物生态研究所(FIWI)的科学家们现在已经证明,亚洲象在比较凉爽的夜晚来大幅降低体温,从而适应白天的高温。以此形成一个热储备,这个热储备可以让它们储存热量,并且在白天温度上升的时候可以防止热应力。这一发现很有趣,因为它提出了一种哺乳动物蓄热比以前所认为的更为普遍的可能性。
异温性是一种自适应机制,这种机制使得体温波动从而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使得在夜晚的时候降低,而在白天的时候则缓慢增加。FIWI研究人员调查大象是如何使用这种异温性机制的。他们在泰国将小型遥测设备通过食物喂给一群圈养的大象,同时在慕尼黑赫拉布鲁恩动物园测定对照组动物胃肠道的温度。这个遥测系统是在野生动物生态研究所研制成功,可以连续记录温度。数据的统计分析证实了科学家们的期望:整体平均体温类似,但是平均温度的波动上泰国大象是德国大象的两倍多。泰国大象有着较高的最高温度和较低的最低温度。事实上,泰国大象的体温在夜晚通常会远低于正常的平均值。这意味着,泰国大象比德国同类有着更大的热储备。
动物生理学专家以及这项研究合作者Thomas Ruf对这个新成果感到很兴奋。“异温性作为一种体温调节机制广泛存在于沙漠动物,如骆驼,羚羊和小啮齿类动物,但是这样研究的发现是非沙漠哺乳动物。我们的发现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可能性,那就是异温性可能比以前所认为的更广泛地存在于哺乳动物。”未来肯定会是一个研究调查的有趣话题,并且FIWI发明的温度传感器将会很有用。
【本文由茜草咖啡独家授权中国数字科技馆使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商业或非商业使用请联系中国数字科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