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  >  环球科学  >  环球科学<国外译文>

从鼻子中获得电:工程师们从人类呼吸中获取能量

来源:

科学日报(2011108日)——那种通过按一个按钮就能够点燃你的燃气烧烤炉的压电效应也可以通过你的身体,通过鼻子的呼吸产生。

在杂志《能源与环境科学》(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的九月刊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教授Xudong Wang,博士后研究员Chengliang Sun,以及研究生Jian Shi,创造了一种塑料的微型带,当低速气流,如人的呼吸通过时,它会产生震动。

在某些材料中,如王教授的团队所使用的聚偏氟乙烯氟(PVDF),电流会累积以对实际的机械压力作出反应。这被称为压电效应。研究员们设计了PVDF来从呼吸中获得充足的能量,使小型电力设备得以运作。

“本质上,我们是在从生物系统中获得机械能。典型的正常人类呼吸的气流速度是低于每秒钟两米的,”王教授说,“经过计算,我们将材料制作地足够细,微小的震动就可以产生微瓦的电能,被植入脸部的一些传感器或其它设备所利用。”

研究员们利用纳米技术和微电子来发展能够检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或能为起搏器充电使其不用更换电池的生物医学设备。供应这些小设备只需要很少的能量供应。一些被浪费掉的能量,如血液流动,动作,温度,或这里所说的呼吸,都可以提供持续的能量。

王教授的团队使用离子蚀刻工序来仔细地细化材料,来保留其压电的性质。通过改良,他相信材料的厚度是可以被控制到亚微粒水平的。由于PVDF是生物适合,不会引起排斥的,他认为技术的发展描绘了一项有意义的前景,就是可以创造出可用的微型设备来从人类的呼吸中获取能量。

【本文由小影独家授权中国数字科技馆使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商业或非商业使用请联系中国数字科技馆】
本文来自: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分享到:
©2011-2025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111009_464584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