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90901_923579_taonews.html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开博时间:2017-03-22 17:15:00

特别策划、询诊热线、名医谈病、专家评药、选药指南、专家门诊、医药新知、养生之道

文章数
分享到:

脾胃病大师:一日六餐养出好身体

2019-09-01 21:46:00

  身穿洁净的白大褂,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笑容可掬,声音爽朗。这是记者在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见到第三届国医大师杨春波时的印象。采访前,他正在接诊一位患者,仔细把脉、耐心询问情况后,杨春波边写病历边叮嘱:“忌辛辣,少吃凉性食物,绝不能吃夜宵,服药3个星期就能调理好。”今年83岁的杨春波仍每周坐诊3天。趁着休息空当,这位脾胃病大师介绍了自己的治病方和养生保健心得。

  清湿热:一粥一饮调理脾胃

  作为中医治疗脾胃病的泰斗,杨春波提出“大脾胃”概念,并在全国率先开展脾胃湿热证的现代科学研究,提出了脾胃湿热证的辨证标准,被全国脾胃病专业委员会采纳。在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从全国各地来找杨春波问诊的病人络绎不绝。

  对于老年人的饮食,杨春波建议不饿即为饱,“要饮食多样,营养丰富,少吃反季节蔬果,酸、冷、硬、辣的要少吃”。

  针对脾胃湿热患者,杨春波还给出了独家治病方清化饮和食疗方薏米芡实红枣粥。

  清化饮组成为茵陈10克、白扁豆12克、黄连3克、厚朴6克、佩兰9克、薏苡仁15克,以上几味药为主,用量可根据病情适当加减甘露消毒丹、二妙丸、黄芩滑石汤。不过此方最好由医生根据个人病情酌情开出。

  如果只是湿气重,用薏米粥即可,选用上好的薏米和大米1∶1调配;如果脾虚,再加点芡实和红枣,搭配在一起,既可调理脾胃又能养生。健体魄:独创如厕操提升精气神虽已83岁,但杨春波身康体健,精神矍铄,不仅脸上没有老年斑,走起路来更像一阵风,而这与杨春波多年坚持的养生习惯分不开。

  每天起床前,杨春波会躺着摩腹50下,促进排便;起床后,空腹喝300毫升温开水,水中加入西洋参+珍珠粉+田三七(1∶1∶1)的药粉1克,然后上厕所。利用如厕时间,杨春波会做穴位按摩:擦脸70下,按摩睛明穴、迎香穴、耳朵、风池穴、足三里各30下,提升精气神。

  如果没门诊,杨春波早晨会去公园散步,做套养生操。针对长期伏案及写字手抖的特性,杨春波的养生操包括头部运动、抖手、交叉挥手、甩手、弯腰、抖身等动作各数十下,10分钟以内完成。杨春波表示,“养生操讲究随心所欲,根据自己生活特点和工作性质加入动作,效果更佳。”如果上午坐诊,下午5点半杨春波会绕着操场走3000步。每周六上午,杨春波还会爬上鼓山(福建著名风景区)呼吸新鲜空气。

  控饮食:少食多餐从不吃夜宵

  作为脾胃病专家,杨春波的饮食起居也很规律,尤其时间观念极强,他的弟子们甚至打趣:“老师什么时候上厕所都有规定。”

  杨春波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晚上10点半睡觉,中午午休1小时。早晨7点准时吃早餐,豆浆加4个花卷,有时是用蛋花汤代替豆浆;12点半到1点半吃午饭,上班就在单位食堂吃,基本上是“2两米饭+1份鱼或肉+1碗汤+1小盘青菜”。杨春波爱吃当季新鲜蔬果,爱吃鱼,鲈鱼、桂花鱼、龙胆鱼都是他的最爱。晚上6点到6点半,吃小米粥或面食。而夜宵,杨春波从来不吃。

  杨春波提倡少吃多餐。除了正餐,他在家里和办公室会常备苏打饼干和脱脂奶粉。早晨锻炼前,杨春波会吃两片苏打饼,喝杯脱脂牛奶(约100毫升);由于常坐诊到1点,10点钟时,他会重复一次“套餐”;下午4点,这个“套餐”会再重复一次。杨春波解释:“吃几片苏打饼,是为了不处于空腹状态。这习惯我坚持了十几年,有时去外地开会,我都会带着苏打饼。”

  杨春波有家族糖尿病,平日里他很注意糖的摄入。和学生吃饭时,每次上了点心,杨春波总会先问问学生甜不甜,如果不甜,杨春波才会吃一块。

  兴趣:悬壶济世也爱生活

  杨春波兴趣爱好广泛。早年,杨春波喜欢拉二胡,工作之余拉一曲,是他的放松方式。年轻时,杨春波还喜欢集火柴盒。每到一个地方,杨春波会捡一块当地的石头作为留念,“都是很普通的石块,中意了就写上时间和地点,记录自己的烙印”。如今这样的石头已堆满一大盆。老伴去世后,杨春波规定子女每周六晚上必须带上孙辈,在自己家中聚餐。

  他说:学生论文至少改3次在弟子骆云丰眼中,杨春波对待学术尤为较真,到目前仍坚持亲手写病历,学生的每篇文章或论文至少要修改3次。最让他佩服的是杨春波的医德,“老师是家传医学,祖训就是不能卖假药,老师也教导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位病人。他曾说,我死后,你们能在我的悼词上写着:杨春波为中医脾胃事业兢兢业业奉献了一辈子,那就足够了。”

本文来自《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上一篇:夏季高血压茶饮推荐
下一篇:桃子和西瓜一起吃有剧毒?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