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家庭医生》创刊于1983年,由中山大学主办,是一本面向大众的健康科普类读物,始终以“科学普及、健康教育”为宗旨,从1986年至今,连续30年月发行量超过百万,在民众和行业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巨大的影响力。

文章数
分享到:

咽炎反复20年,病根竟在胃

2022-02-21 11:24:00

  看病案

  43岁的李女士咽喉不适已有20多年了。

  总觉得有痰卡在咽喉里,吐不出来也吞不下去,还时常会声音嘶哑。

  李女士以为,自己得的是慢性咽炎,吃了不少抗生素、清热祛火的药,却不见好转。

  最近,症状越来越严重,还出现喉咙干痛,严重时说话都困难,她赶紧到大医院求诊。

  在问诊时,李女士透露,她的肠胃也一直都不太好,常会反酸、烧心。

  听到这一点,郅敏教授敏锐地感觉到,李女士的咽炎,跟她的胃病脱不了干系。

  果不其然,经检查,李女士被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导致的反流性咽喉炎。

治好胃病,咽炎才会好

  治好胃病,咽炎才会好

  咽喉不舒服,问题怎么会在胃部呢?

  郅敏教授介绍,所谓胃食管反流病,主要症状就是胃里面的食物残渣、胃酸、消化酶等内容物,顺着食管上涌。咽喉是食管的“邻居”,难免被波及。

  胃酸具有腐蚀性,会对咽喉造成刺激,引起异物感、咳嗽、声音嘶哑等不适。严重的还可能刺激气管,导致哮喘。

  像李女士那样,单纯把它当咽炎,吃治咽炎药,治标不治本,所以咽炎反复发作。

  “对于反流性咽喉炎,核心还是积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郅敏教授说。

  临床上对于胃食管反流病,多采用药物治疗。大部分患者在1~2个月的药物治疗后,都会明显好转。此外,患者还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否则容易旧病复发。

  胃食管反流病,是“大城市病”

  别以为李女士的案例很少见。在我国,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并不低。

  根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的一项统计,我国胃食管反流患病率达到5.77%。在大城市如北京,发病率甚至接近10%。就是说,每10个北京人里,就有1人得这个病。

  好端端的,胃里的东西为啥会反流?城里人为何特别容易中招?

  跟都市人常喝酒应酬、喝浓咖啡浓茶提神、吸烟等坏习惯都有关系。

  郅敏教授介绍,在食管和胃的连接处,有一块重要的肌肉,叫食管下括约肌。如果把胃比作口袋,这块肌肉就是扎袋口的皮筋。

  它非常智能,我们吃东西时会自动打开,让食物顺利滑入胃中;进食结束后它就会收紧,防止胃里的食物溢出来。

  如果食管下括约肌出现功能障碍,无法扎紧胃的“袋口”,胃内容物自然便容易“流出来”。

  酒精、浓茶、咖啡以及烟草,都容易削弱食管下括约肌功能,从而导致胃食管反流病。

  肥胖的人,也很容易因为腹内压增高,诱发胃食管反流病。

  此外,经常压力大、精神紧张也是诱发该病的原因。

饭后老这样,很可能中招了

  饭后老这样,很可能中招了

  如果有以下表现,就有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要尽快去看消化内科。

  ●饭后1小时,出现反酸、烧心,频率大于2次/天,持续时间也较长。

  ●躺着、弯腰时,反酸烧心更明显,持续时间长,还伴随胸痛、背痛等症状。

  如果出现反酸烧心的频率不高,只持续几十秒,则多是生理性的反流,不用担心。

  不早点治,耳、鼻、牙都受害

  郅敏教授指出,得了胃食管反流病,应及早治疗。尤其是出现反流性咽喉炎的,治疗更刻不容缓。

  如果咽喉长期被胃酸等侵蚀,会导致炎症加重,甚至引发其他并发症,如分泌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等。

  要知道,我们的耳朵、鼻子与咽喉都是“相通”的,很容易被“殃及池鱼”。

  胃反流物的侵蚀,还会让气道及周围软组织水肿,造成呼吸不畅,导致鼾症。如果继续任其发展,最严重的可能会引发喉癌、食管癌。

  胃内容物如果反流到嘴里,还会腐蚀牙齿,造成龋齿。

  得病后,要戒烟酒、浓茶、咖啡、碳酸饮料

  √多摄入蛋白质、膳食纤维,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切忌饭后立即平躺。

  √戒烟酒及可乐等碳酸饮料,少喝浓茶、咖啡,尽量不要吃高脂肪食物(如肥肉、巧克力)和过酸、过甜、过辣的刺激性食物。

  √睡前4小时内不宜进食,必要时抬高床头10~20厘米,或采取左侧卧位。

  √避免长时间穿紧身裤和系腰带,避免反复弯腰等,为腹部“减压”。如果是肥胖人群,要积极减肥。

  √硝酸甘油、钙通道阻滞剂、抗胆碱能药等药物,会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延迟胃排空,要慎用。

  √劳逸结合,保持情绪平和,避免精神刺激。

本文来自《家庭医生》

上一篇:自种蘑菇,并非更安全
下一篇:养鸟当宠物,小心染上“鹦鹉热”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