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81015_882182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家庭医药》

《家庭医药》

开博时间:2016-11-21 21:26:00

独创药理学家和名医办刊新模式,荟萃医学名家,集纳药理精华,指导家庭如何对症选药,科学用药;告诉读者什么情况下可以自我诊治,如何诊治;什么情况下必须就医,如何在家中配合医生治疗。普及生理、心理、生育及性保健知识,讲述与身心健康有关的感人故事。

文章数
分享到:

血小板减少也有“假的”

2018-10-15 21:54:00

  血常规检测是大家最熟悉的临床常用检测项目。由于血常规检测使用的抗凝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不影响血细胞的形态,所以被国际血液标准委员会(ICSH)推荐作为血细胞分析仪首选的抗凝剂。目前,医院普遍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 静脉采血2 毫升,置于EDTA抗凝的真空管中,结果立等可取,较以前的末梢血、手计数更快速、简便和智能。

  少数人的血接触EDTA会凝聚

  但有0.07%~0.20%的少数人,其血液与EDTA接触后,大约十几秒血小板就会发生聚集。当把装有这种血液标本的EDTA抗凝管,放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上检测时,分析仪就会错误地把这些发生凝集的“大个子”(其实就是聚在一起的血小板)排除在血小板之外,从而出现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随着这一标本存放时间的延长,所检测出的血小板计数可能会更低。另外,由于聚集的血小板在体积上与白细胞相近,还可能会被血液分析仪误当成白细胞计数,造成白细胞计数的假性增高。这种现象被称之为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也就是说,这种人的血小板并不是真的少了,只是接触EDTA后发生了凝聚。李阿姨就是这种情况。

  多因素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

  “EDTA”不是唯一的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因素,其他引起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的原因还有以下几种:

  1.采血不顺畅或者反复抽血。血液标本有时会因此产生凝集,明显凝集容易被发现,微小凝集不容易被发现,可能导致血小板检测值降低。

  2.抗凝管中注入的血容量过大,超过抗凝剂的能力,标本可能会有凝集。

  3.大血小板的影响。正常人存在一定数量的大血小板。在病理情况下,大血小板会更多地增加。由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是按照细胞大小进行血细胞计数的,体积偏大的血小板有可能被误认为是红细胞或者白细胞,而纳入红细脃或者白细胞计数,使血小板计数结果降低。

  4.某些药物的影响。如长期服用氢氯噻嗪可引起药源性血小板计数减少、停药后一段时间可恢复正常。

  5.血小板黏附在白细胞周围,形成“血小板卫星现象”,导致血小板计数假性降低。

  6.冷凝集素导致血小板减少。目前,各大医院检验科都有空调等保暖设施,冷凝集现象不太常见。

  7.标本放置时间过长。

  判断真假,须知6点

  那么,我们如何得知血小板减少的真假呢?判断血小板减少是不是假的,须知以下6点——

  1.有没有相对应的出血倾向:血小板假性减少的患者,无血小板减少相对应的出血倾向,局部采血后不易出血,且抽血后皮肤不出现紫癜和淤斑。

  2.仪器与手工计数相差悬殊,血小板假性减少的患者末梢血涂片瑞氏柒色镜检,发现血小板有凝集现象,在血片尾部有大小不等的多处血小板聚集。

  3.肿瘤、自身病、肺心病、晚期孕妇、肝病、毒血症及一些不明原因疾病的患者,常存在血小板假性减少,是疾病一种伴随现象,出现于疾病开始或治疗过程中,随着疾病好转而消失。另外,胆固醇高或患有血脂异常的患者血小板聚集性增高,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由于血管内皮易损,致血小板不容易解散,也可造成血小板减少。

  4.采血过程不顺利、多次穿刺、采血带绑扎时间过长等,均可引起组织凝血因子混入血液标本中,产生肉眼看不见的小凝块而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采血后混匀不及时、混匀不充分导致抗凝不充分而引起血小板聚集。

  5.检验科应用EDTA盐作为抗凝剂,可使血小板互相聚集、堆积,致使仪器不能确认血小板而使血小板计数偏低。其原因与血小板表面存在着隐匿性抗原有关,此抗原与血浆中存在的抗血小板抗体和/或抗心磷脂抗体等自身抗体相结合,从而导致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聚集成团。

  6.测量血小板的仪器也可能出现误差,如地线接触不良、电信号线的插头与插座接触和导电性能较差、仪器阈值的设置不当都可能影响血小板计数。

  假性减少不需要治疗

  既然是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说明并不是生理性或者病理性的血小板减少,是不需要治疗的。只是,如果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未被及早及时分辨,可能会给临床工作及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如延误手术、增加不必要的辅助检查、增加患者的痛苦与经济负担等。在临床上,我们碰到过有患者手术前检查发现血小板减少,因急于手术而没有明确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就给予升血小板药物治疗,结果不仅白用了那些药物,还延误了手术时机。

本文来自《家庭医药》

上一篇:晕厥病因多,警惕心源性
下一篇:别被腹痛“忽悠”了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