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20329_323119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心理与健康》

《心理与健康》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帮你了解心理知识,浏览心理世界,拨开心理迷雾,树立心理淤积,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

文章数
分享到:

止痛有“心药”,你发现了吗?

2012-03-29 10:10:35

/马辛

传统观念认为,疼痛总与损伤联系在一起,身体遭遇了多大的损伤就会有多大程度的疼痛。但大量的临床观察及心理学证据表明:痛觉与刺激强度之间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痛觉的质和量,除与感觉传入有关以外,还与许多心理学变量相关联,同时也掺杂了社会因素。

比如,有研究者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两组人的痛觉现象进行了比较。一组是在战场受伤的士兵,另一组是意外受伤而接受外科手术的普通市民,两组人群的身体受损程度近似,具有可比性。结果发现,80%的市民要求用镇痛药缓解疼痛,而有此要求的士兵仅有25%。研究者把这种明显的差异归因于对损伤认知评价的不同。

根据国际疼痛研究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分类学会提供的标准,急性疼痛是指持续的时间不超过三个月的疼痛,常见的有头痛、牙痛和手术导致的疼痛,随着创伤的痊愈,疼痛也就消失了。而慢性疼痛是指持续时间超过了三个月的疼痛,包括创伤愈合后依然持续的疼痛。

区分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的价值在于,病人有不同的生理心理特征。急性疼痛以生理反应为主,通常在采用生理学和医学的干预手段后,比较容易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但慢性疼痛则不然,慢性疼痛由于症状迁延,预后不明朗,不仅导致病人生理上的痛苦,而且可能引起其持续的心理冲突和烦恼。因此,许多疼痛研究者认为,治疗慢性难治性良性疼痛,应对病人同时进行心理干预或抗焦虑抗抑郁治疗。

 

认知与疼痛

 

疼痛的产生与一个人对疼痛原因的认识和评价密切相关。

前面已经提到,对于士兵来说,在服役期间受伤,意味着拿到了一张离开战场并重返都市生活的通行证;而对于因意外受伤而接受外科手术的普通百姓来说,受伤是一场灾难,疼痛自然严重。

这意味着,人们对环境的认识,对创伤意义的认识和期望会影响自身的疼痛耐受性。也就是说,如何理解生活的意义,如何看待生命、疾病和死亡,以及有什么样的自我期待等,所有这一切对病人的病程和康复水平均有影响。这种观点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

 

情绪与疼痛

 

情感上的痛苦不仅是疼痛的一个组成方面,也许还是疼痛的结果或导致疼痛的原因之一。

与疼痛相关的一个重要情绪反应是抑郁。几乎所有的疼痛病人都曾经出现过抑郁。焦虑多与急性疼痛相关,而抑郁则主要与慢性疼痛相关。虽然疼痛与抑郁之间存在相关性已经得到公认,但人们对这一关系的性质仍然不甚明了。疾病的临床学表明,在抑郁症病人的植物性症状和躯体症状中,疼痛是仅次于失眠的第二大症状,50%以上的抑郁症病人有包括头面部痛、颈背部痛、胸腹痛、盆腔痛以及四肢痛等主诉。某些病人,疼痛表现得尤为突出,甚至掩盖了其他症状,导致诊断延误达数月乃至数年。

另一方面,抑郁是慢性痛常见的伴随症状。一项临床调查表明,在300个慢性疼痛病人当中,87%的人患有抑郁。慢性疼痛伴抑郁症的高发率证实了抑郁在疼痛中的重要角色。抑郁能够加重疼痛,同时还会降低针对疼痛的治疗效果,因此,疼痛和抑郁共同决定了疾病的病程和转归(包括躯体损伤和残障程度)

焦虑多发生在急性疼痛时。焦虑情绪体验能加重疼痛,表现为“疼痛—焦虑—紧张”的恶性循环,人们无法区别有害刺激和无害刺激,并对疼痛更加敏感。骨骼肌肉系统的疾病中,经常会出现肌肉疼痛引起焦虑,焦虑反过来又在疼痛部位导致长期的肌痉挛、血管收缩、局部缺血和释放致痛物质。

 

注意力与疼痛

 

对疼痛的感觉与人的注意力密切相关。

临床研究表明,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在受损的器官或组织上,则疼痛就会更加剧烈,而增强后的剧痛又进一步使人的注意力集中在疼痛部位上,如此形成恶性循环。相反,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就能减轻疼痛。比如,战场上拼杀的士兵、拳击比赛时运动员在受伤的时候,因其注意力集中在拼杀或比赛胜负上,可能完全感觉不到自己的伤情或疼痛。只有战斗或比赛结束,看到出血的伤口时,当事人才会感到剧烈的疼痛。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缓解疼痛。

 

人格因素与疼痛

 

人格特征是受先天和后天共同影响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趋于稳定,人们最终形成了对世界特有的理解、认识和行为方式。

人格影响一个人对疼痛的反应态度。研究证实,外向性格的人对疼痛的耐受性比内向的人高;自尊心强的人常表现出较强的疼痛耐受性;具有疑病、敏感、抑郁、癔病性人格特征的人对疼痛很敏感;用安慰剂无止痛效果的人,性格较为孤僻和死板。

 

心理干预对疼痛治疗有效

 

目前,临床上控制疼痛的方法大体有四种:手术、药物、生理学干预和心理学干预。其中,心理学方法对前三种方法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对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疼痛,心理治疗虽然不是治本措施,但可以减轻和缓解疼痛症状,减少镇痛药物的用量,减轻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慢性疼痛病人的生活质量。

疼痛心理干预的基本目标是:帮助病人了解缓解疼痛的途径和方法,学习调控疼痛的技巧,减轻疼痛带来的痛苦,减少用药剂量,提高慢性疼痛病人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恢复病人的日常功能,使他们重新从日常活动中获得满足和愉悦。

一般来说,治疗疼痛的常用心理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认知行为疗法

分开来说,认知疗法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变病人对自身疼痛的负面认识,增强其自信和自我控制感;而行为疗法的依据是: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因此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方法来消退、抑制、改变和替代原来的不良行为。认知行为疗法是将两者结合,重点在于改变病人的信仰、期望和应对能力。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帮助病人及家属了解可能加剧疼痛的环境因素,并且指导他们改变这些因素(如调节生活方式,包括饮食、睡眠和运动)。医生可以告诉病人一些特殊的认知方式,包括注意和分散注意、引导想象、自我催眠等,作为对药理学方法的补充。现已证实,这种方法对多种类型的急、慢性疼痛,包括术后痛、腰背痛、风湿性关节炎痛、肌纤维痛、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癌症痛、坐骨神经痛、颞下颌关节痛、头痛等,都有显著疗效。

● 支持心理疗法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不用去分析病人的潜意识,而是通过劝导、启发、鼓励、支持、同情、说服、消除疑虑、保证等方式,来帮助和指导病人分析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使其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和优势,应对各种困难和心理压力。这种疗法的特点在于,它将病人从单纯、机械地理解自身困境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为康复中活跃的角色。

● 操作行为疗法

这种疗法的目标在于移除疼痛行为的强化因素,并且提供对好的行为的奖赏。在治疗早期,要求病人、配偶及家庭成员忽视疼痛行为,这些行为包括刚一疼痛就开始抱怨、开始卧床休息等,并且用言语夸奖或者病人喜欢的方式进行奖赏,比如病人坚持在床下走动,家属就满足其一个愿望等。

● 催眠疗法

经过催眠治疗,多数病人可以从疼痛及伴随疼痛的不愉快感中解脱出来,并产生舒适感。

术后痛、烧伤痛、牙科痛、分娩痛及其他医疗操作造成的急性疼痛都可以通过催眠干预得到缓解,另外,在慢性疼痛综合征中也可以使用催眠疗法。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癌症痛的临床治疗中,治疗师需要了解癌症痛最显著的特征在于疼痛对病人的意义。癌症痛源于病人对疾病的焦虑和恐惧,它威胁到病人的安全感。因此,减轻癌症痛需要以病人自身的痛觉为中心来实施催眠暗示,同时治疗其他的伴随症状。

另外,头痛常常比其他部位的疼痛更加令人难以忍受,因为它对于清醒和自我感知是非常重要的。至于时间的选择,在头痛没有发作的时候进行治疗比较好,因为病人在症状发作期间痛苦难耐,根本无法承受催眠治疗。

● 眼动脱敏和再加工治疗

它属于行为治疗中暴露疗法的一种形式,也是最新的治疗方法,是对疼痛心理治疗的全套方法的补充。它可以促使病人的消极想法和负性情绪快速而稳固地缓解,也能够改变疼痛的强度,改变对痛觉记忆的方式。

● 放松训练

这是一种类似气功的自我控制疗法。治疗时,病人通常仰卧,全身放松,用意念来感受手部的发热感和因全身肌肉松弛而产生的肢体沉重感。

放松治疗一般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按摩等方式,让疼痛部位的肌肉放松,这时,病人的疼痛会有所减轻。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训练后就可进入第二阶段,让病人自我引导类似放松状态的出现,即人为地引发此状态,病人便可以对疼痛进行自我控制。这种方法对由头颈部肌肉痉挛引起的紧张性头痛,以及由头部血管扩张引起的偏头痛有较好的疗效。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界对疼痛的心理学治疗越来越重视。西方国家的许多研究描述了心理学手段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而我国的疼痛心理治疗则刚刚起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作为研究者,需要提供科学依据来支持和验证当前的心理学治疗手段的有效性;作为医务工作者,则需要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更多地关注疼痛病人的心理问题,加强疼痛心理治疗的学习;而对于大众来说,了解控制疼痛的各种方法,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积极寻求、配合心理治疗,双管齐下便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提高病人乃至全家人的生活质量。


马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安定医院院长,首都医科大学精神病学系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上一篇:如何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
下一篇:职场新人,如何处理同事关系?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