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20928_323128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心理与健康》

《心理与健康》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帮你了解心理知识,浏览心理世界,拨开心理迷雾,树立心理淤积,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

文章数
分享到:

帮助精神病人回归社会

2012-09-28 21:14:46


只要精神病人不胡言乱语、不打不闹就算治愈了吗?当然不是,病人的社会功能并没有得到恢复,他们仍然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精神康复——也是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精神康复——精神病人回归社会之路

/王诚 北京市海淀精神卫生防治院

对于精神疾病患者来说,治病不仅是治疗症状,因为急性期治疗是短暂的,而精神康复却是要持续终身的。精神康复不仅能降低复发率,还能解决许多社会问题。在康复期,患者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难以回归社会—缺乏生活自理能力,难以实现自身价值,受周围人的歧视,经常出现心理落差……

国际上,倡导缩短精神疾病治疗时间,将传统封闭式管理变为开放式,让病人尽早回归社会。举个例子:在意大利,一个精神分裂症病人首先在公立医院的精神科病房接受封闭治疗,一般15天后再到社区继续治疗。社区有精神科大夫、志愿者为患者服务,他们负责评估病情,督促病人服药,组织座谈会,开展兴趣小组、职业技能培训等等。那里的志愿者有高校学生,还有病人家属,或者是康复得很好的病人。他们在经过培训后,伴随大夫一起工作,通过经验和爱心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患者。这就是“小病房,大社区”的理念,目的就是让病人更多地接触社会,为他们回归正常社会生活打基础。

现在,我国的精神疾病康复工作也在为病人尽快回归社会而创造条件,能为病人提供康复服务的机构有以下这些:

社区康复站

社区康复站是精神卫生防治院和社区的卫生中心联手建立的精神卫生社区园地,这里有专家门诊、免费服药、心理健康讲座、多种兴趣活动小组和多种职业技能训练所组成的康复活动,亦有各种服务设施。

社区居住康复

由于许多长期住院患者没有子女陪伴,父母年纪大,在没有家人照料的情况下,他们可以集体住宿。这里是一个“家”——由工作人员照料,患者在“家”中分担着不同的工作,例如洗车房、超市、卫生产品加工等,这是职业训练内容。在这里,一部分患者外出工作,另一部分患者则留在家中料理日常生活。每周,工作人员会组织召开“家庭”会议,讨论总结一周的工作生活情况,并且各种工作角色定期轮换,从事劳动而获得的收入医院全部发放给患者,由患者自行支配。

医院内的康复活动

有传统的音乐治疗、绘画、手工小组,还有对病人进行社会功能和生活技能的训练,如小卖部、洗衣房、家禽养殖场、厨艺技能操作室等场所。此外,患者在住院期间仍能参与职业技能康复训练,例如消毒纸巾加工、一次性卫生用品的生产、手工艺品的制作等。按照劳动量,医院会适时发放劳动报酬作为鼓励,同时,职业康复训练的开展也是为患者出院以后进入社区打基础,实现社区、医院一体化服务。

康复活动开展后,在社区的患者服药合作度普遍提高,康复活动的开展解除了家属的后顾之忧。由于这些辖区内的康复机构没有偏见和歧视,病人接触社会的机会增多,生活技能提高了,不少病人还被安排了工作,他们的病耻感也大大降低。社区每年送诊住院病人明显减少,例如,2009年全年社区送往医院的住院病人80余人;2011年,由社区送往医院的住院病人明显减少。

 

超越疾病——带着症状去生活、去工作、去爱

/房金涛

作为精神科医生,我们除了要“救死扶伤”,还要提供人文关怀。对住院病人,予以个别心理治疗、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解开他们的心结是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

18749

我曾经治疗过一个女病人,她是英语专业的研究生,工作几年之后不幸患了精神分裂症。尽管经过治疗她的情况已经平稳了,可是出院后,原本乐观开朗又非常优秀的女孩子变得悲观、不自信。没了工作,失去了男朋友,加上服药带来的副作用,使她无法适应现实生活。于是,她擅自停了药,结果病情复发后再次住院。在医院里,她觉得生活已没有希望,对各种康复活动也提不起兴趣。通过几次个别心理治疗,我告诉她,要转变对自己的定位,做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并建议她参加厨艺小组,因为厨艺很能发挥女性的专长。她接受了我的建议,随着康复治疗的深入,她的心态也逐渐变得积极起来了,后来还在医院教其他病人学习英语。现在,她已重返工作岗位,并且在社区做精神卫生志愿者。每当有对外交流活动,她都来做全程翻译。现在,她感觉到非常充实、很有成就感。正是因为调整了心态,对自身的要求改变了,才能重新面对生活。

像这样患病后无法融入社会的病人很多,自信心的缺乏及自卑感的存在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很可能会对病人以后的生活造成长期而不良的影响。因此,社区康复是相当重要的。

家是心灵的港湾,家庭的支持对精神疾病康复起着重要作用,能减少复发或做到不复发。由于精神疾病给病人带来不同方面的缺损,家人在照料的过程中,不仅要付出精力、耐心,还要经受疾病反复发作的痛苦折磨。如何科学有效地照顾精神病人,让他们康复得更好呢?我有这样几点体会:

1督促病人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平时注意观察病人,多与大夫沟通,及时防范。

2从态度上,家属要宽容病人。许多患者多次复发住院,并且常伴有过激行为,病情的反复让家属失望。康复过程是漫长艰辛的,病人常有犹豫、退缩的表现,耐心地引导和帮助是必要的,不可简单粗暴地指责他们。如果家人对病人过于苛求,就容易强化病态,宽容的环境才能让他们逐步改善。

3鼓励病人,帮助他们建立自信。精神病人病后存在情感淡漠、行为退缩、依赖性强等特点。平时给病人提一些要求,如出去活动、看一本书并写读书笔记、给过去的同学打个电话等,还可以陪同他们上街购物,在他们取得进步时予以肯定,展现出积极乐观的态度,坚定他们的康复信念。

4家属要学习精神卫生知识,指导病人康复。最初可以从饮食起居训练开始,逐步到接人待物、兴趣爱好等。可以找出病人面临的问题,与其探讨,制定康复计划。目标设定不易过高,最好小而具体,并且有奖惩措施。切忌整日卧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无所事事地生活。

5鼓励病人多参加社区组织的康复活动,让病人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使认知功能得到锻练,提高病人的社交技能、社会适应能力,减少社会对他们的偏见,提高生活质量,最终更好地融入社会。

6多与社区精防医生沟通,这样,病人微小的病情波动都会被社区医生在第一时间掌握,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给予相应的心理辅导,这样可以切实做到“全程干预”,防止疾病复发。病人在康复期虽然还会存在“症状”,但他们仍然可以积极地生活、学习和工作,应该鼓励他们继续美好的人生。

 18750

病人心声——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50岁 心理卫生志愿者

我曾经患双相情感障碍7年,由于缺乏相关知识,没按时吃药,其间复发了两次,一次比一次严重。之前住院的时候我不爱说话,出院后,邻居说我看起来心事重重的,我自己也觉得高兴不起来。2009年我参加了社区精神康复活动站活动,每次活动都会有社区医生关心我鼓励我,慢慢的,我感到有病并不可怕,因为我随时可以获得医生的支持,消除心中的各种困扰。慢慢的,我有了信心,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疾病,逐渐走出了疾病的阴霾。我这个病虽然不能根治,但如果能保证终生不复发,对我来说就像治愈一样。我变得开朗起来,为了回报社会,为了回报海淀精防院对我的关心和帮助,现在我在医院做志愿者,在手工组和病人一起做手工,和病人分享自己的经历,洗衣、收拾屋子,我都能做得很好,每天做完志愿者还回到家为孩子做饭。和正常的家庭主妇相比,我一点都不差,体重也从160斤降到了120斤,并且3年没有复发,我感觉自己康复得很不错,我很有成就感。近几年因为离家近,为我做志愿者提供了便利,我还参加了社区康复服务协会,我感到社会对精神疾病越来越重视了。

家人的关爱非常重要,将病人放在医院不管不问是很不负责的,出院以后把病人封闭在家也是不负责任的。家属要了解这方面知识,正确指导患者,科学服药、生活自理、适当运动。最关键的是让患者走出家庭、融入社会,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精神病人其实可以做很多事情,也希望社会能接纳我们。

40岁 曾因家庭的变故患精神分裂症,现在医院康复治疗

在住院初期,我很不适应,感觉待在这里空虚无聊,很苦闷。后来医院成立了康复病房,病情稳定后,大夫告诉我要通过康复治疗来治愈疾病。我从最简单的串珠子做起,后来又学做中国结、钩针,现在我正在学习刺绣,我争取把这几项手艺都学会。我们这里就是一个和谐的小社会,大家一起生活的气氛很好,心情很舒畅。

得了精神疾病是不幸,如果配合治疗,通过康复恢复功能,我们还是有幸的,首先,自己要有信心,不能封闭自己;其次,要坚持科学服药;再者,良好的家庭关系对疾病有很大帮助。精神病患者往往特别善良,希望社会能多关注我们。

35岁 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

刚来医院的时候,我不爱说话,经常感到烦乱。由于身体原因,不方便外出,我也不能跟其他病友一起做运动。后来医院开展康复活动,我就在医院的阳光小店里工作,卖一些小商品,收钱、找钱。我感觉这对自己的语言功能有很大帮助,现在我经常和病友聊天,打牌。我感觉有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很重要,避免身体功能衰退。

 18751

通过这次采访,我看到患者们期望回到正常生活轨道上来的强烈愿望,愿望虽不高不远,但却足以滋润他们的心田;我看到精神卫生工作者的默默奋斗,虽不惊天动地,却关系万千家庭的幸福;我也看到这些过着普普通通日子的人们,虽常感乏味,却绝对值得珍惜。




上一篇:如何改变孩子的退缩行为
下一篇:关注团体中的“游离者”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