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80522_774701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心理与健康》

《心理与健康》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帮你了解心理知识,浏览心理世界,拨开心理迷雾,树立心理淤积,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

文章数
分享到:

锻造心理韧性:幸福生活的秘诀

2018-05-22 22:42:00

  笔者最近几年一直参与一项不良生活经历与精神障碍的关系的研究。在我们评估的人群中,不少人曾经经受过各种不幸的生活事件,如童年失去亲人、遭受虐待、遭受暴力侵犯或强奸,或者参与战争、目睹战友阵亡等。我们发现,这些不幸生活事件往往增加日后出现各种精神障碍的风险,包括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药物滥用等。但我们也发现,有许多人虽然也同样经受过诸多不幸,但他们不但没有出现精神心理问题,反而能更加成熟、更加有效地处理和应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无论在哪一种文化中,都有一些教人在逆境中奋起,在逆境中生存的格言。比如,中国古人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听到:“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车到山前必有路。”“振作起来,继续前行!”

  但事实是,并不是每一个经历过逆境的人都能够更加坚强。有人说,灾难是人生的财富,这其实不对。灾难与困境本身并不是财富,而对灾难的思考与学习,才可能使灾难变成财富。要知道,能让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那样身陷于囹圄20余年后,变为一个意志更加坚强、更为豁达、更为宽容的人毕竟是凤毛麟角,更多的人要么是在经历逆境后身心疲惫,一蹶不振;要么是逆来顺受,不再抗争。还有的人干脆破罐破摔,或如前面提到的那样出现各种精神心理障碍。

  是什么原因使得人与人在遇到困难时表现如此不同?心理学家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每个人面对困难时的心理韧性不同。

  何为心理韧性

  心理韧性(resilience)又称为心理弹性、心理适应力、心理顺应性等。一位心理学家形象地把一个人比喻成一个皮球,当我们把皮球抛到地上时,球自然就会弹跳起来。皮球中的气体愈充足,球的弹跳力就会愈强。相反,如果球中的气体不足,球的弹跳就会显得很无力,这种球的弹跳力就如同人的心理韧性。心理学家将人的心理韧性定义为在遇到困难(危险、逆境)时渡过难关,吃一堑长一智,并继续前进的能力。

  心理韧性强的人往往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的变化,因为他们往往对遇到的每一个困难都认真对待,并希望能借此锻 炼自己的能力,以适应未来更大的挑战。他们的反应方式往往是积极而非消极,具有建设性而非“驼鸟”政策。由于他们能就事论事,着眼于当前,他们往往会觉得更加自主自立。同样,当目前的困境得到解决后,他们不会再纠缠,而是向前看,着眼于未来。

  笔者小时候曾经听到有人用扁担来比喻一个人的韧性。心理韧性强的人如同一根好的扁担,承受重量时可以弯但不易折。相反,心理韧性差的人有可能表面看起来很坚强,但一旦承担的重量过大,就会骤然折断。

  童年经历与心理韧性

  大量研究发现,童年经历及父母的养育方式对心理韧性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具有良好韧性的的儿童,其童年期往往具有一个共同点,即无论物质条件的好坏,他们都拥有一个稳定且有爱心的父母或代理父母(如祖父母)。

  这种关系能够供孩子提供足够的保护与支持,缓冲外界的不良影响。好的父母不但保护、关爱孩子,还需要有意识地采取措施,帮助子锻造心理韧性,积极帮助孩子学会自主的能力,不要事事代办;充分利用或创造机会增强孩子处理事情的技巧及调控情绪的能力,多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

  什么人容易一蹶不振?

  在遇到逆境、困难时一蹶不振的人往往具有这样的特点:他们往往纠缠于眼前的问题,对未来的问题缺乏思考与准备,且常常觉得自己已经走投无路,甚至容易采取一些非建设性的方法试图逃避,如酗酒、吸毒、攻击行为等,常见的症状包括情绪低落、被动退缩、怨天尤人等。

  心理韧性与人际关系

  心理学研究发现,适应能力强的人往往在人际交往中也更加自如,即使 遇 到困难,他们也会很快调整,不会在一件事情上长期纠缠不休。相反,适应能力差的人则容易在人际交往中出现问题,且往往怨天尤人。但要注意的是,在人际交往中一味顺从、适应他人者并不一定意味着适应能力强,真正的适应能力强是指能够正视问题的存在,并设法解决问题,使得相应的人际关系健康发展。

  通过言传身教,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如何增强适应能力。心理学家发现,适应能力强的父母不仅其自身处理问题的能力强,且对子女的影响力也强,更容易担当好作为父母的角色。

  研究发现,注意教孩子一些有用的应对困难的技巧,让他们在适当的情况下使用,会大大增强孩子的自信,让他们觉得自己坚定、有力,且处事冷静、有效,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更为重要。

本文来自《心理与健康》

上一篇:别离时请温柔些
下一篇:企业EAP服务:留住员工“出走”的心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