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91221_934168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心理与健康》

《心理与健康》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帮你了解心理知识,浏览心理世界,拨开心理迷雾,树立心理淤积,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

文章数
分享到:

孩子入园有八忌

2019-12-21 15:43:00

  九月,又是一个入园季,适龄的幼儿走入了幼儿园,开始接受学前教育。是新环境就存在适应问题,对幼儿来说尤其如此,因为他们很少单独到一个新的环境,所以家长要懂得刚入园孩子的心理,只有懂了,家长才会避免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帮助他们尽快适应。那么,孩子入园了,家长哪些做法是忌讳的呢?

  忌抑制孩子的兴奋

  入园头几天,因为感觉新奇,多数孩子的内心都是兴奋的,即使是不爱说话、不善表达的孩子也不例外。回到家后,他们可能会说个不停,可能会问这问那,可能会反复说同一件事情,可能兴奋地又蹦又跳。家长千万不要嫌麻烦打击他们的热情,抑制他们的兴奋,一定要配合他们“演戏”,给他们正性的心理暗示,告诉他们幼儿园就是一个很好玩儿的地方,而且会越来越好玩儿,否则会让他们对幼儿园产生抵触心理。

  忌用老师吓唬孩子

  过了新鲜劲儿,多数孩子又会出现不愿意到幼儿园的想法,或者磨磨蹭蹭“争取”迟到,或者起床后就开始哭闹,叫着喊着不去幼儿园,更有甚者会装病,或者说谎,有些家长会说些“不去就把老师叫到家里来”“去了让老师好好管管你”“迟到了就等着罚站吧”之类的话,可是这样多数会起反作用,让孩子因惧怕老师更不愿意去幼儿园,应该对孩子说“长大了,每个人都需要去幼儿园”“你不去幼儿园,妈妈就没办法给人看病,病人会很痛苦”等,让他明白去幼儿园是不容商量的。

  忌在教室门口逗留

  有些家长心里放不下刚入园的孩子,强烈要求在教室门口守着,老师也不好强硬拒绝;还不时探头望一望教室里,课间时看一眼孩子,更有甚者,有些家长还告诉孩子,好好听老师话,妈妈就在幼儿园外面等着你啊!如此,孩子总惦记着外面有妈妈在,会更不安心。某一天不陪他了,或者不等他了,他会接受不了,甚至无休止地哭闹。

  忌长时间离开孩子

  刚进入幼儿园的孩子非常需要心理支持,所以每天最好由父母接送,多陪伴他,听他讲幼儿园里的事情,与他做些亲子游戏,进行一些语言沟通。如果在这个阶段出差、旅游、走亲访友或者外出进修等,长时间离开孩子,则可能促使孩子在本来就有可能产生分离性焦虑的基础上产生一些超出现实的想法,比如“爸爸不要我了”“妈妈是不是死了”等,还可能出现情感断层,影响人格的发育,影响心理健康。

  忌加倍呵护孩子

  孩子上了幼儿园,有些家长太当回事儿,孩子回到家后,家长就开始嘘寒问暖,百般呵护,反复问“有谁欺负你了没有”“阿姨对你好不好”“有没有家里的饭菜好吃”等,好像孩子在幼儿园受了多大罪似的。这容易给孩子心理上一种暗示,原来幼儿园有这么多不好的事情啊,如果再真的遇到一两件不愉快的事情,那么孩子就容易产生畏惧心理,惧怕去幼儿园。应该尽量保持家中往日平静的氛围,不要过分渲染对孩子入园问题的关注,以免造成孩子紧张的情绪,要知道,家长平和的态度是孩子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良好外部环境。

  忌过多批评孩子

  上幼儿园的孩子毕竟还很小,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或者做一些错事,比如拿小朋友的东西、打小朋友等,家长不要发现毛病就一顿责骂,听见告状就严厉批评,一定要仔细分析原因,制定科学的解决办法。因为小孩子的错误多是无心之错,只要讲究方法,真诚指导,都会改变的。否则,批评指责可能会强化他们的不良行为,因为家长的批评让他们反而记住了这件事情,让他们知道了这件事情会引起大人的注意,往后一旦想引起父母的注意,他就会下意识地去做这件事情。

  忌对孩子使用暴力

  有些孩子惧怕心理严重,又哭又闹,家长没有其他办法,只会使用暴力。既容易给孩子心理留下暴力的阴影,又容易让孩子的心理产生习得效应,长大成人以后也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对孩子的健康人格形成不利。

  忌好吃好喝伺候着

  孩子刚入幼儿园,家长总怕孩子吃不饱,喝不够,于是在接孩子回家时准备好多零食,有吃的,有喝的,而且都是孩子平时爱吃的,爱喝的。其实,这样做会给孩子一种心理暗示,在幼儿园可以不好好吃饭喝水,因为爸爸妈妈早都准备好了,既饿不到也渴不着。但是容易使孩子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影响生长发育。

  学龄前幼儿的心理和人格正处在发育阶段,家长如果把握不好,用不当的方式教养孩子,会使孩子成人后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所以家长必须记住以上禁忌,并努力做到。做到了,才有可能出现家长所希望看到的局面!

本文来自《心理与健康》

上一篇:释压从家长开始
下一篇:儿童的心理健康,离不开培育者的引导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