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70509_486527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媒体活动

“刊媒惠”沙龙推介我国自主研发的航天科技

来源:中国科普期刊研究会

   世界先进的机器人控制系统是怎样的?是什么被誉为航天器里的“定海神针”?太空中推进补给的难点在哪?航天科技在军民领域中的应用有哪些?……201755日,由中国科普研究所科学媒介中心主办,北京科学技术期刊学会承办的“刊媒惠”科技论文成果推介沙龙之“我国自主研发的航天科技”在京举行。

本期 “刊媒惠”沙龙联合《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以及《中国科学》三家航天类期刊,邀请三位航天技术领域工作者,把科技论文中的航天技术最新研究成果和科普意义推介给现场的大众媒体和科学爱好者以及网络上围观直播的观众。

 

沙龙开场,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王汉磊(《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杂志推荐),结合其研究与近期的研究成果,为大家普及了工业/商业机器人非线性自适应控制等相关知识,并向现场的观众介绍了目前世界先进的工业机器人以及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现状。

 

王汉磊

今年420日,我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送入太空,22号与天宫二号成功交会对接,开展推进剂补加等试验。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2所的主任设计师李刚结合其在《中国科学》发表的论文《天宫一号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研制及长寿命转子》,在现场如数家珍的为观众解答了相关的技术知识。如“万里穿针”的交会对接是如何练成的,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为何会被形容为航天器上的“定海神针”与“大力神”,我国控制力矩陀螺产品的技术创新设计,以及我国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输出力矩的动态响应、框架角控制精度、框架角控制稳定度等指标与国外同类产品的比较结果等。

 

李刚

随着我国航天技术实力的不断强大,航天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工程师刘海平(《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杂志推荐),为现场的观众介绍了如何用航天技术“破”超高层建筑火灾。

 

刘海平

自由提问环节中嘉宾们就观众提出的“机械臂在航天领域中的应用”、“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在民用方面的具体实例”、“如何把中国制造推向更高的高度”、“灭火弹内置材料”、“如何保证灭火弹的安全性”等问题为大家一一解答。

 

记者提问

20166月启动至今,“刊媒惠”推介的科技论文成果内容涉及公众关注的气象、医药、食品安全、航天、测绘、环境保护、疾病防控、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通过现场活动及网络直播,向线上线下公众普及看似晦涩、却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技知识和科研进展。

 

会后合影

本文来自:中国科普期刊研究会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louzhen]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170509_486527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