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这些可都是“鸡”密

图文:中国数字科技馆 | 2017-01-25

导语:
  鸡是最常见的家禽之一,其驯化历史至少约4000年。除了是一种不会飞的鸟类以及味道鲜美之外,鸡的身上可还有不少隐藏的大招儿。本期微专栏我们鸡年话鸡,聊聊关于鸡的科学知识。

飞禽中的战斗鸡

  为了能在摄影摄像中减少镜头的抖动,呈现出清晰稳定的动态画面,人类可是煞费苦心,除了摄影师们要练就“铁腕”,解决镜头抖动的硬件技术也在不断革新。然而,有一种天然的防抖稳定系统,它不仅稳定性极强,而且纯天然、低成本,它就是鸡头防抖。

  鸡头防抖是利用了鸟类头部稳定的一种特性来达到防抖的效果,有人专门把摄像头带在鸡的头上。比起人手持和头戴摄像机,鸡头拍下的画面确实更稳定,不过无法控制鸡往哪边看成了这套设备的硬伤……

  除了鸡头,在鸟类当中,头部“防抖”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鸟类对于空间变化的感知很敏感,只要头部发生了微小的位移,它们就能够通过视野中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感知出来,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行走中的鸽子,头部在“稳定期”的位移能控制在0.5毫米以内,而那些特别依赖空间判断的鸟类物种,比如蜂鸟、翠鸟以及茶隼,它们的“防抖性能”还会更高。

  一般认为,鸟类稳定的头部是为了保持稳定的视线,在动物界,这其实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当动物个体处于某种视觉环境中时,它们往往都会本能地将自己的视野中心锁定在某个点,或某一个物体上。如果你试试左右转头,也会发现自己的视线多半不会跟随着头部徐徐移动,而是从稳定的点跳到下一个点。

  保持视线稳定对动物的生存很有好处,因为消除视线晃动的干扰,就可以更容易地分辨出真正在移动的目标——这些目标可能是一顿午饭,一位不怀好意的竞争对手,或者一位来势汹汹的捕食者。我们其实也一样有调节视线稳定的机制,只不过人类的“视觉防抖”更多依靠灵活转动的眼球。因为飞行对视觉的依赖性,鸟类的眼球十分发达,以至于几乎挤占了眼眶内所有的空间,而与此同时,它们的眼球运动则会受到限制。所以当鸟类想要调整视线时,它们就要依靠灵活的脖子了。

鸡的膝盖为什么朝后弯?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过,鸡在走路的时候跟人类不太一样,它们的膝关节是朝后弯的,同为鸟类的鹤也是如此。

  其实,大家看到向后弯的部位不是鸡的膝盖,而是它的脚踝。鸡和人的四肢的对应关系,同一张对比图就可以说明了。所以,我们平常吃的鸡大腿实际上只是鸡小腿而已。

  跟鸡一样,马、狗的“小腿”实际上是它们的掌骨。它们的“脚”,是脚趾。这些动物被称作是“趾行性动物”。

  哺乳动物可以分为跖行动物、趾行动物和蹄行动物,跖行动物(也叫掌行动物)行走或奔跑时是整个脚掌着地的,如猿、熊等;而犬、狼、猎豹、狮、虎之类属于趾行动物,以四肢的趾的末端两节着地行走或奔跑;而蹄行动物则仅以趾端着地行走或奔跑,如马、鹿等。以稍长距离的奔跑而论,跖行动物最慢,蹄行动物最快,而趾行动物居中。蹄行和趾行方式有利于提高奔跑的速度。

  实际上,跟这些“膝盖向后”、脚趾走路的动物们相比,我们人类才是少数。但是在我们的种群中也有一部分人跟趾行动物有相似的行走行为,那就是穿高跟鞋的女性们。

为什么鸡可以一直下蛋?

   不论是养殖场的母鸡还是农村散养的鸡,在成熟期几乎可以达到每天一枚的产蛋量,一年产蛋数超过200枚。而它的同类,大多数野生的鸟类,每窝所产的蛋都是限定的。为什么鸡能够做到如此高产呢?

  在繁殖季节,野生鸟类一窝所产蛋的数量是相对固定的,这个数量因鸟类种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称为窝卵数。窝卵数是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逐渐形成的。产蛋过少会影响个体基因的传递和散播,产蛋过多又会超出亲鸟的抚育能力。因此,在环境、食物等多种条件共同作用下,每种鸟类都形成了自己相对稳定的窝卵数。

  虽然鸟类的窝卵数相对稳定,但仍分为定数和不定数两类。不定数的鸟类,如雉鸡、天鹅等,它们在孵化时,如果一窝蛋中有一枚破损了或者丢失了,雌鸟往往会再产一枚,使得巢中蛋的数目保持相对恒定。但是由于补卵会消耗掉很多能量和营养物质,所以野生鸟类的补卵行为有一定的限度。

  家鸡是在距今几千年前由红原鸡驯化而来,其产卵习惯也是不定数。由于在人工喂养的条件下,母鸡可以获得足够的营养,因此,在母鸡产卵后,只要每天取走它产下的蛋,就能诱使母鸡不断地产蛋。这就是母鸡高产的原因。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参考资料:《十万个为什么》、果壳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