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眼?福建漳州PX工厂爆炸事件
图文: | 2016-07-01
导语: 从2007年的厦门、2011年的大连、2012年的宁波、2013年的彭州、昆明,再到2015年的福建漳州,PX这一普通的化工专业名词一次又一次进入大众视野,并被广泛讨论。那么,这神秘的PX究竟为何物?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何关联?它又因为什么使大众产生恐惧?本期《微专栏》,为您揭开PX的神秘面纱。
福建PX工厂爆炸事件追踪
4月6日18点56分,福建漳州古雷半岛的腾龙芳烃(漳州)有限公司二甲苯装置发生漏油着火事故,引发装置附近中间罐区三个储罐爆裂燃烧。4月7日零时,已着火的3个油罐仍在稳定燃烧,其中2个罐顶已经塌陷,流淌火被控制在罐区防护堤内。截至4月8日,现场火势基本得到控制。
据现场的目击者说,PX工厂爆炸后,附近居民感觉到剧烈震动,并且看到厂区升起蘑菇云,同时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气味。其实,不止是当地,距离漳州90公里远的厦门,也感受到了震动。
令人震惊的是,这已经不是福建漳州PX工厂发生的第一起事故。2013年7月30日凌晨4时35分,该项目一条尚未投用的加氢裂化管线在冲入氢气测试压力时发生焊缝开裂闪燃,但未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损伤。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PX?
“PX是英文p-xylene的简写,别名对二甲苯,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芳香气味。熔点13.2℃,沸点138.5℃,闪点25℃,能与乙醇、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混溶。可燃,低毒化合物,毒性略高于乙醇,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1%至7.0%”,这是百度百科对PX的定义。相信你和小编一样,看过这长长的专业解读,依然不知PX为何物。
我们不妨先从PX的用途说起。我们平日喝的可口可乐,塑料包装瓶的主要原料就是PX;PX通常被当作聚酯纤维的原料,而聚酯纤维又被加工成服装;房屋装修时需要用到的各种涂料、油漆,也需要PX来进行制作生产;汽油中接近5%的成分是PX,它还是生产高品质汽油的必需品;就连药品的胶囊外衣,也离不开PX。PX仿佛已经渗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
人们对PX的抵制,来源于对它毒性的畏惧。据公开资料显示,在世界卫生组织旗下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可能致癌因素分类中,PX仅被归为第三类致癌物,即缺乏对人体致癌证据的物质,与咖啡、咸菜属于同一个类别。PX对人的眼部、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长期接触PX可导致神经衰弱综合征,比如呼吸困难、眩晕、失忆、头痛、肝功能减弱、贫血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