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苏打治癌症?背后的技术还很多

图文:中国数字科技馆 | 2016-11-28

导语:
  最近,一条“小苏打可以治疗肝癌”的新闻在社会上引起关注。简单易得的小苏打真的可以治疗癌症这个“健康杀手”吗?要怎么治,喝苏打水就可以吗?人的身体真的有酸碱性好坏之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专业医生给予的科学分析吧!

专家解读:小苏打背后的技术

  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教授胡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介入教授晁明

  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胡汛教授和浙二放射介入科晁明教授团队近期发表在著名国际学术杂志《eLife》上的一项关于“小苏打治疗肝癌”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他们采取的方式是把碳酸氢钠通过肿瘤滋养血管注入瘤体,改变肿瘤内部的pH值。用碱,比如碳酸氢钠(小苏打)来去除肿瘤内的氢离子,就可以破坏乳酸根和氢离子的协同作用,从而快速有效地杀死处于葡萄糖饥饿或缺乏状态的肿瘤细胞。虽然这还只是利用小苏打治疗癌症的初步探索,但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除了关注小苏打本身,我们也应该了解背后的技术。毕竟,只有小苏打是不够的,我们必须依靠一些技术手段(比如介入技术)将小苏打注射到特定位置,才能起到治疗的作用。针对技术问题,我们采访了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中心主任医师张跃伟医生,让我们跟随张医生,一起了解小苏打背后的技术吧!

  1.TACE

  TACE(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即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技术。在针对肝癌的介入治疗中,首先要找到肿瘤的供血血管,然后从股动脉插管,将抗癌药物和塞剂注入到肿瘤的供血血管中,达到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目的。

  本次的小苏打治疗肿瘤事件,浙江的科研团队首先发现了乳酸解离后的氢离子和乳酸阴离子充当肿瘤细胞在缺氧、缺糖情况下,能够以休眠状态继续存活的保护伞。如果能够碱化肿瘤微环境,可能就消灭了肿瘤细胞的保护伞,进而能够提高疗效。

  应用哪种技术手段才能够碱化肿瘤微环境呢?目前只有TACE,才是最合适的途径。因为通过TACE技术(将输药导管送到肿瘤的供血血管中)可以把碱性的物质打到肿瘤的周围,进而改变肿瘤的微环境,这样的效果是较好的。理论上说,所有的实体肿瘤,只要能找到它的供血血管,都可以采取这项治疗技术。

  2.消融技术

  消融技术包括射频、微波、冷冻、高能聚焦超声等多种物理消融技术,以及局部药物注射的化学消融技术。

  3.放射性粒子置入技术

  放射性粒子置入技术是在影像设备引导下将放射粒子放入肿瘤内,通过射线来辐射损伤肿瘤组织。虽然放射性粒子置入技术也是一种放疗技术,但它是瘤体的精准放疗,属于肿瘤微创治疗,而非普通的外照射疗,可以让正常组织不受损伤或仅受轻微损伤。

  任何技术都是要不断提高和完善的。技术上的精益求精,促使介入医生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实践中孕育产生许多创新理念。目前,包括TACE和消融方法在内的介入技术,理论上,在肝癌患者肝功能允许的情况下,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肝癌治疗。

  浙江医生团队应用TACE技术联合局部灌注小苏打治疗的是巨块型肝癌,这是目前其它治疗方法难以发挥作用的肝癌类型,治疗这类疾病,在学术界没有太大争议,如果取得预期临床效果,可以逐步推广至其它类型肝癌。TACE技术联合新的药物,包括小苏打,有可能进一步提高TACE治疗肝癌的疗效。目前研究证实,小苏打仅是针对肿瘤局部的微环境发挥治疗作用,通过“碱化”癌细胞赖以休眠的酸性微环境来对肿瘤产生协同治疗作用。相信,未来还可能在更多创新理念指导下,在大量研究基础上,有更多新的药物联合TACE技术,在治愈肝癌的征途中取得更大突破。

  传统意义上,介入技术和手术、放疗、化疗一样,都是局部治疗手段。但普遍认为,手术切除是根治性方法,但该方法存在3年以上远期疗效难以进一步提高的瓶颈。化疗虽然是全身治疗,但大多数肿瘤细胞都具有“善变”和“潜伏”的特点——“善变”意味着耐药;“潜伏”意味着休眠。正如浙江科研团队所证实那样,在肿瘤细胞缺血、缺氧情况下,肿瘤乳酸微环境,能够保证癌细胞进入休眠状态、适时而动,比如复发或转移。因此,化疗难以彻底消灭肿瘤。

  如果想单纯依靠介入治疗、放疗、化疗来把肿瘤完全控制住,以目前的医疗水平是做不到的。如果想通过外科手术将肿瘤长期控制住,比如不让肿瘤发生转移,也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一般会强调,要进行多学科、多方法的联合治疗。

  目前很多保健品和商家都在宣传“碱性体质比酸性体质好”这个“理念”,但其实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举个例子,“阿司匹林可以防癌”这件事,现在就得到了公认。这种药除了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目前已经发现它还可以降低一定比例的总体肿瘤的发病率,尤其是消化道肿瘤的发生风险。阿司匹林是一个非载体式的抗炎药,而我们知道肿瘤是由炎症导致的,比如:肝癌与乙肝、肝硬化有关,肺癌可能由小结节转变而来,结肠癌可能由息肉转变而来等等。从预防炎症的角度,阿司匹林可以将癌症的发病率降低。但我们也要强调,是否服用阿司匹林,还是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些病人服用可能会有导致出血的风险。

  但最重要的是,这些结论需要数据的支持。在美国有一个实验,将几千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服用阿司匹林,一部分不服用阿司匹林,然后对这些人进行10年的观察。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观察和实验,而是有着十分严格、严谨的实验设定,并且是一个几千人的大样本实验,最终才得出科学结论。但是关于人体酸性环境、碱性环境的研究,目前还没有看到类似这样的实验。此外,人体的酸碱平衡有一个自我调节系统,不是说我们多喝苏打水,机体微环境,尤其肿瘤微环境就转化为碱性了,别忘了,人体天然具有强大的酸碱自我调节系统。这点,不仅医生要有科研和科学思维,公众也要注重用科学眼光看待一些现象。

医学技术之外的人文情怀

  医学除了技术之外,还是一门人文科学。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我们应该充分理解病人对良好疗效的期盼和诉求。但医学本身存在的各种医疗风险,还有目前无法完全诠释的一些意外因素,使得各种医疗行为均存在一定的风险和疗效的不确定性。在医疗行为过程中,医生的良好人文素质,让病人真心感受到来自医生的人文情怀,会和谐医患关系,甚至会强化疗效,有利于规避各种医疗风险。我们应该让患者知道,一项成熟的西医治疗方法,在统计学上,发生各种并发症的风险一定是要控制在5%范围内。而疗效是需要有前期的临床统计学数据说明。当面对患者“西医可以治好我的病吗”这样的问题时,我们其实应该从统计学概率这个角度来解释,同时尽可能充满人文关怀,这样才能够建立良好的医患之间的信任。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西医以点和局部为主,中医强调全身、平衡理念。当局部肿瘤应用西医方法得到良好控制后,适时接受中医中药辅助治疗,应该是不错的选择。中医理念,以调为主,既调病、也调心,治疗理念的差异,中医远比西医更重视人文情怀。西医应该向中医学习,还要学习中医的平衡观,治病要掌握节奏,各种指南都是固定模式,但每个患者都具有“个体化”特征,包括病人疾病分期特点、体质特征、心里素质、经济状态和诉求程度等,如何为病人选择最佳治疗模式,不是简单套用指南就行,给病人的感觉“千篇一律”,而是应该多一点中医思维,注重人文关怀,强调辨证施治,这当然也对西医医师提出更高要求。

  其实无论选择哪种治疗途径,信心是很重要的,始终给自己良好的心理暗示,对疾病的预后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果一个患者在面对一个治疗方法时,对它存在巨大的恐惧与压力,那即使药物进入体内,治疗效果也是会打折扣的。

 

  张跃伟医生简介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长庚医院肝胆胰中心主任医师,学术职务包括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资深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等。擅长恶性实体肿瘤,尤其是肝脏肿瘤的微创介入治疗。在国内外较早提出“介入技术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某一阶段发挥主导作用”和“介入技术促使局部肿瘤坏死,诱导产生全身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等理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