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百万生命的青蒿素

图文: | 2016-07-01

导语: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迄今为止中国医学界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研究而获得的首个诺贝尔科学奖。青蒿素——这种物质如何拯救了百万生命?它的发现和提取过程是怎样的?这个中草药味十足的名字又从何而来?本期《微专栏》带您一探究竟。

中国本土科学家首次获诺贝尔医学奖

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爱尔兰裔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以表彰他们在药物治疗疟疾、盘尾丝虫病和淋巴丝虫病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因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克朗(约合92万美元),屠呦呦将获得奖金的一半,“以表彰她对治疗疟疾新药的发现”,另外两名科学家共享另一半奖金。


人类抗击疟疾的历史

如今,疟疾对于人类的威胁已经大大降低,但是,在医疗水平和卫生状况都相对落后的过去,疟疾肆虐曾是对人类生存极大的威胁。据统计,现在全球仍有1.2亿疟疾患者,带虫者约近3亿;非洲每年还有百万儿童死于疟疾。

古人对治疗疟疾尝试过很多方法,都鲜有成效。直到16世纪,一名秘鲁总督伯爵的妻子在异乡患上疟疾后,采用了当地印第安土著使用的一种用树皮治疗疟疾的方法而痊愈,这种方法因此被传播开来。后来,连康熙皇帝也因此受益,治愈了疟疾。这种树后来被命名为金鸡纳树。但是金鸡纳树治愈疟疾后却会带来很多可怕的副作用,如腹泻、哮喘、耳鸣、急性溶血,甚至致命。

1717年,意大利医生乔瓦尼·冯里亚·兰锡西最先指出,致病的毒性很有可能是蚊子传播的。

1820年,法国医生P.-J.佩尔蒂埃和J.-B.卡芳杜最先提纯出了树皮中的有效抗疟成分——奎宁。

1888年,法国军医拉佛朗在非洲疟疾患者血液的红细胞中发现疟原虫。

1897年,英国生物学家Ronald Ross在印度发现按蚊体内疟原虫的合子,并阐明了人体内与蚊体内疟原虫的发育史以及疟疾的传播方式,他因此获得190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到今天,青蒿素联合疗法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目前治疗疟疾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效果最好的药物,中国作为抗疟药物青蒿素的发现方及最大生产方,在全球抗击疟疾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自2000年起,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约2.4亿人口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约150万人因该疗法避免了疟疾导致的死亡。

青蒿素的发现—灵感来源中医古籍

屠呦呦1969年2月接受中草药抗疟研究任务,开始搜集相关历代医学资料并进行实验研究,可是屡经失败。一次偶然机会看到《肘后备急方》中所著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绞取汁”不是传统的水煎熬煮中药之法,消除了没有抗疟活性且有毒副作用的酸性部分,保留了抗疟活性强、安全可靠的中性部分,帮助屠呦呦成功发现了治虐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

《肘后备急方》,东晋时期葛洪著。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古代汉医方剂著作,中医治疗学专著。《肘后备急方》中收载了多种疾病,其中有很多是珍贵的医学资料。该书主要记述各种急性病症或某些慢性病急性发作的治疗方药、针灸、外治等法,并略记个别病的病因、症状等。书中对天花、恙虫病、脚气病以及恙螨等的描述都属于首创,其中对于天花的危险性、传染性的描述,都是世界上最早的记载,而且描述得十分精确。

 


           青蒿素并非从青蒿中提取

虽然在中医古籍中有“青蒿治疟疾”的相关记载,但实际上,在青蒿中并没有青蒿素,而青蒿也被证明对治疗疟疾无效。青蒿素是从与青蒿同属的黄花蒿中提取的。而传统中医几乎不用黄花蒿入药,用的话也只是用来“治小儿风寒惊热”,从不用它治疟疾。

而即便是用黄花蒿来代替青蒿,里面的青蒿素也起不到治疗疟疾的作用,因为经过煎制后的汤药温度会使青蒿素失去活性,而无法杀死疟原虫。

屠呦呦教授的科研团队,经过多年的尝试,最终通过乙醚在黄花蒿中提取并分离出了抗疟的有效单体——青蒿素,对鼠疟、猴疟的原虫抑制率达到100%。

屠呦呦曾获2011年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拉斯克奖是生理学和医学领域除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外的又一顶级大奖。该奖项始于1946年,由纽约的艾伯特-玛丽•拉斯克基金会设立。拉斯克奖最初分为基础医学奖、临床医学奖和公众服务奖,后又增设特殊贡献奖,其中前两项专门授予科学家。值得注意的是,迄今为止,共有超过300人次获得拉斯克奖,而其中有81位在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所以该奖项也被看作诺贝尔奖的“风向标”。

(图片和部分资料参考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