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210112_1040610_taonews.html

毛二可:情系雷达的科研“国士”

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

  毛二可 (1934年1月26日— ),雷达系统、信号处理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人。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他在雷达系统及杂波抑制信号处理和雷达跟踪的信号处理方面取得重大的研究成果,提高了中国雷达动目标显示、检测性能及跟踪的精度和速度,对中国雷达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雷达信号处理领域的奠基人和开创者。

  毛二可:情系雷达的科研“国士”

毛二可;雷达系统

 

  坚守雷达研究的“本行”

  1951年,17岁的毛二可从重庆南开中学考入华北大学工学院(今天的北京理工大学),进入电机制造专业学习。不过,此时在他的心里,另一个关于“电”的领域或许更让他着迷。早在读小学的时候,他就在哥哥的影响下迷上了无线电。千方百计地从浩渺天宇中捕捉神秘的电波,是这对兄弟最感兴趣的事情。

  进入大学两年之后,毛二可终于等到了追逐梦想的机会。国家对雷达领域人才的需求,使他转到雷达专业,在自己最爱的领域继续精进。就这样,他开始了与雷达长达60多年的缘分。

  1956年,在这所已经改名为北京工业学院的高等学府里,毛二可毕业留校并迅速成长为雷达实验室的主任。这座实验室,便是今天雷达技术研究所(下文简称“雷达所”)的前身。20世纪80年代,毛二可带领自己的团队,连续获得了4项国家发明奖和近10项省部级科技奖,为团队日后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毛二可;雷达系统

 

  20世纪90年代,雷达所突破原有传统的信号处理领域,针对某特殊用途的测量雷达提出一种创新体制,并研发出原理样机(该项研究获得2013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图为毛二可在原理样机的天线和信号处理设备前

  但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雷达所面临生存环境的两大改变。当时,军用雷达研究开始出现激烈的竞争,雷达所的传统研究方向,已经被研制雷达整机的科研机构所涉及;另一方面,应届高中毕业生开始热衷于报考就业好、收入高的通讯专业,而不愿意报考毕业后工作辛苦、收入不高的雷达专业,这直接影响到了雷达所的人才储备。随着集成电路等电子技术,以及与之相关的计算机产业迅速起飞,一些雷达所的工作人员希望转变科研方向,着力研究经济效益更好的通信技术、计算机等领域的课题。

  面对这样的新情况,毛二可从中国国防事业的需求出发,力排众议,坚持研究所定位不变。他认为,中国的国防事业需要雷达技术,而雷达所的研究专长就在雷达技术,因此研究方向不能改变。

  不仅如此,有鉴于雷达研究领域的新趋势,雷达所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对雷达部件的研究,而是也应该进入雷达整机研究领域。尽管在当时,雷达所是一个只搞过雷达部件的小研究所,人才的专业方向也不齐全,但毛二可审时度势,看到了国防科技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战争的实际需要,也看到了团队潜在的优势。

毛二可;雷达系统

 

  八十年代初,航天某单位主持开发中国第一型毫米波导引头,雷达所负责其中的信号处理分系统。图中为毛二可老师出差到河北易县,参与该系统的机载试验

  他多次对老师和研究生们说:“我们要研究的雷达整机,不是传统、成熟的雷达,也不是国外先进雷达的简单翻版,它应是符合雷达技术发展规律和解放军未来作战需求的新体制雷达;研究这种新体制雷达可以发挥高等院校智力密集的优势,是我们这个团队唯一的出路。”以后的实践表明,毛二可的预见完全正确。

  他带领团队研制新体制雷达,取得了多项自主创新成果。如今,从风光秀丽的南海之滨,到白山黑水的北国边疆,由毛二可带领的团队研发的各种雷达,已经部署在国防系统的各个部位,默默地保卫着祖国的领土、领海和领空。

  着眼实战探索雷达整机

  在决定进入雷达整机研制领域之后,毛二可迈出的第一步,便是研制矢量脱靶量测量雷达。为研制这种雷达,研究团队需要在海边做大量的试验,条件相当艰苦,有时甚至有生命危险。

  有一个冬天,毛二可带领学生在船上观察调试设备,一个学生抱着仪器在甲板上行走时,由于甲板上结了厚厚一层冰,这个学生脚下一滑,半个身子掉进了冰冷的海里。幸好毛二可反应迅速,一把抓住仪器的电缆,才避免了一起严重的事故。

  还有一次,毛二可带领团队在海上连续工作了两天,人已经筋疲力尽,谁知在返航途中基地又发来指令,要求他们连夜再赶赴打靶海域,从靶船上取回数据。当时海湾的风浪很大,白天爬到靶船上 9 米多高的支架取数据都非常危险,更何况是深夜!但课题组二话没说,立即掉转船头驶向外海,取回了数据。

  经过 8 个寒暑的呕心沥血,矢量脱靶量测量雷达顺利完成定型工作,随后在陆海空各个领域推广使用。这些新式雷达装备部队靶场后,使导弹能够更精确地命中目标,为赢得战争胜利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像这样为取得成果不辞辛劳、不畏艰险的经历,在毛二可几十年的科研生涯中不胜枚举。怀着对所从事的专业领域的兴趣与热爱,他在走上科研之路后,几乎没有休过寒暑假,甚至每天也不太有上下班的时间概念,争分夺秒只求取得更多研究成果。

  他说:“有一年,学校为了‘强迫’我和我的团队骨干休息,专门立了个规矩,就是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五,教学楼要拉闸限电。可是他们不知道,每当我成功地解决了一个科技难题,我就会获得一种巨大的满足感。”

  领军人物的认真与执着最终结出了硕果,雷达所也经受住了挑战发展壮大。除了新式雷达整机,成熟的国产通用模块化实时信号处理系统也在雷达所诞生,而这项重要创新成果,同样凝聚着毛二可的认真、执着与创新智慧。

  在这项研究起步之前,美国已经有了成熟的军用标准。但毛二可认为,中国不能完全照搬美军的标准,要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走出自己的路。于是,从 1995年开始,他带领团队开始研制第一代直到第四代通用处理机,终于研制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以充分满足实战需要的产品,如今已经推广应用于雷达、制导、航天遥感、卫星导航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一种解放军装备信息化的基础计算平台。

毛二可;雷达系统

 

  毛二可院士和大家一起工作的场景

  管理创新确保研究进度

  在确定学科方向、打造科研团队的同时,毛二可有一个一直思考的问题,那就是雷达所的管理模式。

  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毛二可和他的同事就把研究所的全部科研经费、实验室设备等公共资源集中起来,实行统一管理和调度。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综合调度团队的人、财、物等各种资源,并且可以将科研结余的经费集中起来,用于实验室建设。

  然而,当时间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外界开始出现对雷达所管理运行模式的议论声。因为,美国的高校基本上都是一名导师带几名研究生,以分散的小团队来进行科研,国内不少高校也如此模仿。既然如此,为什么雷达所要搞成集中统一管理的大团队呢?

  在各种议论和压力面前,毛二可再一次表现了不盲从、不跟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精神。他说:“课题组长负责制,难以适应雷达领域系统创新和技术创新需要多学科联合攻关的要求。集中管理模式有利于集中全所资源和力量,构建大团队、形成大平台、承担大项目、产生大成果。”以后的实践,再次证明了毛二可的眼光和远见。

  比如说,在研制矢量脱靶量测量雷达的过程中,曾经有过一个十分艰苦的阶段。当时,前期研制经费已经用完,而后续经费还遥遥无期,大团队集中管理的优势便立即显现出来。团队用其他项目结余的经费支持这个项目,使研究顺利渡过难关,没有因为资金链断裂而中断研究工作。

毛二可;雷达系统

 

  雷达在民用或军用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2000 年,有一个单位希望雷达所研制一种图像跟踪信息处理机。对于当时的雷达所来说,这是一个新的领域,以前并没有研究基础。此时,大团队集中管理的优势再一次凸显出来,研究团队可以在全所范围调动“精兵强将”,很快拿出了样机,成功地为雷达所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这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也为高等院校的基层科研单位在国防科技领域的创新研究,闯出了一条新路。

  回首半个多世纪的科研生涯,毛二可常常感慨,今天国家提供给科研人员的工作条件,与他科研生涯之初简陋的硬件基础和不太安定的社会环境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他仍然在实验室奋斗,希望抓住有限的时间再出一些成果。令他欣慰的是,年轻一代科研工作者已经成长起来,而且接过了创新的火种。

本文来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和玉莹]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210112_1040610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