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科技馆“连连看”】生物八年级里居然有TA?!(上)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1、海洋生物与医药资源

  位于第五单元

 

 

 

 


 

  四层挑战与未来A/B厅

  说到海洋生物,我们对它更多的了解可能是在餐桌上。其实除了制成美味的佳肴,海洋生物更是一种医药资源。这件展品是由一个模拟海洋环境的灯箱以及两个独立的操作系统来组成的。当我们按动操作台上的按纽的时候,会看到我们的视频电视会随着按纽来上下的移动。这个时候视频里面就会播放出不同深度生活的海洋生物它的应用价值。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熟悉的海洋生物,比如海蛇、海参、海马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医药资源。海洋生物中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成分可以帮助人体延缓衰老。抗癌防癌以及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通过这件展品,观众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海洋生物和医药资源之间的关系。

  2、恐龙广场

  位于第五单元

 

 

 

 


 

  二层探索与发现B厅

  本展品为恐龙骨骼化石陈列,展出的是三具出土于中国云南的恐龙化石骨架,分别是许氏禄丰龙、中国双脊龙和阿纳川街龙。其中,许氏禄丰龙是中国科学家在云南省禄丰盆地发现的第一种恐龙。最高的恐龙叫做阿纳川街龙,全长二十七米,是国内博物馆展出的体积最大的恐龙化石,也是亚洲最大的恐龙。中国双脊龙头骨朔大,后肢发达,具有超强的捕食能力,属于肉食恐龙。

  3、十三种不同嘴型的雀鸟——达尔文的思索

  位于第五单元

 

 

 

 


 

  二层探索与发现B厅

  “十三种不同嘴型的雀鸟——达尔文的思索”展品位于中国科学技术馆二层“探索与发现”B厅“生命之秘”展区。加拉帕戈斯群岛距离南美大陆约970千米,由一些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小岛组成。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共生活着13种雀鸟,其中6种为树雀,其余是地雀和莺雀。这些不同的地雀多呈暗淡的黑色或褐色,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体型与鸟嘴的大小上,而这些差异的产生主要源于地雀所食用的食物种类不同。

  4、骨骼拼装

  位于第五单元

 

 

 

 


 

  二层探索与发现B厅

  我们的手和这些动物的器官都是同源器官,将动物缺失的骨骼拼完整,看看有什么发现?

  5、细胞显微观察

  位于第五单元

 

 

 

 


  二层探索与发现B厅

  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单元是细胞,这件展品叫做细胞显微镜的观察。在四百年前列文虎克,发明了第一个显微镜。通过他我们看到了以前人们所没有看到的微观世界。

  我们可以知道不同的细胞,有不同的结构,有不同的功能。就比如说植物细胞,相对于动物细胞来说,它有细胞壁,有液泡还有叶绿体,而这些都是动物细胞所没有的。通过这件展品我们可以操作它来控制显微镜,来看看不同的细胞切片有什么样的功能和特点。

  6、北斗导航

  位于第五单元

 

 

 

 

 

 


 

  四层挑战与未来A/B厅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发展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它主要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主要由若干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等组成,四颗卫星可实现对地面终端设备的定位。

  北斗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全球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除了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还具有独特的双向短报文通信功能,用户可以一次传送120个汉字的短报文信息,这是其他导航系统都不具备的独特功能。

  随着北斗导航系统的日渐成熟,它已经成功应用于测绘、电信、水利、渔业、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抗震救灾和紧急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2022年)全球范围内已经有137个国家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签下了合作协议。中国始终秉持和践行“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的发展理念,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积极推进北斗系统国际合作,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携手,与各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一起,共同推动全球卫星导航事业发展,让北斗系统更好地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7、海底热泉环境

  位于第五单元

 

 

 

 

 

 

  四层挑战与未来A/B厅

  “海底热泉环境”展品位于中国科学技术馆四层“挑战与未来”B厅“海洋开发”展区。“海底热泉”是海底地壳活动所反映出来的现象,主要分布在地壳张裂或薄弱的地带。海水通过破碎带向下渗透,渗入的冷海水(2℃左右)受热后,以热泉(300~400℃)形式从海底喷出。在冷海水不断渗入、热海水不断排出的循环过程中,海底岩石中的铁、锰、铜、锌等元素溶于热海水中,形成富含金属元素物质的热液喷涌而出,这些物质与周围冰冷的海水相遇沉淀下来,沉积、堆积成高高的“烟囱”。

  8、亦敌亦友微生物

  位于第五单元

 

 

 

 

 

 


 

  科技与生活A厅

  微生物种类繁多,体积微小,分布广泛,它们隐藏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与我们共享着同一个生存环境,对于我们人类而言,庞大的微生物世界亦敌亦友,它们既是维持机体平衡的关键有时又成为传播疾病的元凶。

  通过互动游戏和视频讲解的方式,让观众寻找并认知家居环境中的微生物,使观众认识到人类生活与微生物密不可分。在深入了解与认识微生物的基础上,学会远离致病菌的侵袭,合理利用有益菌维持机体平衡。

  9、无处可逃的病毒

  位于第五单元

 

 

 

 

 

 

  科技与生活A厅

  展品模拟注射某种疫苗后B细胞产生特定抗体,观众按下开始按钮冠状病毒、狂犬病毒、HPV病毒随机点亮其中一个,按下病毒任选一种疫苗,旋转指针选择记忆特征,操作摇杆控制B细胞产生抗体,B细胞携带抗体攻击病毒。

  10、病毒入侵

  位于第五单元

 

 

 

 


 

  四层挑战与未来A/B厅

  “病毒入侵”展品位于中国科学技术馆四层“挑战与未来”B厅“基因生命”展区。病毒是由一个核酸分子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的,靠寄生生活的有机物种。病毒的个体非常微小,形态多种多样,同所有的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的能力。

  病毒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病毒传播方式不同,如植物病毒可通过植物汁液传播,动物病毒如SARS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艾滋病毒则可以通过血液、性接触等方式传播。

  11、中国北纬30度生命线

  位于第六单元

 

 

 

 


 

  二层探索与发现B厅

  本展项依托于中国北纬30°这一特定环境,展现沿线多彩的生命现象与降雨、气温、海拔高度等环境特点,使观众理解生物分布背后的科学内容,感受生物和环境的依存关系,认识多样的生态系统和生物的多样性,提高生态保护的观念。

  生态系统是在一个特定环境内,各种生物群体和环境之间以及他们互相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通过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连接形成统一整体。

  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所有物种、物种内遗传变异以及各种生态系的歧异性和多样化”,其内涵包括了遗传(基因)、物种与生态系的多样性等三个层次。

  中国是世界上物种最丰富、最具多样性的国家之一。

  据统计,中国有高等植物30000种,占世界已知种类的10%;脊椎动物6347种,占已知种类的14%,其中鸟类1244种,鱼类3862种,均属世界前列;其中属于中国特有的脊椎动物有667种,如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等;中国特有的高等植物17300种,如银杉、金钱松、珙桐等。

  中国跨越北纬30°线的地区长达五千公里,自东向西穿越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西藏等数大省区。这片地区拥有我国大部分的生态系统,湿地与山川傍依,雪山与雨林辉映。舟山群岛、鄱阳湖湿地、神农架、贡嘎山、雅鲁藏布大峡谷、珠穆朗玛峰……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复杂的地理环境产生了数量众多的物种,其中不乏各种珍稀动植物。

  中国318国道沿线与北纬30°地区有着惊人的重合。沿着这条5000多公里的大道,就可以欣赏到北纬30度沿线无数世界级的景观,观察到周边地区丰富多彩的生命现象,体会到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协调适应。这条路线,就是中国的北纬30度生命线。

  撰稿:张文豪 郑力荣

  排版编辑:张文豪

  封面图设计:李根

  策划:翟婧

  主编:任贺春

  中国科技馆▪中国数字科技馆 版权所有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毕琦]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猜你喜欢
©2011-2024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240109_1079079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