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科技馆“连连看”】初中物理八年级里居然有TA?!(下)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1、锥体上滚

  位于第七章

 

 

 

 


  二层探索与发现A厅

  这件展品叫做锥体上滚。首先我们选择一种测试物体放到轨道的低端,之后通过调节旋钮,同时调节轨道间的俯仰角和轨道间的夹角,大家就会发现其中的锥体在没有动力的情况下,自己向上滚动。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我们的常规认识中,基本上所有的物体都应该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从高处去往低处的。但是您看这件展品,它分明就是从低处去往高处的。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它违背了自然规律吗?

  请您仔细观察。首先,轨道的形状很特殊:一头高一头低的是两根轨道,而不是一个斜面;其次,滚动的物体是双圆锥体,而不是圆柱体。另外,轨道是八字排列,不是平行排列。高端轨道之间距离大,锥体落在双杆中间时,其重心低;而低端轨道之间距离小,锥体在低端时,被双杆所支起的重心高度比其在高端时还要高。所以将双圆锥体放在低端由静止自由释放时,锥体会慢慢向上滚动。虽然我们看到的是锥体在向上滚,但由于锥体和轨道的巧妙结构,实际上锥体的重心还是在向下运动,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通过这件展品我们会发现不论是看待一件事物还是对待科学,我们都不能只看到它的表面,还要探究其实质。

  2、模拟月球软着陆

  位于第七章

 

 

 

 


  四层挑战与未来A/B厅

  通常情况下我们都知道,在地球上着陆的时候。我们会选择使用降落伞,那么在月球上面由于没有大气的存在,当然这种着陆方式就不适用了。通常在地外天体着陆的时候有两种方式,其一叫做硬着陆,其二叫做软着陆。硬着陆就是飞行器以较快的,速度直接砸向月面。对于探测器以及宇航员都会造成一定的损伤。软着陆就是调整好火箭的推力以缓慢的方式缓冲落到月球的表面。

  所以在月面降落,我们通常选择的是软着陆。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展像来操纵这个控制台上的摇杆,选择不同的着陆区域。比如说风暴洋、红湾以及于海等区域选择不同的着陆点。当然软着陆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因素,第一是调整好火箭的推力大小,如果推力过大,飞行器会驶离月球表面。如果推力过小的话也会直接撞击到月球表面。第二是要选择平坦开阔的领域,那么记住上述两点的话。大家可以亲自动手来操作一下看你的探测器能否平稳的着陆在月球表面!

  3、月球科考

  位于第七章

 

 

 

 


  四层挑战与未来A/B厅

  月球探测任务在人类宇宙探测任务,当中占有重要的席位,月球也是人类研究和探索程度最深的天体。展像与月球科考为故事背景。世界来到了2056年,也就是中国航天一百年,中国载人飞船来到了月球建立了临时基地。为了维持基地的正常运行以及扩大规模,基地的指挥官派出两辆月球车进行月球科考任务。观众朋友们可以穿戴好VR设备驾驶未来月球车完成资源、水冰资源以及玉兔号寻找的任务,从而对月球资源以及月球探测任务。

  通过这件展品我们会发现不论是看待一件事物还是对待科学,我们都不能只看到它的表面,还要探究其实质。

  4、小球旅行记

  位于第八章

 

 

 

 


  二层探索与发现A厅

  小球旅行记套装置是由我们身前的操作装置以及身后的小球轨迹,提升系统、弹射系统、离心力抛射系统、小球回升系统等各种系统组成。该套装置为我们展示了小球整个的一个运动过程。在这些运动过程当中小球诸如会以直线运动、圆周运动、斜抛运动、平抛运动呈现各种运动形式。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还会出现能量的转换,诸如我们在第一关旋转手轮,通过提升装置将小球提升到最高点之后,它所具备的重力势能在下落的过程当中就会转换成动能,以此就可以来增加小球的速度。

  那通过我们整套装置的多人协作,我们不仅可以体会到这件展品的游戏快乐,而且我们还可以认识、了解运动的规律,以及我们对于能量转换问题的理解。

  5、惯性定律

  位于第八章

 

 

 

 


  二层探索与发现A厅

  本展品以一段铁路为场景,通过小火车过桥时抛接小球的表演,让观众在关注神奇场景的同时,探索牛顿运动三定律中蕴涵的科学思想。展项由可以匀速行驶并装置有抛球机构的火车及操作平台构成。当火车在将要通过横跨火车轨道的小桥时,将两个车箱内的小球垂直向上依次抛出,参与者会看到被抛出的小球在越过小桥之后会再回到相应的车厢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这是由于火车是匀速行驶的,箱内的小球在水平方向与火车具有相同的运动速度,小球被垂直向上抛出时,由于惯性,您会看到被抛出的小球在越过小桥之后会再回到相应的车厢内。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了。惯性定律表明: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其实惯性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见到。您也许有过这样的经历,当车启动时,人下身开始向前运动,而上身仍保持静止状态,所以后倒;刹车时,人下身由运动突然变为静止,而上身仍在向前运动,所以向前倾;短跑运动员到终点不能马上停下等,这些都可以用惯性定律来解释。

  6、海底剧场

  位于第八章

 

 

 

 


  四层挑战与未来A/B厅

  这件展项叫做海底剧场,它的外型是一个大潜水艇,大家可以通过潜艇内部的观景窗来观看海底景象、体验海底航行。

  在潜艇的两层艇壳之间预设了很多LCD显示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与多通道视频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向观众展示不同海域的景观。其中包括:珊瑚礁、火山、沉船、鲸鱼以及未来海洋世界等内容,大家在观看视频的时候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展项分为自动演示和互动操作两部分,可由参与的观众自由选择,因此,大家在观看精彩视频的同时还可以体验驾驶潜艇的快感。相信在参观结束后,大家会了解到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并且树立起保护海洋的意识。

  7、郑和航海图

  位于第九章

 

 

 

 


  一层大厅华夏之光

  《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又称郑和航海图,是我国仅存的一张古代航海图,被收集于明代茅元仪编辑的《武备志》卷二百四十。该图以山水长卷方式绘制而成。六百年前,将东南亚、印度洋、盂家拉湾、阿拉伯海、部分红海,非洲东岸的广大水域,数千海里的航程,浓缩在卷幅之间,十分壮观。该图没有现代制图的经纬坐标和度量比例,也无固定方位,是凭直观感觉绘制成的对景图。沿途山峰、岛屿、城市、宝塔、礁石,标志详尽,具有很强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8、水中沉浮

  位于第十章

 

 

 

 


  二层探索与发现A厅

  “水中沉浮”展品位于中国科技馆二层“探索与发现”A厅“运动之律”展区,这是一件和潜水艇有关的展品。人们发明潜水艇的灵感来自可以在水中自由游动的鱼,观众通过操作鱼和潜水艇模型,透过模型中部的透明部位,观察对比置于艇身的“沉浮箱”内的水量变化和鱼模型体内“鱼膘”体积的变化之间的关系,了解潜水艇的仿生原理。

  9、水转翻车

  位于第十一章

 

 

 

 


  一层大厅华夏之光

  翻车,是利用链轮传动,将水从低处引向高处的灌溉机械,因其形体犹如一节一节龙骨组成,所以民间又称之为龙骨水车。翻车最开始由人力(手摇或脚踏)带动,而后又逐渐发展出牛拉、水转、风动等多种动力驱动方式。

  水转翻车是以水流的冲击力来带动链轮转动的翻车,发明于元代。水转翻车需架设在流水岸边人工挖掘的深窄沟渠中。在翻车踏轴上装一竖轮,竖轮旁边架一立轴,立轴上有上下两个卧轮,上面卧轮轮齿与竖轮轮齿咬接。水流冲击下面的卧轮转动,上面的卧轮随转,带动竖轮,从而使翻车刮水上岸。

  水转翻车的最大好处是利用流水作为源动力,可以节省人力、畜力,以此法提水灌溉可以日夜不息,提水效率高、取水量大,方便之处犹在脚踏翻车之上。但因其只能在水流湍急的地方使用,使用范围比较有限。

  10、风力成浪

  位于第十一章

 

 

 

 


  四层挑战与未来A/B厅

  在生活中我们都会听到一句话叫做无风不起浪,它似乎告诉了我们浪和风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那么浪和风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风力成浪这件展品分为了上方的水池以及下方的一个操作台,当我们按动操作台上的按纽的时候,就会启动上方的风扇。那么风扇的转动就会产生了风而这个风就会在我们水面上形成波浪。

  当我们调整风力的速度的时候,上方的风浪也会产生变化,这就证实了无风不起浪,风与浪之间的关系。知道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后,我们更主要的是要对波浪来进行利用,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波浪发电。波浪发电能够更好的利用波浪能波浪能可以说是一种新型的能源。这种能源将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11、繁“星”璀璨

  位于第十一章

 

 

 

 


  四层挑战与未来A/B厅

  中国的航天事业自1956年起步,迄今为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成就,其中第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就是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繁“星”璀璨这件展品就为我们介绍了不同种类的卫星,卫星按照应用可以分为三大类:通信卫星、遥感卫星和导航卫星。这件展品利用幻影成像装置就为我们介绍了这三类卫星中的代表。展台上的操作位置设有转盘,转盘上设有七个档位。分别对应七种卫星,您可以转动转盘选择自己想要了解的卫星,观看上方的视频演示,了解卫星的相关知识。

  撰稿:张文豪 郑力荣

  排版编辑:张文豪

  封面图设计:李根

  策划:翟婧

  主编:任贺春

  中国科技馆▪中国数字科技馆 版权所有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毕琦]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猜你喜欢
©2011-2024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240109_1079092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