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活动  >  心理学  >  2023电影中的心理学

《奇迹少女》:超级英雄那么多,为何女英雄那么少?

来源:

动画电影《奇迹少女》来自于同名IP动画片,讲述的是普通女孩马丽娜,因获得“来自中国的神秘力量”,化身为拯救城市的女英雄的故事。

英雄是一种跨文化的概念,在各国的古代传说中都有英雄。我们每个人也都不陌生,从小就在枕边故事中听到过很多英雄的故事。但古今中外,鲜有女英雄,这不仅是男性占据历史叙述主导者的原因,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看。

《奇迹少女》海报

在远早于文字记载的神话年代,英雄人物就往往是男性。豫剧花木兰里有段著名的唱词:“男子打仗在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就说明了男性女性的性别分工。根据“男性战士理论”,从进化的角度来说,在远古狩猎-采集者时期,男性负责狩猎,对外需要为了争取生存空间和资源发生战斗,对内则因为要狩猎而更重视合作,因此男性对敌人会表现出更强的竞争性和暴力倾向,而对“自己人”则表现出更多的利他行为,也更愿意为了共同利益贡献自己的力量。男性在进化中产生的性别特点,更符合人们对于“英雄”的认知。而对于女性的刻板印象(比如温柔、顺从、会照顾人等等)与“英雄形象”格格不入,因此即便对于女英雄的刻画,也往往是“男性化”或者“去女性化”,或者干脆是“无性化的”,比如圣女贞德。

另一方面,英雄也表现出了性选择上的优势。不论是从人类学还是从历史学的证据都支持了这一假设。不论是亚马逊的Yanomami部落还是东非的Nyangatom部落,斩首敌人的男性拥会有更多的妻子和子女。对于123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斗英雄奖章获得者和449名普通退伍军人的档案分析发现,战争英雄拥有的平均子女数量显著高于普通退伍军人。《大话西游》里紫霞仙子说:“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他会脚踩五彩云霞来迎娶我。”女性也的确表现出对于英雄的青睐。在美国的约会网站中,军人是仅次于律师的女性最喜欢的约会对象。在实验室研究中,女性被试者对于描述为英雄的男性对象给出了更高的性吸引力评分,但是对于男性被试者来说,女英雄并不会增加性吸引力。

《奇迹少女》电影海报

英雄往往是在人们最需要的时候,尤其是受到伤害和威胁的时候出现。救助他人是英雄最鲜明的特点和表现之一。“谁说女子不如男”,女性并不懦弱,而且更具有同理心,这也是成为英雄的必要条件。即便在战争中,同样也有很多女性英雄,只不过不一定在战场上。在对美国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的超过两万名(波兰、荷兰和法国)二战中援救犹太人的“国际义人”档案记录进行调查后发现,女性的比例与当时这三个国家国民性别比例相当,除去夫妻援助者(因为是一个家庭,不好说哪一方在援助中起决定作用),在单独的援助者中,女性的比例更高。在美国和平队志愿者和国际医生的队伍中,女性也多于男性。男性更愿意通过力量来帮助他人,女性更愿意提供支持和情绪安抚。与男性更愿意冒险、将自己置身于危险当中相比,女性可能只是缺少了成为英雄的机会。

《奇迹少女》电影海报

英雄亦凡人,就像在战争中,不止在战场上的战士是英雄,冒着巨大风险为犹太人提供庇护的平民一样是英雄。典型的英雄人物并不是为了表现自我而逞英雄,他们善良、有同理心、乐于助人,并且无私不求回报。在《奇迹少女》中,马丽娜在没有获得神秘力量之前,就是一个善良而富于同情心的女孩。少有人天生就是英雄,但只要乐于助人,即便能力有限,也可以成为平凡英雄。

心理学家兰克·法利就区分了两类英雄:“大H英雄”和“小h英雄”,大H英雄主义涉及潜在的巨大风险,如受伤、入狱,甚至死亡。而小h英雄主义涉及到我们许多人每天所做的事情:帮助别人、善待他人、维护正义,这些事情通常不涉及我们的个人风险。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有很多一生助人的平凡英雄,比如维护秩序的警察、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甚至送餐跑腿的快递员、清洁城市的环卫工人,都可以是英雄。

英雄不分性别,在于一颗愿意帮助别人的心。

作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王日出

本文来自: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毕琦]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3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230823_1078395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