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活动  >  心理学  >  2023电影中的心理学

《我经过风暴》:打破暴力循环 走出风暴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我经过风暴》是一部让人看起来很揪心的电影,电影的女主人公徐敏,是一位事业成功、看起来生活美满的女性,但在表面的光鲜之下,她却生活在长期的家庭暴力之下。

《我经过风暴》海报

根据联合国的定义, 亲密伴侣暴力是指亲密伴侣或前伴侣造成身体、性或心理伤害的行为,包括身体攻击、性胁迫、心理虐待和控制行为。在我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对家庭暴力进行了界定: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除了身体上的伤害,情感虐待(也称为精神虐待)可能更为常见,这是施虐者用来让伴侣感到精神或情感上的伤害或损害的一种虐待形式,其目的是通过强行改变某人的情绪状态来获得权力和控制权。

《我经过风暴》的电影宣传中说,平均每7.4秒就有一位女性遭受家暴,实际上这个数字来自美国。据国际卫生组织对161个国家2000-2018年的数据分析,在世界范围内约有30%的女性曾经遭受过身体或者性暴力,其中南-东亚的确(包括中国)是发生率最高的地区之一,约有33%的女性一生中曾经历过暴力。在针对女性的暴力行为中,来自亲密伴侣的暴力最为普遍,超过四分之一的女性曾经遭受过来自伴侣的暴力行为,在女性为被害者的谋杀中,38%来自于亲密伴侣。在中国,根据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在2018年的数据统计,22.9%的女性和19.9%的男性曾遭受家暴,这里所统计的暴力,主要包括肢体暴力,而经济控制、辱骂等“冷暴力”的发生率要高更多。

《我经过风暴》海报

在电影中我们看到,徐敏经常被打,而且非常严重,但她并不是一开始就决定要离开,而是长期的忍受着折磨。早在19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Lenore Walker 通过研究“被打的女人”(同名专著),发现不少被家暴的女性出现“受虐妇女综合征”,她们违反自卫本能不反抗。进一步的研究揭示了在家庭暴力关系中常见的“家庭暴力循环”模式,也解释了为什么被虐待的人难以摆脱虐待关系。家庭暴力循环包括四个阶段,分别是:

压力聚积:施暴者开始聚集外部压力,这些外部压力可能包括经济问题、糟糕的工作或只是疲劳。当施暴者因为外界因素而感到紧张时,沮丧情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剧,失控感使得他们变得越来越愤怒。成为施暴目标的人往往会试图找到缓解紧张局势的方法,以防止暴力行为的发生。在这段时间里,有被虐待风险的人通常会感到焦虑,也可能过于警惕,或者在施暴者身边“如履薄冰”,希望自己不会做任何“激怒”对方的事情。

实施暴力:最终,施暴者必须通过释放紧张情绪,让自己感觉重新获得了权力和控制权。他们会开始进行虐待行为,比如:伤人侮辱或辱骂对方,威胁伤害伴侣,试图控制伴侣的行为、着装、饮食等,对伴侣实施身体或性暴力行为,在情感上操纵伴侣等等。施暴者为了缓解不安全感,还可能狡辩、撒谎来否认任何不当行为,比如将责任转移到别人身上(都是被虐者的错)。

修复关系:当事情发生后一段时间,紧张的局势开始缓解时,就会出现和解期。在许多情况下,实施虐待的人会试图通过提供礼物、过度体贴和温柔来“纠正错误”。和解期通常也被当做“蜜月期”,因为此刻两人的关系又回到了最初的甜蜜状态。当经历过虐待的人处于这个阶段时,来自伴侣的额外爱和善意会在他们的大脑中引发反应,释放出让人感觉良好、促进亲密感的爱荷尔蒙,比如多巴胺和催产素。这些荷尔蒙让她们感觉更接近伴侣,好像一切都恢复了正常。

冷静相处:在平静阶段,双方都会提出理由或解释,来为虐待行为开脱。例如,施暴者可能会说他们很抱歉,但会将虐待归咎于外部因素,以证明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正当的。施暴者也可能否认发生了虐待行为,或者大大削弱事件的严重性。有时候施暴者还会对被虐待者提出指控,试图让她们相信这是自己的错。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施虐者会表现出悔恨,并承诺更加关爱和理解你的需求,保证不会再次发生。这种“伏低做小”的态度和对事件的曲解,会让受虐者相信这起事件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从而进一步缓解由于施暴产生的紧张局势。最终,施暴者会让人相信虐待行为已经成为过去,尽管事实并非如此。

《我经过风暴》海报

走出家庭暴力,首先要意识到这种循环模式,放弃幻想。但在电影中可以看到,即便是女性自己意识到施暴者改不了,也会因为其他因素而困在这个家庭里。压力经常来自于外界。很多人在传统上将家庭暴力看成“家务事”,这也造成“家暴”会被当成“家丑”而不足为外人道。电影里也有这样的表现,家庭暴力成了人际关系中的禁忌,甚至是最亲密的人(比如受害女方的家长)也“劝和不劝分”,甚至献身说法,“自己也是这么过来的”、“忍忍就好了”。而其他知道甚至目睹暴力的人,则从“约定俗成”、“社会规范”的角度出发,对家暴行为讳莫如深。殊不知,正是这种“社会禁忌”助长了施虐者的行为越来越嚣张。不仅是周围的人,“清官难断家务事”也使得很多执法人员认为“夫妻间动动手脚”不是大事,本着“家和万事兴”的态度息事宁人。一项2021年对623名警务人员的调查显示,近一半的警务人员不会对家暴的施暴者进行拘留,不论施暴情节是否严重。不过如果执法人员了解《中国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2016年3月开始执行),则更可能对施暴人进行拘留。

《我经过风暴》海报

在电影中,主人公儿女双全,两个孩子都不大。周围的人在劝说徐敏忍下家暴、不要离婚时,也用孩子作为借口——“你走了,孩子怎么办?”

但实际上,在家暴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比如学龄前儿童(比如在电影中的小女儿)在目击家暴之后还可能会出现退行问题,表现为“退化到”更小的年龄,比如尿床、咬手指、总是大哭等等。大一些的孩子(比如电影中的儿子)则可能表现出暴力行为、逃学等问题,同时可能会因为看到虐待而感到内疚和自责,有时候他们也会表现出躯体症状,比如头疼、肚子疼等等。在进入青春期,甚至成年之后,家庭暴力的阴影也可能如影随形,造成长期的心理问题,比如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物质滥用等等。经历过家庭暴力孩子在处理社交场合时更有可能产生偏见,甚至在最初遇到人时会得出严厉的结论。即便夫妻之间不是暴力关系,夫妻矛盾和冲突,对于孩子的负面影响也比父母离婚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更大。父母离婚会让年轻人对自己当前关系缺乏承诺,进而导致关系质量低下,从而对婚姻产生消极态度(对离婚的积极态度)。

家庭暴力可能出现代际传递。在家暴环境中长大的儿童在组建家庭、成为父母后更有可能虐待自己的配偶或孩子,或者更可能陷入家暴关系,原因之一是,这是从小就学到的如何处理亲密关系的方法。电影中的细节就有这样的提示:婆婆的身上也有烟疤,显然在这个家庭中不仅一代人受到了虐待。而也正是意识到了暴力的可传递性(徐敏看到孩子也会表现出暴力倾向),徐敏才更坚定了离婚,走出风暴才是唯一的选择。

作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王日出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毕琦]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3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230921_1078557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