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图 /
一.领路人
入夜的营地安静了许多,白昼里训练的喧嚣已经散去,这里是美国凯斯国家海洋保护区的基拉戈海岸。范哲警惕地扫视四周,因为叶列娜现在正在“工作”。怎么说呢,反正范哲现在算是叶列娜的同谋,门禁系统是他突破的,现在也是他在给叶列娜望风。按章程规定,档案馆网络与外界物理隔离自成一体,只有在内部才能调阅。严格说来,叶列娜就算进到里面也没法“调阅”,因为她根本没有取得相应的权限。叶列娜已经进入档案馆快一个小时了,也不知道情况如何。范哲可不想成为被好奇心害死的猫,再说他对那些档案也没什么好奇心,最多只是对叶列娜有那么一点好奇心罢了。不过虽然是在犯规,但范哲心里并无多少愧疚之感,其他学员都如期离开,偏偏留下他们两个人,而且找谁询问都是一句无可奉告。范哲还好点儿,只是一名工程师。叶列娜以前是特警,天生就是个惹事丫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正好练练个人的手艺。
范哲心虚地刚想四下张望,就在这时,他见到了那个人。范哲敢肯定就在一分钟之前周围都是没人的,估计刚才这家伙是隐身于某个角落。对方显然发现了自己,因为他正点头示意。问题是范哲心里有鬼,他强迫自己不要朝档案馆的方向望。
“这里真美啊。”来人应该是亚洲人,大概有四十多岁,脸上的皱纹宛如刀削。但他的语气让范哲觉得有些奇怪,因为这样的抒情语气像是一个青涩少年。
“当然。”范哲强自镇定地接过话头,“你刚才一直在这里……看风景?”
“我来了一阵儿了,大海落日很壮观,不是吗?”
“当然,你慢慢看。”虽然来人透着古怪,但范哲没有心思追究,心里只盼着这家伙早点离开。
来人望着黄昏的海洋,“宝瓶宫还在原来的地方吧?”
范哲悚然一惊,离海岸八公里外的海面之下就是宝瓶宫。宝瓶宫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是元老级的宇航员训练设施。其生活舱和实验室就建在一个深海珊瑚礁旁边。宝瓶宫长十四米、宽三米,重约八十一吨,建在二十七米深的水下,模拟了空间站的各种生活条件。许多年来,它的面积一直保持在四十二平方米,并非是技术上无法扩建,而是刻意保持与太空居住环境的相似性。其生活设施当然是很齐全的,但是想象一下让人在这里待上几百个小时(所谓的饱和潜水技术)会是什么滋味吧。宝瓶宫主要是为了训练宇航员的太空运动能力,但显然对宇航员的心理素质也是一个考验。据说在未公布的档案里就有宇航员长期幽闭后出现精神疾病被淘汰的记录,当然,这样的资料不是一般人能看到的。不过范哲知道,也许再过一会儿自己就能目睹那些神秘的资料了,希望叶列娜一切顺利。
“您是新来的教官?”范哲试探地问。
“不。”来人意味深长地摇摇头,“很多年前我是这里的学员。”
“啊?”这回轮到范哲吃惊了,刚来时就有人向教官问及以往学员的现状,但被告知这属于机密。而现在居然来了一个活的。
“不用怀疑。”来人淡淡开口道,“不过我出现在你面前属于特例。”
“为什么告诉我这个?”范哲不禁有些紧张,出于本能他也明白某些事情知道了不见得是好事。
“因为我们将一起合作。”来人眼里闪出洞悉一切的光芒,“你、我,还有叶列娜。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何夕。你们之所以一直待在基地,就是在等我,因为我是你们的领路人。”
范哲的嘴微微张开,样子有些傻。这时,他手里的电话响了,上面显示出一条正在传输资料的进度条。看来叶列娜已经有了收获。
“跟我来吧。”来人说完大步朝前。
“去哪儿?”范哲不知所措地问。
“当然是去档案馆。你通知叶列娜终止行动吧,我会解开你们心中的谜团。”
二.参 宿
档案已经发黄。
在恒星际时代,突然出现“纸”这种东西的机会是极少的,这只是因为在个别场合按照规定必须使用所谓的“硬”拷贝材料。何夕早已从电脑中知晓了档案袋里的内容,但现在,他仍然必须在办理完烦琐的手续后从机要员手里接过它。蓝色的菱形印章覆盖在档案的封口处,代表着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威。印章已经有些斑驳,五十多年的时光顽强地在上面留下了自己的力量痕迹。其实所有人都知道,真实可靠的文件内容只能通过电子副本获得,因为在这个时代,只需入门级的原子组装技术便可以假乱真地复制出连同这个印章在内的全部纸质档案,谁也不敢确定手上这套东西就是以前封存的原件。只有基于数论的电子加密技术才能完全确保文件的安全。但这并不妨碍何夕一脸郑重地抽出文件从头阅览,因为这是规定。
看着那些文字,何夕心里涌动出一丝难以言说的情绪,他知道二十年前的那个人也曾经翻阅过这套编号为“145”的档案。范哲和叶列娜亦步亦趋跟在何夕身旁,脸上的激动无法掩饰。何夕瞄了眼范哲,不禁想起当年的自己何尝不是一样。何夕知道,他们俩能跟随自己进入这里看到乐土计划的档案,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这意味着他们至少要淘汰掉两千名以上的竞争者。但何夕不知道,当这两个年轻人下一步完全明了自己的使命后,是否还能像现在这样志得意满。从道理上讲应该影响不大,至少何夕知道,在测试题目中已经隐晦地暗示了某些线索。
“好了。该进入正题了。”何夕示意两位年轻人坐下,“从拆开这份文件开始,我们三个人就算是正式加入到乐土计划中了。或许你们也知道一些内情,但我还是按规定从头说起,因为我是你们的领路人。在未来这段时间里,我将陪伴你们,直到任务完成。”
“还是不用了吧。”叶列娜突然打断何夕,“基础的背景知识我刚刚在电脑里看过了。”她转头看着范哲,“我还传给你看了的。”
范哲有些错愕,他没想到叶列娜竟这样坦诚。本来他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没想到叶列娜真能有所进展。
这回轮到何夕吃惊了,乐土计划属于联邦绝密级,他有些狐疑地看着这个斯拉夫血统、头发微卷的女孩。他知道叶列娜有过特警的经历,但没想到她居然还是一名技术超群的计算机黑客。
“你不用怀疑。”叶列娜落落大方地开口道,“我潜入档案馆,用自己写的一个工具软件搜索到了系统的小漏洞,从而看到了少量密级不高的资料,但也到此为止。总体来说,那个什么乐土系统还是非常stronger的。不过所有事情是我一个人干的,与范哲无关。”
何夕不动声色地问:“那你们知道些什么?”
叶列娜似笑非笑地答道,“至少我知道了我们这趟旅程并非一般的考察,和其他人所知的不一样,这条航路曾经发生过重大事故,充满未知的危险。”
“你……”何夕顿时语塞。眼前这个文弱的女孩显然具有与她外表不太相称的内在力量,她无所畏惧地对视着何夕的双眼,竟然使得后者生出一丝躲闪的念头。一旁的范哲保持着沉默,但看得出来他是站在叶列娜一边的,他看着叶列娜的眼神混和了欣赏与关心,甚至还有隐隐的依恋。这也难怪,他们一起接受训练,特别是这最后一个月他们一直单独相处。何夕心中一凛,这是一个让人感觉不好的苗头。
“恐怕基地的头儿也是有所顾虑吧。”叶列娜幽幽地开口,眼里有洞察的光茫闪现,“我们这次考察本该在一个月前开始,但却一直拖到现在。其实基地并不缺领路人,但却专门将你从四十六光年之外召回来,因为你比他们有经验。”
何夕颓然跌坐。叶列娜说得没错,这次行动的确非同寻常。接到基地的命令,何夕也相当意外,从来没有人会第二次执行乐土计划,这是没有先例的。二十年来,何夕一直生活在天蝎座渤海星。天蝎座18号星距离太阳系四十六光年,地球天文学家很早就开始关注这颗恒星,原因在于它和太阳实在太相像了,几乎具有相同的年龄、质量、直径,甚至表面温度,就连自转周期也非常接近,都为二十五天左右。这颗位于天蝎座左螯上的恒星理所当然成为人类优先纳入考察计划的星球。所以“虫洞通道”刚刚进入成熟阶段,人类就向天蝎座18号星发射了探测飞船。正如英谚里常说的“坏运气连着坏运气,好运气连着好运气”一样,人们惊喜地发现,这颗恒星的第二颗行星竟然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最可贵的是,经过后续的仔细探查,发现这颗行星上还没有进化产生具有智能的生命体。一句话,人类中大奖了,奖品就是一颗直径一万一千公里、后来命名为“渤海”的生命星球。
但是叫他怎么对叶列娜说呢?这两个年轻人可能知道一些事件的轮廓,但以他们现在的心境,怎么可能体会到那些事情背后的鲜血与生命的分量?是的,他们太年轻了,他们只是好奇,只是对世界上的未知充满向往,却不明白人生一直行进在雷区之中,无法察觉的灾难随时可能吞噬一切,经历过危险的人才能加倍珍视生命。其实为了执行这次任务,基地总共向十二位“老人”发出了非强迫性的召集令,但最终只有何夕一个人接受了命令。
“先生,你怎么了?”范哲关切地问,作为一名工程师,他不像叶列娜那样咄咄逼人。
“没什么。只是渤海星的氧气含量略高于地球,我这次回来时间不长,还没完全适应。”何夕抚了抚有些气闷的胸口,“其实就算你们没有突破系统,有些事情我也是会告诉大家的,所以我不打算将这件事情上报。当然,我会提醒他们系统出了漏洞。不过也请你们不要再对其他人提起这件事,好吗?”
叶列娜的目光在何夕脸上停留了一秒钟,声音突然变得低缓:“谢谢。”
“还是让我们说说里海星的事情吧。”何夕戴上数字手套,房间里顿时暗下来,一幅全拟真的星图浮现在半空中。淡淡银河垂地,仿佛某个超级巨人的信手涂鸦。“看那里,猎户座,也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参宿。”
何夕手指微动,星图在急速地拉近,“这颗编号为HP26762的红色恒星距离地球一百六十八光年,光谱类型F,太阳为G,所以它的表面温度略高于太阳。”
镜头拉近,红色的灰尘被放大,显出模拟的细部结构,可以看见丝丝缕缕的日饵偶尔喷吐出星球的表面,宛如条条纱巾。那是另一颗光明星球,是太阳远在亿兆公里之外的兄弟。何夕注视着这颗美丽的空中宝石,眼里有种难以描述的神情,即使以范哲的粗疏,也能看出这个中年男人分明对这颗远在一百六十八光年之外的星球有一种奇特的情感。叶列娜记下了这一幕,她隐隐觉得此次的任务透着一些诡异。
“恒星HP26762的第二颗行星就是里海星,它是在五十多年前被发现的,在例行的二十年观测实验期后正式纳入乐土计划。里海星形成于三十亿年前,比地球年轻。它和地球的主要差别在于,它的铁镍质核心偏小,这导致地核冷却速度更快,虽然只过去了三十亿年,但它现在的地磁强度只有地球的二分之一,而且目前还在继续以每年亿分之一的速度减少。将来里海星也会像火星一样彻底失去磁场保护,到时候在恒星粒子流作用下,它最终将失去绝大部分液态水。不过那是二十亿年后的情形,在未来几亿年内它依然算得上人间的‘乐土’。”何夕按照例行规定做着介绍。
“等等。”叶列娜插话道,“HP26762恒星表面温度高于太阳,里海星的磁场又弱于地球,那上面的恒星辐射一定比地球更强。”
何夕赞同地点点头,“准确地讲,里海星表面的平均恒星辐射强度是地球的两倍,在两极地区还要高得更多。我看过当年里海星传回的极地照片,某些时候在极光辉映下,夜晚就像白天一样。实际上,在里海星30度左右的低纬度地区,偶尔能看到极光,这就好比在上海市看到北极光。”
“那肯定很美。”范哲露出悠然神往的表情。
“当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得令人呼吸不畅。”何夕淡淡一笑,“但可惜我们欣赏不了多久。高能粒子会让我们的眼睛很快患上白内障,我们的骨髓细胞会被迅速摧毁,接下来便是顺理成章的结果——死亡。”
“所以才需要先行者,对吧?”叶列娜插话道。
何夕这次没有表现出诧异,他料到叶列娜已经查到了先行者的资料,“是的,先行者率先登陆并征服这些星球,如果有可能,他们还承担着改造星球环境的任务。总之,先行者是值得我们永远尊敬的一群人。他们为人类的美好前途付出一切……”何夕陡然止住,脸上浮现出萧索之意。
叶列娜与范哲面面相觑,何夕凝视着虚空中的猎户座群星,心里不禁滚过一阵悠长的感叹。在一百六十八光年的时空阻隔之下,彼端已然是另一个世界。
“资料里提到了通道事故……”范哲小心地提起话头。
何夕从短暂的失神中回过神来,“是的,通道,那是一次事故。在发现里海星的时候,虫洞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人类在坐标点之间的跃迁有过无数成功的经验。虫洞技术的基石是引力,正是靠着对强大引力的精确操控才能将空间‘穿孔’,从而实现超距跃迁。虽然虫洞跃迁的理论耗时为零,但在实际中至少要维持十五秒稳定态,才有足够时间完成一次操作。不过,虫洞的理论基石已经隐含着虫洞跃迁的一个危险,虫洞总是成对儿出现的,而如果在虫洞对之间的直线空间上存在着强引力物体,那么在跃迁之前就必须考虑到这种引力的影响,将其代入到计算中,否则建立的虫洞对将陷入紊乱状态,跃迁目的地将变得无法预料。”
叶列娜插话道:“的确,这种情况下,一旦误入巨星系的核心区域,肯定会导致灾难性后果。”
何夕摇摇头,“你说的情况并不常见,就总体而言,宇宙中物质的分布非常稀薄。现在发生的几起事故是另外一种更复杂的情况。”
“什么情况?”范哲问。
“偏移并不只发生在空间上。”何夕神色凝重地说,“第一艘事故飞船发现自己偏离预定地点约二十光年,当他们和地球建立量子通信之后,才发现虽然他们只感觉过去了一瞬间,但在地球上,时间已经过去了四个月,人们当时都以为他们遇难了。所以他们是同时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出现了飘移。”
“他们穿梭了时空?”叶列娜倒吸了口气。
“‘穿梭’这个词容易导致误解,没有人能够回到过去,只可能往后飘移。”何夕接着说,“根据事后分析,这种效应相似于物质以光速运动时的情形,对他们而言,时间停止了。迄今为止,相同的事故发生了六起,有的是几个月,有的是几年。最长的一起失踪事件已经过去了六十年,至今没有消息,而且可能永远都不会有消息了,他们很可能已经被巨恒星吞噬了。”
“里海星任务也是事故之一,对吗?”叶列娜幽幽地问道。
“是的,就是猎户座里海星。”何夕点头,“也是我们这次的目的地。”
“这种威胁来自黑洞吗?”范哲插话道。
“并不是那么简单。”何夕缓缓摇头,“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虫洞对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十光年,所以去某个外太阳系的行程实际上由一系列的跳飞组成。而对强引力物质的探查,就是对建立航道最重要的工作。十光年虽然是一个非常广大的区域,但现有技术对于包括普通黑洞在内的强引力源的探查是很准确的,唯独对那些形成于宇宙大爆炸初期的微黑洞束手无策。这些太初黑洞非常小,有的视界还不到一微米,具有的引力却很强大,要完全排查极其困难。好在这种特殊结构并不常见,而且根据计算,单个微黑洞并不足以扰乱虫洞对的运行,除非是遇到散布的微黑洞群落,否则虫洞跃迁依然是安全的。实际上在事故之前,已经往里海星成功发射过多艘飞船,一切运行正常。”
“资料上讲,飞船成员发回了遇险信息。”叶列娜开口道,“是在出发后三个多月的时候。当时他们不仅在时间上飘移了六十多天,而且还在空间上误入了一颗超强辐射脉冲星的势力范围。当时两名男性成员已经死亡,最后那名女性成员发出航线上存在高危险微黑洞群警报信息之后也死了。”叶列娜注意到何夕脸上难以掩饰的痛苦,“这直接导致前往里海星的航道自二十年前中断至今。”
“是的。”何夕调整一下情绪,“航道的重新探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在已经发生了悲剧的情况下。现在的新航道在距离上远了一些,但应该能够绕过那个可怕的微黑洞群落区域。”
“能确定是微黑洞造成的事故吗?”叶列娜探究地问。
“这个,当然了。”何夕有些诧异地看了眼叶列娜。
“可是后来并没有确切发现微黑洞群落的消息,现在新航线只是绕道而已。为此居然白白耗费二十多年时间……”叶列娜突然止住,因为她发现眼前的何夕陡然间已经变成了另一个人。
“你说什么?”何夕瞪大双眼须发贲张,“你有什么资格怀疑于岚的判断?这是她付出生命代价才得到的结论,你……”
叶列娜忙不迭地道歉,她也觉得自己的怀疑有些过分,“对不起,我只是有些好奇。”
何夕撑住额头,二十年了,一切仿佛昨天才发生,包括于岚最后那凄美的微笑。
三.商 宿
休斯敦宇航中心一派繁忙,里海星飞船将在这里升空,进入外层空间后再转入虫洞飞行。虫洞飞船的主体就像是一颗巨大的枣核,周围悬浮缠绕着三个交叉的线圈。领路人马维康带着他的组员加腾峻和于岚一字排开站在飞船前面,接受人们的祝福。
何夕面无表情地注视着站在飞船前面的三个人,准确地说,他的目光只是落在那个娇小的身影上,心里麻木得没有一丝感觉。就在昨天之前,他的心还被幸福的憧憬填得满满,而现在一切都已无法挽回。
是的,就在昨天,何夕当时刚刚从减压舱出来。在宝瓶宫受训的宇航员由于长时间生活在水下,他们的身体体液被高压氮气所充斥,在返回海面前要进行十七小时的减压,这是最让人难受的环节。何夕一出减压舱禁不住仰头深吸一口气,感觉自己这才算活过来了。等他再次平视前方时,一眼便看到了于岚那俏生生的身影。
绿树,草地,衣袂飘飘,这是一道风景。
于岚扬起脸,有些调皮地看着何夕,“谢谢你这段时间对我的照顾。”
“咱们的生物学博士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客气了?”何夕略显木讷地笑笑,他们前后相差十天进到宝瓶宫,在那里共同训练了二十天。其实何夕觉得应该说感谢的是自己,因为自己晚到十天,是于岚告诉了他许多有益的经验。不过,在一起突发事故中,也的确是何夕帮助于岚脱离了险境。
“我是来同你道别的。”于岚轻声道,她低头看着地面。
何夕有些意外,“道别是什么意思啊?我们可是分在同一个组的,应该是半个月后一起出发吧。”
“基地做了调整,我改派了别的任务。”于岚黑白分明的眸子里闪过难以言说的神色,一种痛楚的感觉在这一瞬间从她心头滑过。二十天前的一次训练中,于岚的潜水设备发生了紧急故障,何夕没有任何犹豫地把自己的呼吸器拉开接驳到她的面罩上。那一刻,于岚心里某个最柔软的地方被深深触动了,她没想到,这个世界上真的会有一个人视她胜过自己的性命,她本以为这样的情节只存在于赚人眼泪的小说里。那是怎样一种天雷地火般的触动啊。
“哦,怎么会这样?”何夕语气里有难以掩饰的失望,他觉得自己的心正在往下沉。
于岚咬住下唇,叫她怎么跟眼前这个比自己小一岁的大男孩说呢?其实正是她自己要求改派的。十天前,当她回到基地知晓了任务的全部内容后,她只能作这样的选择,等何夕知道真相后,应该也会同意这是最好的选择吧。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很伟大很崇高的东西,跟它们比起来,爱情虽然美丽,但却只是一件渺小的装饰品。于岚想到这一点的时候,突然觉得有一丝什么东西从身体里被抽了出去,渐行渐远,仿佛多年前的某一天,她眼睁睁地望着心爱的布娃娃飞出了列车车窗。
“再过二十四个小时,我就出发了。”于岚脸上挂着空洞的笑容。
“我们以后还能见面吗?”话一出口,何夕就发现自己问得太蠢。刚受训时他们就被告知,不同小组成员的后况将列为机密,彼此是无缘再见的。
“知道我要去哪里吗?”于岚的声音像风铃一样动听,“是位于猎户座的里海星,中国古人所称的参宿。而你要去的渤海星位于天琴座,中国古人称之为商宿。”
何夕陡然间明白了什么。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参星在西,商星在东,千百年来,地球上的人们从未同时看到过参宿和商宿,当一个上升,另一个便下沉,永世不能相见。
于岚的心里也滚过宿命般的浩叹,十天前她只是请求改派任务,到里海星是上面的人定的,但却那么不可思议地映照到千年前的诗句里,仿佛冥冥之中真有天意的存在。
……
送别的人一 一上前告别,祝福三位人类的勇士。这时,领路人马维康注意到了于岚的沉默,“我们基地最美丽的女士不想对大家说点什么吗?”
于岚被突如其来的提问从失神中拉回,她静静地巡视全场,“谢谢大家来送我们。其实,我要说的话昨天已经说完了。”于岚望着人群中的何夕,脸上是一抹带泪的笑容。
何夕嘴唇翕动,那是只有他们两个人才能听到的诗句:“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是的,这就是人生的宿命。当昨天何夕第一次打开属于他自己的渤海星任务档案时,立刻就明白了于岚做出的是怎样的决定,他现在赶到发射场只为最后与于岚告别。这并不是什么一般性的考察任务,在那个无比崇高的目标之下,需要他们付出的很多,这其中就包括——爱情。
四.水星球
预定目的地设定为距渤海星六十万公里的外层空间,这是为了尽量避开渤海星两颗卫星的干扰。作为领路人,何夕完成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操作。每一次十光年跳飞后的方位确认、航道修正以及能源补给,需时约两天。其实一切都是在计算机程序的安排下进行,领路人所能做的也不过是摁下确认按钮,这虽然只是一个表象,但却让人觉得仿佛是自己在掌握着命运。何夕摆摆头将这个念头甩开,拇指毅然摁下,启动最后一次跳飞。
三十五个地球日之后,虫洞飞船突兀地出现在渤海星的外层空间,就像一个从遥远虚空中钻出的幽灵。防护罩缓缓打开,母星明亮的光线经过过滤之后照射进来。叶列娜和范哲迫不及待地解开束缚,飘移到舷窗旁,里海星巨大的身影悬浮在远处漆黑的深空中,像是一只绘满蓝色花纹的瓷盘。
是的,蓝色覆盖了里海星的全部表面,这是一颗没有陆地的水星球。虽然这是从资料里已经知道的事实,但同地球的巨大反差,还是让人一见之下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真美啊。”叶列娜如痴如醉地赞叹道,“哎,范哲,你看它像不像一颗矢车菊蓝宝石?”
“真想把它镶嵌在一颗戒指上送给我的新娘。”范哲幽幽开口,“不过它真的太奇特了,竟然没有陆地。”
何夕的动作比年轻人慢了半拍,他凝望着里海星,一时间心潮起伏,“里海星并不奇特,恰恰相反,是地球更奇特。”
“你说什么?”范哲不解地问。
“宇宙中的行星无非两种,要么有液态水,要么没有。相比之下,存在液态水的行星是小概率事件,根据现有资料来看,几率小于一亿分之一。因为这要求行星具备一系列极难满足的条件,比如行星与恒星的距离、恒星所处的年龄阶段、行星自转的速率、行星的质量及引力大小,以及大气层厚度等等。这些条件的苛刻程度,足以与宇宙常数所具有的奇异精确程度相提并论。你们想想看,在太阳系里存在那么多行星、小行星以及卫星,但确定拥有液态水的却只有地球。”何夕耐心地讲解,“但另一方面,由于宇宙无比巨大的物质数量,存在液态水的行星数量在实际上却又是一个天文数字。而在数以十亿年计的时间条件下,如果我们认可生命的自发论是正确的,那么,液态水和生命存在几乎就是一个等同的概念。所以一般性的看法是,宇宙中生命绝非地球所独有。”
“这个我大概是知道的。”叶列娜插话道,“可刚才你说地球才是奇特的又是什么意思?”
“你们应该知道,地球表面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我的意思是,在拥有液态水的星球里,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小概率现象。”
叶列娜和范哲面面相觑,表情都有些发呆。
“实际上,水这种物质在地球总的物质中占有比例相当低。这些水大致有几个来源:地球形成时的太初尘埃、数十亿年来引力俘获的星际水分子、撞击地球的小行星或彗星带来的水分。正是这些极其复杂的来源共同形成了地球上现在的水分。地表水的重量不到地球重量的万分之六,地核中则基本可以肯定没有水的存在,而为了测出地幔的情况,公元2002年,日本的研究者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创造出四种和地幔矿物相似的化合物,然后向这些化合物灌水,测试它们吸水后重量的变化如何。结果表明在地幔处溶解的水是地表水量的五倍多。所以地表水的重量加上地幔水的重量,水占地球重量的比例约为千分之一。这是一个非常低的比例,我们完全可以想象水占比高得多的行星,理论上甚至不能排除百分之百由水构成的星球,有些小行星和彗星的构成比例差不多就是那样的。那么从道理上讲,在所有存在液态水的行星上,水重量占比小于千分之一也是稀有事件。也许在一百个这样的行星中,九十九个都比地球的含水量大。”
范哲听得有些发呆,而叶列娜也罕见地保持沉默。
何夕笑了笑,“别这样看着我,要知道我的专业就是天文学,我当年的毕业论文就是研究地外含水行星的,题目就叫‘水星球’。让我们回到正题吧,而即使以千分之一这样低的占比来看,海洋也占据了地球的大部分表面。如果我们假设某个行星的水重量为星球总重的千分之二,那么按照一般化的原理来看,大陆其实已经不大可能存在了,个别岛屿有可能存在,但如果行星含水比例再上升一点儿,它们也将完全消失。也就是说,我们有理由认为对于所有存在液态水的星球来说,大片陆地的存在只是一个小概率事件,而表面基本被海洋覆盖才是常态。实际上迄今为止,在现在人类发现的两百多颗地外生命星球中,只有一颗星球具有大片陆地。”
“在哪里?”叶列娜按捺不住地问。
“就是我生活了二十年的渤海星。它的表面百分之九十被海洋覆盖,具有一片面积接近亚洲的大陆。当初发现它时,引起的重视是空前的,地球委员会启动了最紧急预案。”
“为什么?就因为它有陆地?”范哲插话道。
“还能有别的原因吗?就是因为陆地。”何夕肯定地点头。
(未完待续)
(本文刊登于《科幻世界》2010年12期,为银河奖获奖作品,收录于何夕《人生不相见》中短篇小说集)
最热文章
完美人生
隐形时代(下)(1)
隐形时代(上)(1)
【榕哥烙科】第537期:进化的速溶咖啡,如何越来越醇?
“瓷韵中秋,科技添彩”——2024年中国科技馆陶瓷主题中秋专场活动
守时大神——空间冷原子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