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20201210_1038787_taonews.html
培养姬
首页  >  专题  >  学姐来了  >  培养姬

为什么医生看病总爱抽血?

图文:培养姬

导语:去医院看病,小到感冒、发烧,大到肺炎、肿瘤,往往都需要抽血检查。为什么一看病就要抽血?为什么大多时候抽血要空腹?抽血部位又有什么讲究?

人体血液遍布全身,有运输、参与体液调节、维持内环境稳定以及防御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血液中除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以外,还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无机盐、激素、酶、抗体、细胞代谢产物等多种物质。

运输——由肺吸入的氧气以及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都需要通过血液运输到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供其使用;同时血液又将各组织器官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带走,运送至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参与体液调节——激素、酶等物质依靠血液传递才能发挥其生理作用。

维持内环境稳定——血液对于维持内环境温度、PH值、渗透压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防御——血液中的白细胞可以吞噬病毒、细菌等,各种抗体也具有免疫作用,血小板具有止血功能。

机体的生理变化和病理变化往往会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可以说血液当中存储着人体的健康信息,所以很多疾病都需要验血,对血液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血常规可以帮助医生诊断感冒类型、贫血类型、腹泻原因等。通过血液检查还可以了解人的血脂和血糖水平、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等是否正常,还可以进行免疫检测、肿瘤筛查等。

为什么大多时候抽血要空腹?

很多时候医生都要求病人早晨空腹来抽血,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看过验血单的人都知道,一般情况下每种化验结果后面都会有一个正常值参考范围,这个参考范围一般都是在空腹条件下采集大量健康人的血液进行检测得出的。前面我们讲过,血液有运输营养物质的功能,进食后食物中的成分进入血液后会对某些成分的浓度造成影响,从而使化验结果出现偏差。此外,进食后食物经过消化形成的乳糜微粒被吸收到血液中,血液容易变得浑浊,干扰血液的分析化验,也会造成验血结果不准确。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验血项目都一定要空腹进行,比如血常规就可以不空腹。国家卫健委2020年3月26日发布的《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2020年10月1日正式实施)中指出,需要空腹采血的检测项目包括(不限于):

(1)糖代谢: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等;

(2)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 A1、载脂蛋白B、脂蛋白a、载脂蛋白E、游离脂肪酸等;

(3)血液流变学(血粘度);

(4)骨代谢标志物:骨钙素、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骨碱性硫酸酶等;

(5)血小板聚集率(比浊法)。

除了上述几种检测外,还有一些检测也往往建议在空腹条件下进行。一般情况下需要空腹采血的项目在检查单上都会明确写出,医生也会明确提醒。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中还明确的空腹的标准:

空腹要求至少禁食8h,以12h~14h为宜,但不宜超过16h。宜安排在上午7:00~9:00采血。空腹期间可少量饮水。

抽血部位也有讲究?

大部分时候抽血,都是从手肘处抽取静脉血,但偶尔也有从指尖抽血的时候,甚至还有从手腕抽血的情况。不同部位抽血有什么讲究呢?

人体内的血管可以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从不同部位采的血相应也有动脉血、静脉血和末梢血之分。

肘静脉是最常用的抽血部位,这里静脉较粗,且位于浅表位置,容易操作。血常规、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等生化及免疫检查一般都从肘静脉抽血。

与静脉相比,动脉的位置一般较深,而且血管壁厚,采血疼痛感也强。动脉血最常用的采血部位是手腕处的桡动脉,此处动脉位置相对较浅。动脉采血一般用于血气分析,即通过血气分析仪对血液中的氢离子浓度(pH值)、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分压等进行检测,以了解人体内的酸碱平衡状态和呼吸功能。

末梢血则往往在指尖抽取,有时候也会在耳垂抽取。末梢血可以用来做血常规、血型检测等抽血量比较少的检查。需要的血量较多时,一般还是用静脉血。

 

参考材料:

[1]十万个为什么:医学(第六版).P105

[2]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WS/T 661—2020)

[3]医学微视:血气分析是查什么的?主要指标是什么?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是中国数字科技馆(www.cdstm.cn)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分享到:
【请勿移动和删除】培养姬的介绍

培养姬


  “(敲黑板)注意了注意了,要划重点了!”
  S学园三年级的大小姐。职务是学习委员,成绩优异且非常认真,私下里很好相处。有什么问题请教她绝对没错。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