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活动  >  心理学  >  2018电影中的心理学

《找到你》,失去孩子的母亲

  《找到你》的主人公是两位母亲,一位丢了孩子,一位带走了孩子。实际上,在影片中,失去孩子的有三位母亲——一位因为孩子被绑架,一位因为孩子去世,还有一位因为离婚失去了监护权。为人父母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骨肉分离,更何况生离死别。今天就来聊聊失去孩子的母亲。

  骨肉分两端——与孩子分离

  电影中的律师李捷正在处理一桩争夺监护权的案子,她自己也在法庭外与前夫争夺着孩子的监护权。争夺监护权本身也会给双方带来巨大的压力,而失去监护权,意味着与孩子的分离,这既是身体上的离开,在情感上也会有疏离。

  一些失去监护权的父母会感受到来自孩子的敌对和排斥,这些孩子可能让人觉得残忍、没良心,有些还会贬低自己离开的那一方父母,这会让这些父母伤心、难过。但从孩子的观点出发,拒人于千里、推开自己的恰恰是父母,甚至不少周围的人也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认为是他们“不要孩子”,由此带来的流言蜚语也会给家长造成污名化,造成社会性心理压力。为了争夺监护权,或者让对方不再出现在自己和孩子的生活中,离婚的一方会故意给孩子灌输“爸爸/妈妈不要他、对他很坏”的想法,让孩子害怕、讨厌对方,这种现象有个专业的名词叫“亲子疏离”。被排斥的父母会失去来自孩子的爱和同情,可能会变得被动、抑郁、焦虑,害怕与孩子相处——而这会加剧与孩子的疏离。

  与失去监护权的父亲相比,与孩子分离的母亲会受到更大的心理和身体健康的影响。对于很多母亲来说,“母亲”的角色不仅是生活中所承担的重要责任,也是她们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根据社会角色理论,拥有多重社会角色有利于个体的健康,因为不同角色会满足个体不同方面的需求,而一个角色出现困难,也会得到来自其他角色的支持。离婚造成了女性作为“妻子”角色的失败,她们可能更需要从母亲的角色上获得满足,而来自孩子的需要成为了满足感的主要来源。

  尤其是全职主妇,“相夫教子”几乎是生活的全部,同时失去丈夫和孩子,又缺少其他社会角色作为支持,对她们来说打击是重大、甚至毁灭性的。单亲母亲常会出现自我封闭、不愿与外界交往的情况。除了单亲妈妈缺乏与人交往的主观意愿,朋友和家人可能会对她们“另眼相待”,甚至会将婚姻失败的原因归结到女性身上,在她们最需要的时候不能提供有效的实际帮助和情感支持。就像在电影中只出现三次的朱敏,怀孕后便辞职当起全职主妇,所有的心思都扑在家庭、孩子上,丈夫出轨离婚,却因为自己没有工作、不能证明自己比丈夫更能保障孩子的生活而丧失监护权,因而选择了自杀。

  不仅离婚、失去监护权会使得家长与孩子分离,有些家长也不得不放弃孩子的监护权,比如未婚生子后,不少年轻的妈妈会将孩子送人抚养,从而与孩子分别。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澳大利亚的一位专门帮助未婚妈妈的社工就指出,这些母亲也会出现很多身体和心理的问题,比如抑郁、焦虑、失眠(或总是昏昏不醒)、失去食欲(或暴饮暴食)、人格失调、感到巨大的恐惧和怀疑、丧失自信、强烈的被排斥感、深深的自责和后悔。因为未婚生子的羞耻、将孩子送人的愧疚、担心孩子会遭遇痛苦和不幸的忧虑,都成了套在这些放弃孩子的母亲身上的镣铐,让她们举步维艰,有些甚至选择自杀。

  在此后的一些研究则发现,即使在多年之后,将孩子送人的父母,特别是父亲,还会感到丧失感、痛苦和悲伤。有些母亲会试着压抑自己的情绪,或者将这些情绪通过其他方式表现出来,比如愤怒、愧疚,周围有儿童就会觉得不自在,害怕自己的秘密被发现,对后来的婚姻造成影响,还可能有酗酒或者毒品依赖的问题。

  另一项调查发现,80%曾经送走孩子的母亲,在再次成为母亲之后,教养子女会出现问题,比如过度保护,对孩子的健康过度担忧,难以接受孩子变得独立、离开自己。心理学家认为,对于后来子女的过度保护,是由于送走原先孩子的内疚情绪一直没有完全缓解,从而形成了补偿性心理。

  生死两茫茫——孩子的去世

  就像《找到你》中的孙芳,孩子是生命中最宝贵的,也是未来和希望。随着孩子的离世,自己的世界也失去了光彩。影片的最后,孙芳选择了死亡。实际上,孩子的死亡也会增大父母死亡的危险——研究显示,在丧子一年中,母亲死亡的风险增加了四倍。

  人们在遭受天灾人祸之后,亲历了伤痛,失去了亲人朋友,或者目睹了他人的伤亡之后,在身体和心理上都会有一系列的反应,包括恐慌、忧虑、情绪低落、失眠、频繁、做恶梦。这些反应都是人类正常的应激机能。一段时间后,很多人的症状都会有所缓解。如果症状持续时间过长,就会到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这种情况下,可能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心理或精神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便是在家长得知儿童患重病,或者儿童突然离世后可能出现的一种心理障碍。PTSD的症状之一是再体验,即个体会产生闯入性的创伤情境再现,而且再现的内容非常清晰、具体。比如,经历过灾难的人脑中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灾难来临时的场景,从而反复体验当时那种痛苦、焦虑的感觉。这种再度体验会给个体带来极大的痛苦,并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产生一些PTSD相关的共病(如焦虑、恐惧、自责、失望、抱怨等)。症状之二是回避反应:为了避免再度体验痛苦,个体会主动回避一些可能引发创伤体验的事物,会避免故地重游或旧事重提。PTSD的症状之三是高度的警觉,许多小的细节事件都会引起患者比较强烈的反应,比如地震后的患者看到任何轻微摇晃的物品都会惊慌。进一步还表现为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之四是情绪或认知的改变,他们的情绪通常会持续低落,并会对原来感兴趣的事务丧失兴趣,或表现出愤怒、悲伤等负面情绪,他们也可能对于自己、他人、社会抱有负面的态度、持有非理性的负面观念,比如把灾难的原因归结于自己,认为未来没有希望,还可能把自己孤立起来,避免和他人交往。

  除了创伤后应激障碍,丧子父母还可能出现持续哀痛障碍。持续哀痛障碍是指在所爱的人去世之后,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症状。眼看着所爱的人去世,人间的哀痛莫过于此。悲伤、懊恼,甚至愤怒、自责,都是常见的情绪反应。除了情绪之外,还会伴随着生活和行为上的改变,比如吃不下、睡不着、不能集中精力等等。这些悲痛反应一般会随着时间而减轻乃至消失,但是有少数的人却长久不能从哀痛中走出,大约10%的未亡人会演变为持续哀痛障碍,影响到健康和日常生活。

  同样是经历重大创伤性事件所引起的症状,持续哀痛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有相似之处也有所不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要症状包括对于创伤事件的再体验(闪回)、主动回避、情感和认知的改变、高唤起症状;持续哀痛障碍的核心症状是和亡者分离所带来痛苦、不可自拔的怀念,并伴随一系列认知、情感和行为症状,如难以接受死亡、对自己的身份感到困惑(比如自己的一部分随着亡者而消失)、没有能力关心其他事情、感觉生活没有意义、感到愤怒或内疚、不能重新开始生活、情感麻木等。持续哀痛障碍的诊断,是在亡者去世后6个月以后依然有上述症状并显著地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功能(如社交、工作、家庭生活等)。持续哀痛障碍也会产生其他的心理及行为障碍,比如上述的PTSD、抑郁、焦虑、物质滥用(吸烟、酗酒、药物依赖等),严重的还可能引起自杀。

  由于意外而丧子,无疑是最大的打击。在孩子自杀、因为事故意外死亡或者婴儿猝死之后18个月,78%的父母依然有非常强烈的哀痛反应,在一项瑞典大规模调查中,26%的父母在孩子去世4-9年后依然不能走出阴影。在512大地震五年后对于丧子父母的探访,这个群体抑郁和焦虑发病率依然超过40%,且年龄越大症状越严重。国外综述研究指出,丧子,尤其是老年丧子,会大大影响父母的健康,缩短寿命。

  丧子之痛也使得夫妻关系有所变化。有不少夫妻在孩子死后关系紧张、婚姻满意度下降。互相责备是导致这种负面变化的重要因素,在《海边的曼彻斯特》中,李的前妻就曾对他说过很多恶毒的话,这不仅会使得个体的内疚加深,更会削弱夫妻之间的信任和联结。当双方沉浸在自己的哀痛之中,双方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远(从心理到身体均会疏远),最终导致分居或离婚。对于孩子因意外而死、没有其他孩子的父母来说,丧子夫妻更容易离婚。

  向前看,再出发

  对于离婚的父母来说,失去监护权不意味着失去孩子。虽然不再是夫妻,但依旧是孩子的父母。尽量减少离婚过程中或者离婚后的正面冲突,理解孩子在父母离婚过程中的反应,协商如何共同参与子女的成长(比如联合监护权、固定的见面周期等等),都有助于离婚双方、子女的心理适应。

  面对孩子永久的离开,夫妻双方需要更多的相互支持。夫妻之间的沟通、交流、互相安慰,来自亲朋好友的社会支持,共同在悲痛中成长,重新审视生活,寻找生命的意义,都能帮助走出悲痛。针对持续哀痛障碍,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等心理治疗也有积极的效果。

  不论是与孩子分离还是永别,对于父母都是心理创伤,但在创伤之后,除了伤痛,还可能伴随成长。创伤后成长反应了在创伤后表现出的积极的心理成长,强调经历危机之后,个体自我恢复、自我更新的能力。创伤后成长包括自我觉知的改变、人际关系体验的改变、对生命基本观念的改变、信仰和精神追求等方面的改变,这些改变可能会让创伤经历者有好的变化,比如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更和谐,找到生活中新的可能性,增加了自信和自我效能感,更能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创伤后成长也并非无缘无故、有了灾难就能成长,也和很多内在和外在因素有关。比如社会支持可以促进创伤后成长,而对于创伤经历的积极、主动思考,也可以促进创伤后成长。另一方面,心理韧性高的人能够更好地应对不利环境带来的创伤事件,能够在不利的环境中发现积极的意义,并且善于运用积极情感使自己从消极经历中恢复。

  作者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王日出

本文是中国数字科技馆(www.cdstm.cn)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责任编辑:李鹭]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