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媒眼看世界

第39期:“不可能”的空间视错觉

第39期:“不可能”的空间视错觉 0:00
最新发布时间: 2021-09-08   浏览数:
分享到:
  本专栏面向科普工作者和社会公众常年征稿(点击“投稿说明”查看详情),征稿邮箱:zhaozheng@cstm.org.cn。
  作为诉诸于视觉和听觉的艺术,科幻电影最具吸引力的恐怕就是空间奇观化的视觉呈现方式,探知不同空间、形态、维度之间的关联与转换,打开了通往未来世界的大门。
  英国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科幻片《盗梦空间》在摄影、美术、视觉效果上都带给观众享受的盛宴。
  影片主要讲述男主人公多姆·柯布因能潜入人们精神最为脆弱的梦境,窃取潜意识中最有价值的秘密而引发的一系列故事。这项特异功能使多姆成为危险的企业间谍活动中最令人垂涎的对象,但也让他沦为一名国际逃犯。影片剧情游走于梦境与现实之间,还穿插着“梦中梦”的多层次梦境以及“梦境分享”的概念。在梦境与现实的真假混淆中,影片最大难点就在于如何巧妙地运用电影艺术语言凸显出梦境与现实各自的特征。
  画面和空间构图是电影艺术语言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寻常影片表达梦境所采取的手法主要通过频闪、虚拟、重叠画面,造成朦胧感和不真实感,而科幻片《盗梦空间》则对梦境的表达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处情节就是“前哨者”亚瑟传授“筑梦者”阿里亚德妮如何设计梦境里的建筑,其实就是把建筑设计成不可能的图形,创造出闭合的循环。这些“不可能”的图形就是运用视错觉进行影像的空间构图和视觉转化,极大地丰富了电影语言。
  视觉是人类重要的感知,由外界光传播、视觉系统接收、人脑处理共同协作产生,而视错觉是人类视觉感知时,对客观事物产生不正确认知的一种现象。运用视错觉艺术能使图形空间中的图形元素呈现出从2D到2.5D再到2D的效果,使观众在视觉上直接感受图形从2D到3D再到2D的错视觉体验,极大程度刺激我们的视觉感官,同时也让视错觉空间艺术在科幻电影空间设计中发挥其独特魅力,打破常规的固有思维,从而使人们产生不一样的解读并引发想象。
  图形设计大师埃舍尔就擅长运用矛盾空间、悖论、循环,以及绘画图底之间的关系进行视错觉图形创作,既与现实相互矛盾,又与人们对图形的欣赏角度相契合,完全挑战了人类的认知。比如,我们所认为的世界不过是以本身认知作为参照系,如果我们身处在太空,何所谓上又何所谓下呢?
  视错觉作为一种视觉现象,也受到各个设计领域设计师的青睐。设计师可以通过视错觉的独特表现形式获取更多的设计灵感,视错觉因其自身独特的艺术特征也被应用到大部分设计领域:商业展示空间设计中辩证地利用视错觉理论,对室内空间进行灵活的设计,能给予商业展示空间全新的生命力;海报设计师则利用视错觉特性从设计思维、设计形式等多个角度带来博人眼球的海报设计佳作。
  (作者:张安琪 中国科技馆影院管理部员工)
  (专栏编辑:李敏 赵铮)
空间视错觉,视觉和听觉,视觉现象
  (本文转载自:《科普时报》2021-06-04(第2版)“媒眼看世界”栏目)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