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音视频  >  音频  >  向科学致敬

第54集 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

第54集 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 0:00
最新发布时间: 2023-03-14
分享到:

  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到新时代的今天,我国的航天事业不断取得巨大成果。其中,神舟载人飞船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神舟五号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这个飞船标志着我国成为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的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是我国在航天技术上的一座里程碑。

  时至今日,神舟载人飞船在新时期也被赋予了新任务。“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标志着我国已经基本掌握了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对后续的天宫二号,也就是第二代空间实验室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神舟飞船是我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了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的技术水平。今天介绍的主角“神舟十号”飞船,是我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它是中国第五艘搭载宇航员的飞船。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升空后再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对接,并对“天宫一号”空间实验站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试验。对接完成之后的任务是打造太空实验室。

  20136111738分,神舟十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921工位”,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在轨飞行15天,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而本次飞行主要有四大任务需要完成:一是,为天宫一号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进一步考核交会对接、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二是,进一步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三是,进行航天员空间环境适应性、空间操作工效研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器在轨维修试验和空间站有关关键技术验证试验,首次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太空科学讲座科普教育活动;四是,进一步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飞行任务的功能、性能和系统间协调性。

  在这次飞行当中,每位航天员的业务能力都很强,但各自也有不同的侧重,那么三位航天员又是如何进行分工的呢?我们来听听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武平的介绍:他们均具有飞船驾驶、组合体管理、手控交会对接,以及在故障情况下,应急处置的能力。女航天员在神十任务中增加了太空授课的任务。而且由女航天员担任主讲,还有就是女航天员在这次任务中也具备手控交会对接的能力。

  此次“神舟十号”背负的任务,可以看做是对“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拾遗补缺”,对飞船存在的不完善之处进行改进。因此在航天科研人员的心中,每一次载人航天任务都不能够松懈,其中最主要的对接任务更是要打起12分的精神。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研究院李革非这样说道:飞船和天宫,实际上距离很远,有一万多公里,那么怎么去在两天之内交会,就是让飞船在两天之内去追上这个天宫,就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轨道控制。我们要求它两个平面的偏差基本上是要在百米的量级里面。

  如此浩大的工程,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准才能成功。而我国研究人员凭借不懈的努力以及过硬的技术水平,让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成功进行了对接。这次飞行,除了最主要的对接任务,也开展了太空授课活动,安排的实验项目展示的是在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为了确保太空授课活动顺利实施,航天员们进行了认真备课,载人航天工程各系统也为太空授课活动提供了全面支持和保障。

  这次太空授课活动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教育部、中国科协共同主办的。由女航天员王亚平担任主讲,聂海胜辅助授课,张晓光担任摄像师。地面课堂设置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师生们首先共同观看了讲述航天员太空生活的电视短片《航天员在太空的衣食住行》。之后,地面课堂建立了天宫一号的双向通信链路,太空授课正式开始。在大约40分钟的授课中,航天员通过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成功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并且通过视频通话的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

  太空授课活动是我国载人航天飞行中首次开展的教育类应用任务,体现了载人航天工程直接为我国教育服务的理念,进一步的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崇尚科学、热爱航天、探索未知的热情与梦想。

  每一次载人火箭飞行任务都包含了无数航天人的智慧结晶。尤其是其中先进的硬件设施也经历了千锤百炼,毕竟在太空中不像在地面,任何一个细小零件的差错,都会造成巨大的失误。

  早在“神舟七号”首次实现航天员出舱开始,郑州大学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就一直为中国航天员制作航天服上的头盔面窗。根据头盔面窗项目现场负责人介绍,针对这次飞行,他们共研发制造了十几套航天服头盔面窗,其中3套被“神舟十号”航天员使用。发射升空和降落时,面窗可以进行防护,能够应对高达300摄氏度的高温。

  除了头盔面窗外,电连接器也至关重要。遍布火箭周身的电连接器就好比身体的“神经元”,肩负着各种数据信号、电路传输的重要使命。一个连接器少则有几根、多则几十根、上百根的插针接触体,一旦有一个接触点发生哪怕万分之一秒的断电,都将影响火箭的正常飞行,必须做到稳妥可靠、万无一失。693厂对接机构总指挥陶建介绍说,在“神舟十号”上天前,他们对Y88电连接器进行了600多次分离试验,Y88从未出现任何问题,在试验质量、数量上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不得不说,载人航天技术是科技密集综合性尖端技术,它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多个领域的成就,同时又对现代科学技术各个领域提出了新的发展需求,推动了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就是说,一个国家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可以反映国家整体科学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水平,比如系统工程、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系统、推进能力、环控生保技术、通信遥感、测试技术等等多个领域。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航天医学工程的发展水平,如果没有航天医学工程的研究与发展,想要把人送进太空,并且能够安全、健康、高效地生活和工作是不太可能的。

  所以,“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是我国科技进步的又一次深入体现。也正是因为我国综合国力强盛,经济和科技得到迅速发展,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从事航天科技事业的骨干队伍进行科学技术攻关,才使得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一步步走向成熟。


©2011-2023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