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音视频  >  音频  >  向科学致敬

第3集 遨游太空

第3集 遨游太空 0:00
最新发布时间: 2020-04-03
分享到:

  在世界上,有这么个地方,它是人类梦想的疆土,寥廓而深邃,让人类奋力地仰望,不断求索,这个地方就是太空。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万户飞天的尝试,中国人的飞天梦与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悠久长远。一步步中国飞天的脚印,留下的是民族永恒的记忆。

  每次听到火箭发射的倒计时指令,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心潮澎湃。

  2003年10月15日,9点整,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型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搭载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

  2003年的10月15日,对于中国航天史来说,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这一天“神舟五号”飞船将把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中国为了这一天,已经梦想了千百年;而航天人为了这一天,也已经企盼了数十个春秋寒暑。

  “神箭托神舟,神舟载神龙,神龙游太空……”,这是中国人第一次遨游太空,当时所有人都充满了期待。“神舟五号”发射前,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广场上,身穿乳白色航天服的杨利伟向当时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走去。

  当时总指挥李继耐只回答了“出发!”这两个字。但为了说出这两个字,李继耐练习了好几个小时。因为这两个字必须在航天员杨利伟请示的话音落地后,马上干脆、果断地喊出,做到适时、适度。

  经过航天基地工作人员万无一失的操作,航天员杨利伟成功升入太空,并和“神舟五号”飞船共同绕地球飞行了14圈,行程60多万公里,历经了28次日升日落,而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当中,总共完成了200多项操作,与地面通话29次,拍摄了38分钟录像,写了7页飞行日志。这是一段壮美无比的征程,更是一种极为震撼的体验。

  从刚刚杨利伟向世界的问好声中,可以听出他在遨游太空时的自豪之情,这也让全世界记住了他的名字。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航天英雄关于飞行的梦想,还要追溯到杨利伟与机场做邻居的学生时代。

  在那时,他经常会在飞行员用来训练的旋梯和滚轮上玩耍,这是他和小伙伴们之间最有意思的游戏。

  在这个玩耍的过程中,飞行员们给杨利伟留下了既神秘又神圣的印象,他们遨游天际的经历也让杨利伟非常的崇拜和羡慕。也正是这个时候,要当一名飞行员的想法,在杨利伟的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1983年6月,杨利伟顺利通过招飞考试,穿上了梦寐以求的军装,从西北大漠到四川盆地,杨利伟转战多个部队,熟悉多种战斗机的飞行,总共安全飞行1350小时,成为一级飞行员。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立。通过各种考核的杨利伟和其他13名航天员一起走进了航天城,隐居了起来,从此他们便成为了航天城里最神秘、最难以接近、最不自由的人。

  经过层层选拔和考核,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最后确定,让杨利伟作为首飞航天员为国出征。

  当时,除了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一面联合国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一些农作物种子等等。

  首问苍穹,杨利伟载誉归来。如果说“神舟一号”是我国载人航天实验的起步阶段,那么“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可以说是完成了中国航天史上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同时,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

  正如歌词中所描写的那样,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在通往宇宙的征途中,无私拼搏的航天人精神一直都在推动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在随后的日子里,费俊龙、聂海胜以及翟志刚等中国航天员又分别乘坐“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飞船再次来到太空,而且实现了出舱太空漫步。

  2005年10月12日凌晨,一向降水稀少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突然天降瑞雪,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也就是在这一天踏雪出征。

  到了9时9分52秒,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升空,以此为标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计划正式启动,开始了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与当时“神舟五号”承载的航天任务相比,费俊龙和聂海胜要在轨道舱内进行一系列实验,验证航天员活动穿舱程序。在太空的五天时间里,他们成功进行了4次穿舱实验。

  “神舟六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了115小时32分钟之后,在2005年10月17日4时33分,成功返回地球。“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员首次进入轨道舱,并且进行了一系列科学实验活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这是航天英雄翟志刚在太空漫步时对祖国的报告和对世界的致辞。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三人,驾乘中国“神舟七号”飞船出征太空。也正是在这次航天旅程中,翟志刚在战友刘伯明和景海鹏的协助下,打开了轨道舱的舱门,挥舞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向祖国报告,成功完成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太空漫步。这一步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太空出舱的国家。

  然而,成功并不代表成熟,一切仍然要以发展创新为标准来进行专研改进。空间站任务、登陆月球,我国脚下的航天路还很长,挑战还有很多。此时广袤无垠的太空也总是给人们以无穷的想象,召唤人们去追寻和探索。

  好了,今天的节目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感谢您的收听与关注,在下期节目中,我们将继续为大家带来中国航天的累累硕果,敬请期待。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