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聊数字化生存--中国数字科技馆
./t20171106_627039_taonews.html
首页  >  音视频  >  音频  >  科学播报

畅聊数字化生存

畅聊数字化生存(科学播报) 0:00/0:00
最新发布时间: 2017-11-06
分享到:

今天我们讲一段关于数字化生存的故事,因为随着神经生物学和计算机技术都在持续走热,脑机接口的实用性也在不断增强,人类已经在尝试突破现有物理世界的极限,在数字化的世界中,寻求一种新的生存模式了。

 

社交媒体的出现,可以算是我们正式走向数字化生存的第一步,我们把自己的私人信息手动录入到网络上,再把现实中的朋友也迁移到网络上。为了方便联系,我们也会在社交媒体上花大量的时间,与各种不同的人互动。现在,即使像去超市购物,或者到商场去买衣服这些活动,也都顺利迁移到网络上了。在中国,连获取食物,也可以轻松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完成了。

 

既然生活已经全面向数字化靠拢,为什么不把人的身体和思维也按一定的方式上传到数字世界中呢?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方塔纳的21世纪医学实验室走得更极端,他们试图先以超低温技术保存大脑,再通过切片和扫描技术,将大脑的神经回路以现有的方式还原到数字化的介质中。他们希望,在数字化的世界中,大脑也能正常地从睡眠中苏醒过来,完整地保留原本的记忆、想法和人格。

 

但是这种方法激起了各方科学家的反对,人的大脑总共有860多亿个神经元,其中很多神经元都有1000多个突触,也就是说,它们至少要将100万亿个连接精确地复制和保存,才有可能达到最基本的要求。然而,这样的过程太复杂了,即便能成功复制和保存,也不一定能按人们期望地那样在数字化的介质中正常苏醒过来。

 

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回应说,要将大脑真正上传到数字化的介质中可能还要几百年的历史,但是作为坚定的唯物主义神经学家,他一点也不怀疑人类能够上传的可能性。

 

现在,还有一些简单的方法可以实现上传,但这只是保留被上传者的语音和文字记录,再配合人工智能技术,使他可以像这个人的思维方式一样,简单地和别人交流。

 

很多人都期盼数字化生存的到来,我也很期盼,这样即便感冒,也能正常播音了,又或者,数字化的世界中不存在感冒这件事。

 

对了,别问我为什么是女生的声音,因为我还没找到调换成男生的选项。

 

感谢您的收听,再见。

 


专辑里的声音
查看更多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