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带怎么系才不容易开--中国数字科技馆
首页  >  音视频  >  音频  >  科学播报

鞋带怎么系才不容易开

<a href="../202006/t20200620_1029465.html">电动汽车的排放量有多大?</a>(科学播报) 0:00/0:00
最新发布时间: 2020-05-25
分享到:

图源:pixabay

  水手、攀岩爱好者、建筑工程师……这些与绳结打交道的人,知道如何打结,把结打在哪里才最结实。比如,一种类型的绳结可以将床单固定在帆板上,而另一种类型的绳结更适合将船拴在石桩上。

  那么,为什么是这样的呢?

  长期以来,数学家对结很感兴趣,以至于物理学启发了整个结领域,形成了结理论。结理论的研究与实际结不同,结的结点与实际结不同,它们形成连续的图案。在结理论中,数学家试图用数学术语来描述一个结,以及在保持其拓扑结构或总体几何形状的同时可以扭曲或变形的所有方式。

  但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家和工程师研究了现实生活中的结。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他们研究了为什么某一类结更加结实,并将答案发表在了《科学》杂志上。

  从数学家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硬质纤维还是软质纤维,这都是一个相同的结。但是,在结的数学建模中添加一些说明其机械特性的东西,就能够说出为什么一个结比另一个结更强。

  他们采用了该小组设计的一种可拉伸的模拟纤维,这些纤维可根据应变或压力而改变颜色。研究人员表明,当他们拉动一根纤维时,其色调会从一种彩虹的颜色变为另一种颜色,特别是在承受最大压力或压力的区域。

  通过压力传感纤维变色,他们能够研究结的稳定性。

  团队首先打出了各种各样的结,包括三叶结和八字形结,这是水手和攀岩爱好者特别熟悉的结。他们拍摄了每根光纤,记录了光纤何时何地变色,以及拉紧光纤时施加在光纤上的力。

现实的结与模拟的结

  那么,模拟结为什么是真正的结呢?

  研究人员使用了校准数据,之前研究的意大利面模型。在该模型中,通过将每条链视为一串细小的、离散的、弹簧连接的小珠,描述了意大利面条和其他柔性,绳索状结构的行为。每个弹簧弯曲和变形的方式可以根据施加到每个单独弹簧上的力来计算。

  根据压力传感纤维绘制出的颜色图,合并到他们的意大利面模型中,然后使用该模型模拟研究人员使用纤维物理绑扎的相同结。当他们将实验中的打结与模拟中的打结进行比较时,他们发现两者的颜色模式实际上是相同的。这说明,该数学模型可以准确模拟打结中的应力分布。

  随后,研究人员模拟了更复杂的结,并注意到哪些结承受了更大的压力,因此比其他结更结实。

  他们根据相对强度对打结进行了分类,随后寻能够解释某些打结比其他打结更坚固的原因。

  每个结图描绘了将其拉紧之前的一个结中的两条线的模式。包括:绞线各段的方向,绞线的交叉位置。还有随着绳结的收紧,绞线各段的旋转方向。

  通过比较各种强度的绳结图,研究人员能够确定绳结稳定性的特征。总体而言,如果结具有更多的股线交叉以及更多的“扭曲波动”(从一个股线段到另一个股线段的旋转方向),则结会更强。

各种结的受力 图源:文献[1]

  例如,如果在拉紧一个结时将纤维段在一个交叉点处向左旋转并在一个相邻的交叉点处向右旋转,则会这种产生扭曲波动,从而产生相反的摩擦力,因而增加了结的稳定性。但是,如果线段在两个相邻的交叉点沿相同方向旋转,则不会出现扭曲波动,并且线束更可能旋转和打滑,从而产生较弱的结。

  此外,如果一个结具有更多的“循环”,则结可以变得更牢固,他们将其定义为一个结中两个平行股线沿相反方向相互缠绕的区域,例如循环流。

  通过考虑这些简单的规则,该团队得以解释了为什么例如珊瑚结比老奶奶结更结实。虽然两者几乎相同,但珊瑚礁结的扭曲波动更大,因此结构更加稳定。同样,齐柏林飞艇打结由于其稍高的循环和扭曲波动,比高山蝴蝶结更结实,尽管可能更难解开,而这种蝴蝶结常用于攀岩。

  说到这里,让我们一起学习打个结,然后去攀岩或是航海吧!

图源:pixabay

原创稿件

制作 杨枭 中国科学院大学

审校 赵峥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


专辑里的声音
利用惯性原理可以突破传统火箭的速度吗?
机器人集群工作会更高效吗?
太空望远镜要多大才有可能发现外星生命?
穿山甲是否是新冠病毒中间宿主
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
免疫系统的起源
乐高成为隔热新材料
柔性机械“昆虫”诞生
真核生物属于古细菌吗
流感病毒是如何逃过人体免疫系统识别的?
肿瘤患者感染新冠肺炎病情更重,恶化更快
何种疗法对新冠肺炎疗效更加显著
是穿山甲把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给了人吗?
新冠病毒与流感病毒有何不同?
首个人类冠状病毒是怎样被发现的?
冠状病毒真的可怕吗
可高效回收的高性能塑料
复杂网络助力抓住恐怖分子
不需要引擎的飞机
时空是连续的吗
为什么我们难以见到反物质
飞行器应该像鱼还是像鸟
晚上服用降压药效果更好
什么是电子皮肤
蓝光电子屏会加速衰老
宇宙会保留黑洞吞噬掉的信息吗
海豚有“第六感”吗?
大脑中的想法可以被直接读取吗?
红外光能改变水分子的结构吗?
胰岛素可以口服了
激光也可以传递声音吗?
我们如何观测银河系之外的天体?
今天的水星值得我们去探索吗?
什么是机器学习
又有两种海洋生物被发现了
森林砍伐是亚马逊森林火灾频发的关键原因
磁铁有助于提高水电解氢性能
发射失败的卫星也可以作为研究工具吗?
火星和金星哪一个更适合人类居住?
今年是历史上最热的一年吗
智人在多久以前开始走出非洲
碳捕集技术能帮助我们阻止全球变暖吗?
子宫与女性的记忆能力有关吗?
磁铁可以是液态吗?
有氧运动有望治疗偏头痛
精神疾病与免疫系统的异常有关吗?
二氧化硅材料可以提升火星宜居性
大脑的性别差异究竟有多大?
手机信号可以用来监测雾气吗
骨头里的胶原蛋白也是一种“指纹”吗?
声音最大有多大?
不同动物之间可以进行心脏移植吗?
质子也有寿命吗?
贫富差距可能导致物种损失吗?
含糖饮料增加患癌风险
为什么日冕的温度要高于太阳的表面?
医疗服务应该注重性别差异吗?
太极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多喝牛奶可以降低全因死亡风险
宇宙是否真的发生过大爆炸?
为什么不能长时间戴耳机
土卫二上可能诞生生命吗?
睡眠不足会导致“社恐”
如何探测地球深处
过度睡眠可能增高全因死亡率
肥胖可以改变大脑形态
为什么口腔伤口愈合得更快
猴子也会制造石器吗?
生命可能由陆地起源吗?
地衣是生物还是生态系统?
试管婴儿为何患高血压风险更高
计算机运算速度真的在指数倍增长吗?
为什么十字花科蔬菜能防癌
黑洞吞噬一颗恒星需要多久?
戒烟与糖尿病有关吗
氢气也能作为超导材料吗?
人到底有多少个基因
口哨声也能表达语言吗?
衰老可以被逆转吗
孕期压力会对胎儿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高脂肪低碳水竟能抑制肿瘤生长
常见氨基酸可显著提高化疗效果
过敏可以预防皮肤癌
运动可以治疗腰疼吗?
脱发会增加患癌风险
喝茶可降低心脏病风险
我们需要益生菌吗?
长时间缺乏睡眠显著降低认知能力和注意力
人为什么会自言自语?
第四种物质状态——等离子体
心脏可以长出新血管吗?
植物有眼睛吗?
很多人说蚊子喜欢O型血,但真的是这样吗?
母乳喂养会影响婴儿的饮食喜好吗?
疱疹病毒可能导致阿尔兹海默症
精神疾病与大脑的酸性有关吗?
发生时间接近的记忆更容易产生关联吗?
真空真的是空的吗?
无创近视手术有望实现
胎儿具有成熟的免疫系统吗?
人造感觉神经诞生
超级T细胞受体有助杀死遭HIV感染的细胞
常见止痛药有望成为抗癌药
辨别色彩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吗
记忆可以移植吗?
电子书更不容易记住吗
尼安德特人为什么面部中间前凸
注射胚胎干细胞真的能续命吗
记忆可以剪辑吗
睡眠其实是工作的一部分
日光照射能够改善学习记忆
植物有听觉吗
生酮饮食有益大脑?
360度全景相机
0是不是自然数
我们看到的月球为什么只有一面
体内储存特殊脂肪酸可以延长寿命?
甲状腺激素可能影响抑郁症发病率
飞机玻璃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口服胰岛素有望实现
吃菠萝为什么嘴会麻麻的?
咖啡和茶,谁更提神?
过敏性鼻炎
火药起源
犀牛走向灭亡
核磁共振预测自闭症
生命真的起源于海洋吗?(3)
生命真的起源于海洋吗?(2)
生命真的起源于海洋吗?(1)
虚粒子:更深层的物理学线索(下)
虚粒子:更深层的物理学线索(上)
性别新知:性别认同(下)
性别新知:性别认同(上)
与自己对话:大脑中的声音(下)
与自己对话:大脑中的声音(上)
生命真的起源于海洋吗?(上)
神秘的纳莱迪人之谜告破(下)
神秘的纳莱迪人之谜告破(上)
宇宙学对撞机:两个极端尺度的交融(下)
宇宙学对撞机:两个极端尺度的交融(上)
卡西尼号的遗产(下)
卡西尼号的遗产(上)
婴儿哭声里的疾病信号(下)
婴儿哭声里的疾病信号(上)
切掉一半大脑,你也能活?
把酒卖贵点,就能减少犯罪?
长寿有迹可循?
为什么保守秘密让人精疲力竭
畅聊数字化生存
海洋酸化破坏鱼类感知系统
深夜睡不着?可能是因为你有失眠基因
即使关机,手机还是会偷走你的睡眠
你的大脑能上传到数字化世界吗
酷刑逼不出真相
几十年来,我们一直搞错了阿尔兹海默病背后的元凶?
逼退英军的德国,却没能及时造出原子弹
“科学家告诉我,多吃脂肪能长寿?”你想多了
查看更多
©2011-2025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