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的性别差异究竟有多大?--中国数字科技馆
./t20190927_926615_taonews.html
首页  >  音视频  >  音频  >  科学播报

大脑的性别差异究竟有多大?

<a href="../202006/t20200620_1029465.html">电动汽车的排放量有多大?</a>(科学播报) 0:00/0:00
最新发布时间: 2019-09-20
分享到:

  

  左右大脑 图源:pixabay

  性别二态化是指同一物种性两性之间的差别。最基本的二态化主要是生殖上的构造(第一性征),但因为所有有性别的生物都有生殖构造的差异,因此二态化如今主要用在指其他与生殖没有直接关系的特征(第二性征)。二态性包括体型、颜色、用作求偶或打斗的身体器官。比如,鸟类的装饰羽毛;哺乳动物的犄角和獠牙等等。

  

  雉鸡明显的性别二态化 图源:Wikipedia

  相比较而言,人类是二态性最不明显的生物。基本只有:男性会长胡子、平均体形较大、喉结较大;女性乳房较大、臀部较宽。

  人类相比于动物而言,最本质的区别是我们会思考。大脑是否具有性别差异,是脑科学和性别二态化的主要研究领域。

  男女大脑是否明显差异,这一研究也基于许多学者女权学者的考量。可以说,这种日益“不明显的差异”也是随着女性主义崛起而研究越发繁荣。

  19世纪末,在核磁共振成像(MRI)远未出现的时代,大脑的定量研究几乎只有测量重量。那时的研究表示,死后测量的大脑,女性大脑的平均重量比男性轻140克左右,因而,当时的科学家宣称女性的智力不如男性。

  女权主义运动倡导者海伦·汉密尔顿·加德纳(Helen Hamilton Gardener,假名)主张相对于大脑重量本身,大脑与体重的比例和智力的相关性更高,否则“大象比我们任何人都聪明”。她死后将大脑献给了科学研究,虽然她的大脑比男性大脑的平均重量少140克,但与创建康奈尔大学脑库的著名男性科学家相同。

  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中,大脑的性别差异一直是研究性激素和交配行为的内分泌学问题,而非神经科学家所关注的领域。性别二态化特征发育非常复杂,胚胎时期,X和Y染色体上一系列基因会共同作用。除了生殖和区分孩子性别以外,这类研究还包括性别的心理学研究和认知差异。

  

  读书时的儿童大脑是否有差异 图源:pixabay

  对于普通人来说,男女大脑最明显的差异感知在读中学时被体现。我们常常听说:男孩子适合学理,女孩子适合学文。

  半个世纪前,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埃莉诺·麦科比(Eleanor Maccoby)发现了男女之间存在某些差异:女孩的语言能力强于男孩,而男孩在空间和数学测试中胜过女孩。

  但也有研究反对这一结果:女性的数学能力与男性相当,男性和女性的大多数心理变量都是相似的,尽管并非所有的都一样。

  近年来通过核磁共振分析表明,男性大脑左右半球各自内部的神经联系较强,而女性两个半球之间的联系较强。研究人员由此所得的结论为“男性的大脑结构有利于把感知与协调动作这两个行为联系起来,而女性大脑的结构则有利于把分析和直觉这两种处理模式联系起来。”

  在特拉维夫大学、德国马普人类认知及脑科学研究所和瑞士苏黎世大学的最新合作研究中表明:人的大脑大多同时表现出男女两性的特征。也就是说,无论男女,大脑都同属于一个两种特征高度混杂的种群。

  研究人员为1400多个受试者的大脑做了核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和分析,以验证上述观点。他们先从种群水平上分析各种差异,然后探求个体大脑有什么差异。通过对4组大型MRI数据集的分析,研究团队在每一组数据中都找出了几种性别差异最为显著的特征,例如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灰质)和与之相连的神经纤维(白质)的总体积。

  

  大脑的一致性:图中粉色为女性特质,蓝色为男性特征,左1、2、4为女性大脑评估结果,3、5为男性,发现两性大脑都是两性的混合体

  图源:参考文献[1]

  接着,研究人员对数据组中的每个大脑进行逐区评估,并对每个特征进行编码。他们推断,如果大脑具有内在一致性,那么其中具有性别差异的因子应该统一地呈现为男性或女性。这样的话,就很少会有大脑兼具两性特征。但分析结果显示,这种各区性别表现为一致的大脑只占被试者的0~8%。换句话说,我们大多数的大脑都是两性的混合体。

  也就是说,我们并不应该去推测哪些大脑区域存在性别差异,而是应该将大脑看作一个由多变的两性特征组成的“嵌合体”。这种嵌合体本身,以及两性行为的重叠都表明,人脑无法笼统地归入两种完全不同的类别。比如,我们身边都具有攻击性的女性、富有共情心的男性以及同时具有两种特征的男性和女性。

  该研究对我们已有的观念形成了挑战,尽管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可,但也有学者认为统计方法有失偏颇,甚至有学者认为这项研究是把意识形态伪装成科学。

  有关性别二态性的争议对治疗疾病的临床研究领域意义重大。许多药物的副作用都与两性差异有关,如果能了解到差异的本质,无疑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攻克疾病。

  

原创稿件

制作 杨枭 中国科学院大学

审校 魏潇 中山大学神经科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 博士后研究员

参考文献:

[1] Joel, Daphna, Zohar Berman, Ido Tavor, Nadav Wexler, Olga Gaber, Yaniv Stein, Nisan Shefi et al. "Sex beyond the genitalia: The human brain mosaic."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2, no. 50 (2015): 15468-15473.

  


专辑里的声音
去除甲烷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吗?
利用惯性原理可以突破传统火箭的速度吗?
机器人集群工作会更高效吗?
太空望远镜要多大才有可能发现外星生命?
穿山甲是否是新冠病毒中间宿主
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
免疫系统的起源
乐高成为隔热新材料
柔性机械“昆虫”诞生
真核生物属于古细菌吗
流感病毒是如何逃过人体免疫系统识别的?
肿瘤患者感染新冠肺炎病情更重,恶化更快
何种疗法对新冠肺炎疗效更加显著
是穿山甲把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给了人吗?
新冠病毒与流感病毒有何不同?
首个人类冠状病毒是怎样被发现的?
冠状病毒真的可怕吗
可高效回收的高性能塑料
复杂网络助力抓住恐怖分子
不需要引擎的飞机
时空是连续的吗
为什么我们难以见到反物质
飞行器应该像鱼还是像鸟
晚上服用降压药效果更好
什么是电子皮肤
蓝光电子屏会加速衰老
宇宙会保留黑洞吞噬掉的信息吗
海豚有“第六感”吗?
大脑中的想法可以被直接读取吗?
红外光能改变水分子的结构吗?
胰岛素可以口服了
激光也可以传递声音吗?
我们如何观测银河系之外的天体?
今天的水星值得我们去探索吗?
什么是机器学习
又有两种海洋生物被发现了
森林砍伐是亚马逊森林火灾频发的关键原因
磁铁有助于提高水电解氢性能
发射失败的卫星也可以作为研究工具吗?
火星和金星哪一个更适合人类居住?
今年是历史上最热的一年吗
智人在多久以前开始走出非洲
碳捕集技术能帮助我们阻止全球变暖吗?
子宫与女性的记忆能力有关吗?
磁铁可以是液态吗?
有氧运动有望治疗偏头痛
精神疾病与免疫系统的异常有关吗?
二氧化硅材料可以提升火星宜居性
大脑的性别差异究竟有多大?
手机信号可以用来监测雾气吗
骨头里的胶原蛋白也是一种“指纹”吗?
声音最大有多大?
不同动物之间可以进行心脏移植吗?
质子也有寿命吗?
贫富差距可能导致物种损失吗?
含糖饮料增加患癌风险
为什么日冕的温度要高于太阳的表面?
医疗服务应该注重性别差异吗?
太极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多喝牛奶可以降低全因死亡风险
宇宙是否真的发生过大爆炸?
为什么不能长时间戴耳机
土卫二上可能诞生生命吗?
睡眠不足会导致“社恐”
如何探测地球深处
过度睡眠可能增高全因死亡率
肥胖可以改变大脑形态
为什么口腔伤口愈合得更快
猴子也会制造石器吗?
生命可能由陆地起源吗?
地衣是生物还是生态系统?
试管婴儿为何患高血压风险更高
计算机运算速度真的在指数倍增长吗?
为什么十字花科蔬菜能防癌
黑洞吞噬一颗恒星需要多久?
戒烟与糖尿病有关吗
氢气也能作为超导材料吗?
人到底有多少个基因
口哨声也能表达语言吗?
衰老可以被逆转吗
孕期压力会对胎儿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高脂肪低碳水竟能抑制肿瘤生长
常见氨基酸可显著提高化疗效果
过敏可以预防皮肤癌
运动可以治疗腰疼吗?
脱发会增加患癌风险
喝茶可降低心脏病风险
我们需要益生菌吗?
长时间缺乏睡眠显著降低认知能力和注意力
人为什么会自言自语?
第四种物质状态——等离子体
心脏可以长出新血管吗?
植物有眼睛吗?
很多人说蚊子喜欢O型血,但真的是这样吗?
母乳喂养会影响婴儿的饮食喜好吗?
疱疹病毒可能导致阿尔兹海默症
精神疾病与大脑的酸性有关吗?
发生时间接近的记忆更容易产生关联吗?
真空真的是空的吗?
无创近视手术有望实现
胎儿具有成熟的免疫系统吗?
人造感觉神经诞生
超级T细胞受体有助杀死遭HIV感染的细胞
常见止痛药有望成为抗癌药
辨别色彩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吗
记忆可以移植吗?
电子书更不容易记住吗
尼安德特人为什么面部中间前凸
注射胚胎干细胞真的能续命吗
记忆可以剪辑吗
睡眠其实是工作的一部分
日光照射能够改善学习记忆
植物有听觉吗
生酮饮食有益大脑?
360度全景相机
0是不是自然数
我们看到的月球为什么只有一面
体内储存特殊脂肪酸可以延长寿命?
甲状腺激素可能影响抑郁症发病率
飞机玻璃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口服胰岛素有望实现
吃菠萝为什么嘴会麻麻的?
咖啡和茶,谁更提神?
过敏性鼻炎
火药起源
犀牛走向灭亡
核磁共振预测自闭症
生命真的起源于海洋吗?(3)
生命真的起源于海洋吗?(2)
生命真的起源于海洋吗?(1)
虚粒子:更深层的物理学线索(下)
虚粒子:更深层的物理学线索(上)
性别新知:性别认同(下)
性别新知:性别认同(上)
与自己对话:大脑中的声音(下)
与自己对话:大脑中的声音(上)
生命真的起源于海洋吗?(上)
神秘的纳莱迪人之谜告破(下)
神秘的纳莱迪人之谜告破(上)
宇宙学对撞机:两个极端尺度的交融(下)
宇宙学对撞机:两个极端尺度的交融(上)
卡西尼号的遗产(下)
卡西尼号的遗产(上)
婴儿哭声里的疾病信号(下)
婴儿哭声里的疾病信号(上)
切掉一半大脑,你也能活?
把酒卖贵点,就能减少犯罪?
长寿有迹可循?
为什么保守秘密让人精疲力竭
畅聊数字化生存
海洋酸化破坏鱼类感知系统
深夜睡不着?可能是因为你有失眠基因
即使关机,手机还是会偷走你的睡眠
你的大脑能上传到数字化世界吗
酷刑逼不出真相
几十年来,我们一直搞错了阿尔兹海默病背后的元凶?
逼退英军的德国,却没能及时造出原子弹
“科学家告诉我,多吃脂肪能长寿?”你想多了
查看更多
©2011-2025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