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历史上最热的一年吗--中国数字科技馆
首页  >  音视频  >  音频  >  科学播报

今年是历史上最热的一年吗

今年是历史上最热的一年吗(科学播报) 0:00/0:00
最新发布时间: 2019-11-01
分享到:

  

  热浪 图源:pixabay

  您有觉得,今年的夏天比去年更热吗?

  最近几年,每年夏天都会有研究表明,我们遭遇了有史以来最热的夏天。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的数据,由于持续不断的热浪来袭,今年7月的全球平均气温达到达到自1880年有温度记录以来最高的温度,比上个世纪同月的平均温度高出0.95℃。也就是说,2019年7月成为140年以来最热的7月。

  但事实上,过去三年来,每年夏天都经历了有史以来最热的夏天。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们燃烧了大量的化石能源,这些燃烧带来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些气体会吸收从地球表面反射出来的红外线,从而导致地球不能进行有效地散热,热量因而积聚,全球温度升高。每年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约有213亿吨,但自然界只能吸收其中的一半,也就是说,每年在大气中约增加107亿吨的二氧化碳。数据显示,相比工业革命以前,2019年7月的温度要高出约1.2°C。

  由此可见,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那些反对的人完全可以凭借自身的感觉系统来体会一下。

  

  格陵兰冰川融化卫星图

  最惨的还不是我们城市,而是北极地区。今年7月,北冰洋的气温至少比上个世纪的平均气温高出3℃。这也就导致,北冰洋的冰面积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比2012年创下的历史最低记录时,还要少8万平方公里,比1981年至2010年的平均水平少了188万平方公里。

  WMO秘书长佩特里·塔拉斯表示:

  “异常的高温伴随着格陵兰、北极以及欧洲冰川的剧烈融冰。前所未有的野火连续两个月在北极肆虐,破坏了曾经用于吸收二氧化碳的原始森林,转而使之成为炙热的温室气体源。这不是科幻小说。这是气候变化的现实。它正在发生,而如果不采取紧急气候行动,它在未来将会恶化。”

  尽管根据世界气候组织的数据表明,今年欧洲地区发生了极端高温现象,但是这种高温现象对于欧洲实属罕见,如果没有人类对气候的影响,在英国和德国等地,高温天气百年难遇。

  而相比其他地区的人们,中国人承受的热量更加强烈。根据8月6日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地表的气温上升速度一直快于全球,并且预计在未来会出现更多的高温天气。该研究选取了27所中国城市,研究了这些城市的大气环流模式,在1961-2005年期间,27个主要城市的年平均高温频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

  

  中国城市 图源:pixabay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升温将会持续下去,科学家预测,夏季热浪将成为气候的新常态。2018年7月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一项研究称,由于气候变化和农业灌溉等缘故,中国华北平原可能将会面临更加致命的热浪侵袭。

  不同人群对于高温的适应程度不尽相同。抵抗力差的老人和小孩就是最容易因高温而卧床不起的人群。

  在三年前的南半球夏天,巴西因遭热浪袭击,东南部城市桑托斯气温更是高达40摄氏度,已造成了30余名老人死亡。巴西卫生当局表示,这些死亡老人的年龄都在65到90岁间,患有慢性疾病,近来持续高温及水份补充不足加重了这些老人的病情。

  而因为持续的高温不下,近年来的这项数字在持续加剧。

  尤其在当今中国,人口老龄化比重越来越高,非劳动力人口在高温下的死亡比重也在加剧。一旦气温上升幅度从1.5°C增加到2℃,每年与高温相关的死亡人数,将可能增加超过2.79万例。

  高温时所患病症被称作是热射病。

  热射病属于一种更严重的中暑症状,具体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作为一种致命性疾病,其病死率介于20%~70%,50岁以上患者可高达80%,热射病患者预后严重,幸存者可能留下永久性脑损伤,故需积极抢救。

  一般来说,在高温、湿度大和无风天气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体育运动的年轻人、高温环境下居住拥挤和通风不良的城市老年体衰居民,包括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慢性酒精中毒及偏瘫或截瘫患者等等,都是热射病的主要患者。

  一旦高温来临,作为个人要如何应对极端的热浪来袭呢?

  研究人员建议,当我们普通人听说高温预警以后,不要再熟视无睹,而是应该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出门,减少暴露时间和强度,同时准备相关的防暑药品和充足的清洁饮用水。

  祝大家都能安然度过盛夏。

  

原创稿件

制作:杨枭 中国科学院大学

审校:于颖卓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

 


专辑里的声音
查看更多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